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武牧羊19年,匈奴人為何不殺了他?答案讓人意外

蘇武牧羊19年,匈奴人為何不殺了他?答案讓人意外

「兩兵交戰,不斬來使」,但可以囚禁來使,漢朝時期的著名的使節蘇武就是其中一個。

自漢朝建立以來,就一直遭受到北邊匈奴人的侵擾,百姓民不聊生,但礙於當時的國力水平連續幾個的漢朝皇帝一直隱忍不發,採取「和親」的方式安撫匈奴。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如果是當年發生了天災,匈奴人必定會下山搶奪漢人的財物,並不在此逗留,因此漢朝的官員大多數都拿匈奴人沒有辦法。

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前面幾代人的積蓄,已經有能力和匈奴人一戰。漢武帝早年曾多次到達漠北,但並沒有看到匈奴人的身影,因此對於匈奴的習俗和地理氣候不慎了解。

出於「查探軍情」的目的,漢武帝曾派遣過無數的官員出使匈奴,匈奴人雖然對於漢朝的目的了如指掌,但兩個對立面的勢力已經轉換過來,匈奴並不敢斬殺漢朝派來的使者。只能用金錢和物質來「腐化」漢官。張騫就是如此,匈奴人不僅沒有殺害張騫,反而還給他娶了匈奴的夫人,但最終張騫還是帶著老婆孩子回到了漢朝。

蘇武出使匈奴,同行的人被匈奴人收買,但無法說服蘇武的情況下又不能夠直接殺了他。在《蘇武牧羊》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始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匈奴人本想餓死蘇武,但蘇武在雪天的時候用氈毛就著雪一起吃下去,並沒有被餓死。於是匈奴人又將蘇武流放到了北海(如今的貝加爾湖),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

後來,昭帝即位後,漢朝和匈奴和親,漢朝要匈奴送還蘇武等使臣,但單于卻慌稱蘇武等人已經死去。遲遲不肯將蘇武歸還,暴露自己的地理和軍事情況,但礙於漢朝的天朝大國又不敢痛下殺手,這才有了蘇武牧羊的典故。

參考資料:《漢書.蘇武傳》、《蘇武牧羊北海故地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紛紜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兵馬俑3大歷史文物,技術至今無法超越,不愧是千古一帝!
為何亞歷山大東征沒攻打中國?打到印度就回撤,真實緣由令人感概

TAG:紛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