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隻獨角獸新股申購進行中,據說中一簽能獲利4萬

第一隻獨角獸新股申購進行中,據說中一簽能獲利4萬

公開資料顯示,葯明康德是國內規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6個研發生產基地/分支機構,客戶數量超過3000家,公司被坊間視為當前中國醫藥行業獨角獸企業之一,有人甚至將其喻為醫藥界的「華為」。

在上一波回歸A股浪潮中,醫藥界最矚目的要數葯明康德,在美股私有化之後,將旗下業務分拆成三個板塊上市。主做小分子CDMO的合全葯業(832159.OC)早在2015年5月就率先登陸了新三板,目前已超200億人民幣市值;生物葯CDMO的葯明生物(2269.HK)緊隨其後,2017年6月登陸港股主板,目前近900億港元市值,就這兩個小兄弟就已經近千億市值了。

終於主角登場,葯明康德於2018年2月6日披露招股書,僅僅過了50天,就於3月27日順利過會,作為醫藥界的「第一個獨角獸」,在今日(4月24日)終於迎來了申購日。當然這些申購信息你需要注意:

申購代碼:732259

申購價格:21.60

單一賬戶申購上限:3.1萬股

頂格申購所需市值:31萬元

上市後會有幾個漲停?獲利有多少?

申萬宏源的研報指出,以葯明康德發行市盈率與行業市盈率相比較,「折價」程度為本批新股較高,葯明康德所屬行業的中證行業PE為65.29倍。

如果公司股價從23倍左右的發行市盈率漲至接近行業市盈率,據測算,對應的每簽盈利約4萬元:1000*21.6*(65.29/23-1)=39715.83元。

如果再樂觀一些,市盈率達到可比公司的80多倍,相當於11個漲停板,則每簽獲利將達到5.91萬元。

另外,如果上市後僅能達到原定發行價55.09元,也相當於7個漲停板,則每簽獲利約為3.35萬元;

當然,小編在祝願各位申購的小夥伴能夠中籤的同時,也要提醒大家注意風險,以上測算僅供參考,不做買賣依據的。

超級獨角獸八大看點

1、主營業務構成

按照業務類型劃分,發行人的主營業務可分為兩大板塊:合同研發服務(CRO)、合同生產/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發服務,是通過合同形式為製藥企業和研發機構在藥物研發過程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一種學術性或商業性的科學機構

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合同生產業務組織,主要是接受製藥公司的委託,提供產品生產時所需要的工藝開發、配方開發、臨床試驗用藥、化學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葯生產、中間體製造、製劑生產(如粉劑、針劑)以及包裝等業務

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研發與生產業務,即在CMO的基礎上增加相關產品的定製化研發業務

2、擁有66家控股子公司

具體來看,截至2017年12月31日,葯明康德共有七家一級子企業,包括上海葯明、蘇州葯明、武漢葯明、天津葯明、WA-HK(葯明康德香港)、WA-INT(葯明康德國際)和成都葯明。

3、母子公司共擁有45個專利號

具體來看,上海葯明擁有27個專利號;武漢葯明擁有3個;蘇州葯明擁有6個;天津葯明擁有3個;子公司共有擁有6個。

4、八成員工屬研發人員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發行人及其控股子企業員工合計人數分別為9291人、11613人及14763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研發人員佔比接近80%。

5、本科及本科以上員工超七成

6、高層員工年薪超百萬

7、研發費用超3億元,占營收3.94%

招股書顯示,2017年葯明康德研發費用為3.06億元,占營收比例3.94%。招股書中還提到,2016年度和2017年度公司的研發費用增幅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為更好的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進而加大對技術平台研發上的投入。

8、公司面臨的風險

總體而言,公司面臨六大風險,分別為:行業和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募投項目風險、其他風險。

(綜合自:港股那些事、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網、券商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泰證券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再升級,今日上會的「獨角獸」寧德時代能否帶頭走出獨立行情?

TAG:中泰證券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