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四大國寶」之西周青銅器珍品——散氏盤,最完美本的散氏盤銘文版本

「晚清四大國寶」之西周青銅器珍品——散氏盤,最完美本的散氏盤銘文版本

散氏盤(San Family Plate)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之一。

散氏盤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盤底直徑41.4厘米,重21.312千克,盤附耳,盤腹有夔紋飾,高圈足上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盤,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鍊,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顯得奇古生動,已開「草篆」之端。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瑰寶 的精彩文章: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造型奇巧,耀窯瓷器出類拔萃的絕世珍品
我國最早的孔雀藍釉瓶出土,流傳千年卻鮮為人知,低調而神秘

TAG:國之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