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對越反擊戰,率領坦克英勇衝鋒的解放軍副政委

對越反擊戰,率領坦克英勇衝鋒的解放軍副政委

原標題:對越反擊戰,率領坦克英勇衝鋒的解放軍副政委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打響時,我廣州軍區部隊組成一支用坦克搭載步兵,並配屬大量裝甲車、自行火炮和汽車的裝甲摩托化梯隊,向越南北部重鎮高平市實施70公里長途穿插,配合友鄰部隊合圍殲滅敵人。


2月17日拂曉,我軍裝甲摩托化梯隊突破邊境,以坦克為先導,沿著一條狹窄險峻的山間牛車路前進,直插4號公路要點東溪縣城。在這個方向,越軍部署了約一個營兵力,依託沿線環山地形,修築有各種明碉暗堡和掩蔽部、掩體等工事,以塹壕、交通壕相連接,構成支撐點式環形防禦陣地。並且在沿途設有防步兵、防坦克雷區和竹籤、陷阱、鐵絲網、樹木攔障、大石塊等障礙,企圖阻止我軍推進。

我裝甲摩托化梯隊一路奮勇突進,連續闖過數道封鎖線及河流、山口,於上午9時許進至靠松山地域。此處是一道著名險關,主峰海拔超過700米,山勢極為險峻,只有一條幾米寬的窄路盤山而上,蜿蜒曲折,道路上有好幾十處急轉彎,不要說行車,就是人走上去也感覺非常驚險。然而,為按時完成穿插任務,我裝甲摩托化梯隊勇闖險關,沿著盤山路奮勇前進。


在靠松山地區設防的越軍有一個加強連,控制了盤山路沿途的有利地形,設置阻擊陣地,部署了高射機槍、輕重機槍、82/60迫擊炮、82/75無火力炮、40火箭筒、擲彈筒等火器,形成能夠前後、正側、交叉、倒打發射的嚴密火力網,封鎖了上山道路。


我裝甲摩托化梯隊坦克尖刀營殺上靠松山後,遭到山路兩側越軍預設陣地火力的猛烈襲擊。我坦克尖刀營沉著應戰,指揮有序,各連嚴密組織,互相掩護,分車以高射機槍和坦克炮火力壓制道路兩側的敵人,一刻不停向前衝擊。越軍倉促戰鬥,被我坦克火力壓制,沒有發揮出火器威力,被打得人仰馬翻。我坦克尖刀營猛打猛衝,一鼓作氣衝過了靠松山。


跟在坦克尖刀營後邊的是我尖刀師步兵,搭乘坦克、裝甲車和汽車,浩浩蕩蕩殺了過來。此時越軍已經調整了組織,分段攔截,集中了更加猛烈的火力阻擊我大部隊。只見狹窄的山路上彈落如雨,火球飛舞,炮聲、槍聲和喊殺聲、慘叫聲連成一片。由於越軍佔據有利地形,火力密集交叉,而我軍坦克和步兵位置不利,難以躲避,且缺乏防護,因此當即陷入被動之中。戰鬥沒有多久,就有7輛坦克和裝甲車中彈起火,很多搭乘在坦克上的步兵傷亡,其他人員只好紛紛跳車躲避,場面非常凄慘混亂。

指揮尖刀師前進的最高指揮員是一名副師長和一名副政委,他們乘坐裝甲指揮車在隊伍中前進。其中副師長的裝甲指揮車壓中地雷,履帶被炸斷,電台被震壞。副師長立即帶領參謀和電台兵跳出裝甲車,鑽入另一輛坦克,繼續前進。副政委的裝甲指揮車在副師長車後邊,也帶領其餘坦克向前猛衝。越軍不僅作戰經驗豐富,而且師從我軍,對我軍的情況很了解。他們知道我軍的指揮坦克和裝甲指揮車都豎有兩根天線,於是集中火力對這些車輛進行攻擊。不久,副政委的裝甲指揮車就被越軍火力擊中,燃起了大火。副政委帶著隨行人員從車內鑽出,步行跟著隊伍往前沖。副政委是解放戰爭參軍的老軍人,已經51歲,打過不少仗,歷史上多次立功。他一邊衝鋒一邊鼓勵周圍的指戰員,這種情況不能退縮也不能躲,要不顧一切向前沖,並組織力量向道路兩側的敵人反擊。戰士們都被副政委老當益壯的精神感動,一起吶喊著向前殺去。


越軍的火力越來越密集,然而副政委毫不畏懼,仍然沖在大家前面。這時,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他的左胸,副政委倒在地上,血流不止。因為戰鬥激烈,情況混亂,大家都在往前沖,傷員一時無法一一救護。副政委意識自己已經是生命的最後時刻,可身上還帶著機密文件,絕不能落到敵人手裡!於是,他強忍劇痛,用顫抖的手掏出身上的文件,劃著火柴將其燒毀。爾後,副政委拼力將手揮向前方,壯烈犧牲了。


經過激烈戰鬥,我裝甲摩托化梯隊消滅了靠松山上的敵人,繼續向前穿插。戰後,犧牲的副政委被追記二等功,遺體安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的勝子 的精彩文章:

該地區為納粹軍國主義真正的發源地,二戰後被徹底從地圖上抹去
並世雙雄及其落幕——窩闊台汗國史(下)

TAG:幸福的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