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霸疑遭欺凌自殺:一個社會變好,是從勇敢說「不」開始!

學霸疑遭欺凌自殺:一個社會變好,是從勇敢說「不」開始!

3個月前的1月18日下午5點多,廣西北海合浦縣公館中學初一三班的學生陳琪琪從綜合教學樓跳樓身亡。

(圖片:網路配圖)

4月23日,該校校長張灑回應稱,學校認為公安機關查明的陳琪琪系跳樓系自殺,所以她跳樓和學校沒任何關係,「她是自殺,家長要求賠償,我們覺得不合理,讓他們走法律程序。」

一個花季少女就這樣「原因不明得」離開了!為了弄清死因,家人四處討說法。

從陳琪琪跳樓墜亡後,身上的筆跡、所留遺書、夾在作業本的字條以及課本上留下的隻言片語,都把死因指向了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一個待過學校的人都見識過得字眼。。。

那麼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能做什麼?

重視心理教育

校園欺凌背後存在著家庭教育、學校管理以及法律制度的缺位。學校忙於教學任務,只注重各項升學指標,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心理教育的「空白」也是校園欺凌易發的重要原因。

家庭影響「欺凌者」

欺凌者通常在同齡人中身體較強壯,也更成熟,欺凌他人,主要是因為,這類學生學習成績較差,老師、家長也不太重視,為了尊重的需要,他們試圖以欺凌他人贏得關注與尊重。

受欺凌者相對弱小,比同齡人略顯幼稚。在青少年成長的關鍵階段,校園欺凌往往會使受害者心生恐懼,害怕與人交往,甚至產生對他人和社會的抵觸乃至仇視心理。

專項治理校園欺凌

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指出,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遏制校園欺凌,要懂法

「校園欺凌與青少年學生的法制觀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思維簡單不計後果,易模仿等原因有關。作為針對在校師生實施的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為,需要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因此對校園暴力需依法治理。

小編有話說

校園欺凌是全世界都在關注

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近些年

共青團也在積極探索解決校園欺凌問題

我們衷心希望

社會各界都能積极參与其中

也希望更多受害者不再沉默

勇敢的走出陰霾

如果你身邊遇到此類事件

可以撥打12355

青少年心理諮詢和法律援助熱線電話

對此類事件進行諮詢或提供相關線索

我們將隨時致力於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網路暴力不應成為校園欺凌的法外之地,

堅決對校園欺凌說「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一品味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戰火看哭國人:但你知道,美國為何要打敘利亞嗎?

TAG:獨一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