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偉東如何「對抗睡眠」?

楊偉東如何「對抗睡眠」?

幾周前,有人告訴阿里大文娛輪值主席楊偉東:你們的節目讓我失眠。「每周二回家後都需要看完《北京女子圖鑑》再睡覺,這嚴重影響了我的睡眠。」

《北京女子圖鑑》是優酷推出的一款都市劇集,每周二播出4集,用戶希望一口氣把它看完。

你可以把這理解成一種批評似的表揚。但反映了一種用戶心態:對於優質的娛樂內容,他們寧可犧牲睡眠時間。

這種現象之前曾被Netflix CEO哈根廷斯說起:面對 HBO 與 Amazon 的競爭都不算什麼,很多人都同時付費訂閱幾個視頻服務,與睡眠的時間相比,使用其他服務的時間實在微不足道。

如今楊偉東把這句話更精確地總結:我們的終極對手是睡眠。

與睡眠競爭

在他的邏輯中,互聯網的主戰場已經從過去工具型平台的競爭轉向內容型平台的競爭。

單視頻這一個類別,就出現了直播類,剪輯類,短視頻類,社交媒體類和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以及電視台和線下電影院等。現狀是市場上承載內容的平台越來越多,內容的選擇也越來越豐富。

另一方面,用戶的時間有天花板。艾瑞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互聯網視頻用戶平均每人每天會花100分鐘來看視頻,用戶相對穩定的娛樂時間這個「分子」與幾何級數增長的內容這個「分母」相結合,使得用戶的內容消費時間變得越來越昂貴。

和優酷們爭搶用戶睡眠時間的應用並不在少數,其中短視頻在最近成為強大的對手。

楊偉東認為,短視頻不可能取代長視頻,只是大家會在時間上進行爭奪。「內容消費是不可能被取代。今天你看短視頻的時候帶來的是瞬間的娛樂感,不可能產生對精神世界的影響,包括啟發你、感動你或者給你的智慧,短視頻的整體濃度不夠。」他說。

重新定義爆款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視頻網站們總希望做出一款「現象級」的綜藝或者超級劇集。他們希望能夠通過一款作品打通全部用戶,現在看來這種做法可能已經不現實了。

楊偉東認為,用戶因為時間有限,因為選擇成本高,他們越來越趨向把時間投入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大眾流行內容。

「而從供給來看,因為新媒體內容的擴張,內容豐富度也越來越支持這樣的分層消費。」

這意味著今天大眾爆款的內容的概率越來越低,絕大部分的爆款意味著某些人群熱議的內容,對另外一個人群來說可能知之甚少,圈層爆款成為新的爆款常態。

不僅如此,即使有大眾爆款,比如電影,也需要先打穿某些圈層,經歷圈層爆發,再蔓延到更多人群。

比如今年優酷的《這就是街舞》和《這就是鐵甲》,以及正在播出的《北京女子圖鑑》等等都是這個邏輯,先從圈層爆款開始,之後逐步打通蔓延到大眾人群。

對內容行業來說,這個趨勢意味內容生產之前,對目標受眾定位的洞察需要越來越精準,包括生活方式和審美方式。

而對商業客戶而言,也必須思考品牌和商品到底最需要跟哪個核心用戶群進行交流,要把這些核心用戶對產品和品牌的口碑建立起來。商業客戶需要匹配圈層爆款進行最緊密的聯繫,把你的核心用戶籠絡住,並且成為你第一批產品和品牌發酵的核心用戶。

如何製造爆款?

楊偉東說,他與團隊唯一對話的介質只有作品。「不要用過往的經驗來說話,我跟所有的內容團隊都這麼說,拿你的作品來對話,你我之間唯一的對話介質就是作品,我們內部做得不好的作品,內部郵件處罰。」

處罰並不能做出優秀的作品。優酷正在嘗試一種新的思路:開源式內容。

比如《這!就是鐵甲》播出第一期後,鄭爽的粉絲不斷@優酷的官方賬號,提出有創意和可執行的一些節目運營和拍攝建議。去年底優酷宣布開拍超級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後,不少專業的用戶給就演員人選、拍攝風格、故事改編提了不少建議。

或許應該這樣說,過去影院和電視台相對固定的播出格式和方式,讓內容鏈路相對封閉,但今天因為新媒體播出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更具備延展和靈活度、內容、創作、製作到宣發都呈現出開放和開源的趨勢。

創作者不可能再關上門做內容的製作、策劃和宣傳、分發,所以在製作者、內容和消費者用戶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開源式的鏈路。

「今天用戶從項目立項就已經開始消費內容,整個過程用戶都開始參與,而這種參與是不可阻擋的。」楊偉東說。

這就意味著一個從用戶可以深度參與內容製作的模式可能發生:利用開源式的用戶生態、消費生態,改變整個內容鏈路,已經成為很多內容創作者必須尋求突破,必須要去探索的方向。

超級劇集和超級網綜

2017年優酷率先提出「超級劇集」的概念,把「有影響力的IP、有號召力的主創和電影級製作」作為衡量標準,並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目標用戶、商業模式和排播媒介把劇集劃分為黃金檔劇集、超級劇集和網路劇集。

過去一年,優酷以《軍師聯盟》、《春風十里不如你》、《烈火如歌》為代表的超級劇集在播放量和話題熱度上都獲得不錯成績,以《白夜追兇》、《鎮魂街》、《北京女子圖鑑》為代表的網路劇集在內容和模式探索上為行業提供了可以參考的經驗。

其中,憑藉美劇式的敘述方式和拍攝手法,《白夜追兇》海外發行權被Netflix買下,成為首部通過正規渠道在海外大範圍落地的國產網路劇集。《烈火如歌》上線至今播放量達71億,是2018年第一季度播放量最高的劇集,微博主話題閱讀38.5億,討論量2801萬。《北京女子圖鑑》通過聚焦一個「北漂」女白領的成長與奮鬥,引爆大眾對於女性職業發展、女權意識崛起等相關話題的巨大關注。

「我們發現,主要依託新媒體播出的超級劇集和網路劇集,因為不偏重廣普人群,圍繞集中的受眾人群,越來越明顯的稱為驅動劇集創新的主要動力之一,包括人設創新、題材創新和結構創新。」楊偉東解釋。

今年優酷按照古風、現代,未來三大板塊發布了近80部新品劇集,其中包括豆瓣評分8.9的當代古風小說《鶴唳華亭》同名改編大劇,天下霸唱同名小說改編、王俊凱主演的《天坑鷹獵》,唐嫣、羅晉主演的現實題材大劇《歸去來》、孫怡、白敬亭二度合作作品《初晨,是我故意忘記你》、張智霖、薛凱琪跨國警匪超級劇集《蝕日風暴》,以及肖央回歸網路的首部軟科幻題材劇集《嘿屏》和探索模式創新的《頭條都是他》等。

技術驅動文娛爆發前夜

互聯網公司做內容絕不僅是電視台模式的原樣照搬和簡單播放。楊偉東認為,經過七八年的發展,視頻平台已經積累了海量的用戶和內容數據,優酷依靠阿里巴巴強大的算力,將數據工具化、模型化,可以從策劃、生產、宣發、消費層面對文娛行業賦能提效。

他相信,今天技術對文娛產業的影響也處在質變的前夜。技術會改變內容的生產方式:優酷很多劇集、綜藝的演員搭配方案開始通過魚腦系統給予建議,技術會改變用戶的觀看場景和習慣,技術還會改變內容的表現形態,甚至改變內容的商業模式。技術會把文娛產業帶向新的高度,創造更豐富的視聽體驗。

比如,在生產環節,優酷和阿里巴巴達摩院深度合作了一款產品——鯨觀平台。該產品利用阿里各類的內容理解AI,實現了對長視頻中各個片段的理解,並通過雲剪輯工具,雲轉碼能力賦能視頻創作者,降低創作門檻、提質提量。而子彈時間作為優酷今年在綜藝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新技術,通過三台攝像機對場景的捕捉,再經過優酷自研的演算法計算,獲得三維場景轉化的效果,據悉該技術將在《這就是街舞》總決賽現場投入使用。

而在消費環節,在移動端除了利用「窄帶高清」技術讓用戶用最少的流量看最高清的視頻,提升用戶的觀看體驗,優酷還在長視頻領域首次落地了個性化推薦技術,實現從人找內容到內容找人,讓用戶觀看VV提升30%、觀看時長提升10%。

總之,一個全新的文娛時代正在開啟,楊偉東對抗「睡眠時間」正在悄然進行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商業郵報 的精彩文章:

TAG:新商業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