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6天助767名流浪乞討人員回家

76天助767名流浪乞討人員回家

對於流浪乞討人員而言,「回家」是永恆的主題。今年1月15日至3月31日,省民政廳在全省範圍內部署開展流浪乞討滯留受助人員尋親返鄉專項行動,在76天的時間裡,專項行動成功幫助767名流浪乞討滯留受助人員找到親屬。

據統計,此次專項行動在尋親方式上,通過尋親骨幹包干負責、反覆與滯留受助人員交流溝通、綜合分析滯留受助人員敘述內容獲取身份信息的方式尋親成功535人,佔總數的69.74%;通過與公安部門協作尋親成功172人,佔總數的22.43%;通過新聞客戶端尋親成功45人,佔總數的5.87%;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成功15人,佔總數的1.96%。

南方日報記者 王聰 通訊員 莫冠婷 陳新銳

人臉識別鎖定

失散15年孿生兄弟

如何能快、精、准地幫助流浪乞討滯留受助人員尋親返鄉?在此次專項行動中,人臉識別系統等高科技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專項行動期間,為了核查流浪人員身份,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區分站駐站民警取出警用手機,打開「核查通APP」的人臉識別功能,對著一名流浪受助人員照片「刷臉」。10秒鐘之後,手機屏幕上出現了20名形似人員的身份信息,其中一條相似度達90%以上的人員信息引起了救助站工作人員梁光楣的注意:「林耀忠(化名),廣州從化人」。這與在救助站內一名有精神疾患、自稱「林耀星(化名)」的男子名字僅一字之差。自2002年林耀星接受救助以來,救助站工作人員嘗試通過詢問、刊登尋親公告、協調公安部門採集DNA比對等各種辦法為他尋親,但一直無果。

「會不會是名字搞錯了呢?」梁光楣曾提出疑問。在這次「刷臉」比對出的20條結果中,梁光楣抓住了這條線索,到轄區派出所通過廣東省公安綜合信息查詢系統找到了林耀忠的戶籍信息,並通過聯繫當地村委輾轉找到了林耀忠。經林耀忠確認,林耀星確實是他的雙胞胎弟弟。最終,通過與從化區救助站聯繫,在3月26日將林耀星護送返鄉。當林耀星父親看到失散15年的兒子時,忍不住掉下眼淚:「早以為他不在人間了,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他。」

原為公安系統專用的人臉識別技術,怎樣更好地應用到民政系統為受助對象尋親?梁光楣說:「這些流浪乞討人員最近的照片我們會拍下來掃描,但以前檔案的照片也要找出來。通過多角度、多張照片去比對掃描,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耐心溝通

助流浪未成年人返鄉

雖然人臉識別對於長期滯留、有溝通障礙的流浪人員幫助很大,但該技術並非對所有人都適用,如在流浪未成年人尋親方面,由於未成年人沒有身份證,有的還沒上戶口,人臉識別系統則無法提供比對結果。

實際上,在本次專項行動中,近70%案例是廣東各級民政隊伍中的一大批精通業務、責任心強的「尋親能手」通過詢問、分析、核實身份信息而尋親成功。

在此次專項行動期間,在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工作14年的周廣龍幫助5名孩子找到家人。

今年春節前夕,周廣龍幫助流浪未成年人湯氏三姐弟回家團圓。2016年8月9日,三姐弟輾轉來到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由於家庭背景複雜、經歷坎坷,湯氏三姐弟起初不適應中心生活,情緒控制能力差,防備心理強,不願意與他人溝通。該中心一邊通過各種方法為孩子們尋親,一邊積極開展「親情式救助」「類學校」教育,給予孩子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讓他們在中心重獲了家的溫暖。

「有好多蛛絲馬跡是平時你跟他們嘮嗑、玩遊戲時獲取的。」周廣龍說,經過一年多相處,他逐漸得到了孩子們的信任,三姐弟開始打開心扉。通過綜合分析地名、人名、口音等關鍵信息,周廣龍鎖定了孩子們的家在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在多次與當地救助站及派出所溝通後,最終確定了他們的身份和住址。在經過長時間與當地部門和孩子們的姑姑溝通後,確保孩子們能夠真正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周廣龍才安心把孩子們送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站上雲端的警察
華為巴黎首發旗艦新機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