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閱讀I分享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長踞亞馬遜暢銷圖書排行榜上,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1分,是一本深受人們喜愛的書籍。

作者丹尼爾?T.威林厄姆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他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來剖析學生不喜歡上學的現象,觀點獨特——不是內在因素導致的,而是外在因素導致的。

聽一聽:

學生不喜歡上學,是真的嗎?我這裡有一組數據,2012年,我任教三年級,那年的期末考試全年級425人,有2人不及格。2015年我又教三年級,全年級435人,有20人不及格,其中30分以下的有5人,最低分為3分。

2人增至20人的現實說明了,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喜歡上學,拋去社會、家庭、營養、智力等作用因素,我一直認為是因為學生愛玩,覺得學校壓抑了他們愛玩的天性;或因為學生認為上學沒用,上學所掌握的知識與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繫不大;或因為作業多、考試壓力大;或因為在學校不能和小夥伴愉快的玩耍了等等。

都不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很大程度是因為學校的功課總比這些孩子所懂的難,而孩子們又沒有獲得成功思考後的愉悅。如果一個問題的答案太難,怎麼想都想不出來,或者一個問題太簡單,不怎麼想答案就浮現腦海,那人對這個問題的好奇心就會降低直至沒有,很快就轉移到另一個好奇的事情上,比如玩。

GIF

玩什麼,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多愛玩電子遊戲。為什麼電子遊戲有這麼大的魔力?還記得哭著喊「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三五、三五太難了」的小蘿莉嗎,她重複了十幾二十次的「三五十五」,還是沒能記住。電子遊戲則不同,電子遊戲都是由易到難,每通過一關就會獎勵進入下一關,它帶來的愉悅感是立桿見影的。正是這種立桿見影使孩子容易沉迷於電子遊戲所帶來的成就感中。如果某一個遊戲設置得怎麼玩也無法通關,那這個遊戲肯定會失去吸引力。

可那個數學得3分的學生家長說孩子放學後忙著寫作業,根本沒時間玩,也沒給過孩子玩電子遊戲。這該如何解釋?經了解,她語文也只得了8分,但與人交流、打掃衛生沒有障礙,難道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我試圖用魯迅的話來解釋:有些人畢生所追求的東西往往是另一些人與生就俱來的東西。

特別是看了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中,那些選手異於常人的表現後,更是對魯迅的話深信不疑,甚至準備還3分學生一個輕鬆愉快的童年。這時,認知學告訴我,是學生還不夠努力,孩子智能上的差異可以通過持久努力來改變。

是這樣嗎?來看看另一個學生的情況。小松在上學期的數學摸底考試中得25分,什麼原因呢,他把「二四得八」記成了「二四得六」,於是,我要求三年級的他,正確的背誦二年級學的乘法口訣表並默寫,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得到57分。

考25分,還把「二四得八」記錯,相信大家都會認為他在智能上還是有差異的,但這個57分也能說明,他的努力是有顯著效果的。私下裡,我挺沾沾自喜的,讓他背口訣的我應該功不可沒吧!可我不敢廣而告之,因為有的教師認為學數學要理解,不是死記硬背,但《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給了我理論上的支持,書中明確指出:用助記術記住像乘法口訣表是合適的,教授他自己就是受益者。

如果這個孩子沒有努力的背誦,他不會迎來進步的逆襲,而這個進步讓他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揚,不僅是他,全班學生都真實的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看來量的積累會有質的變化。

可我還是萬念俱灰的準備放棄3分孩子,這是為什麼呢?你想3分和57分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一個檔次上嘛!那是需要她19倍、我19倍,38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太難了,認知心理學說了,不喜歡無法持久獲得愉悅感、難於解決的問題是理所當然的。

還沒等我行動就看到《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中,邁克爾?喬丹說:「我職業生涯中有9000多次投籃不中。我輸過將近300場比賽。有26次我被期待投出決勝球,但是我沒有投進。我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是我成功的原因。」神助功啊,瞧瞧,連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得分後衛——「飛人」喬丹都輸過300場,我這57-3=54分的差距真心不算什麼。

關鍵是我的態度很重要,我得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她,讓她知道我對她有信心,讓她相信她自己:只要不停努力,堅持住,會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一天!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石小數 的精彩文章:

教學目標要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文化

TAG:黃石小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