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山西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文|張曉迪

說起山西,往往讓人首先想到的是「煤老闆」,但從古至今,山西其實名人輩出。馳騁沙場霍去病,才高八斗柳宗元,妙手回春扁鵲公,大權在握武則天。在當下,藝商各界也經常看到山西人的身影,比如李彥宏、寧浩、賈樟柯等等。

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自然取材山西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如《龍票》《白銀谷》《喬家大院》《走西口》等早年間的劇目,都可謂經典中的經典,遺憾的是,這些都不是山西本土影視機構製作的。

直到近幾年,隨著《幸福生活萬年長》《黃河在咆哮》《于成龍》等一撥熱劇的放映,終於讓山西製造又重返舞台中央。尤其是山西影視集團出品、著名導演吳子牛執導的電視劇《于成龍》不僅收視可喜,還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又在前不久的「飛天獎」上摘得優秀電視劇(歷史題材)獎。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在中紀委、中宣部、山西省委宣傳部等多部門對《于成龍》的關注和支持下,該劇開啟了山西省電視劇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作為這一系列劇集的總製片人,王大林表示,山西影視集團就是要把「山西製造」的品牌再次在全國打響。

只談錢的演員

我是完全抵制的

與王大林的採訪約在北京上康城,從事影視行業的人對此地都不陌生,很多知名電視劇都在此建組籌備,甚至業界流傳著一句話,「上康城,一定成!」

見到王大林,他一米八幾的身高,魁梧的身材,穿一件頗有年頭的皮夾克,腳上一雙幾乎是二戰時期的皮靴,乍看倒像是個西北漢子。他說自己就是喜歡這些「有歷史」的裝備,這雙鞋已經穿了幾十年,鞋底是新換過的,原來的鞋底不行了。跟一年前拍攝《于成龍》時相比,他瘦了一大圈,剛剛完成新作《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王大林坦言:非常累!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右玉》拍攝現場

「不知道你想問什麼,我先說說我想說什麼」,這是王大林坐下來的第一句話。

他直言,其實現在很多人並不太理解製片人的工作究竟是做什麼,在過去,這個角色像是車間主任一樣,跟服化道等部門一起配合、服務於導演,實際上是生產製片。

但是隨著影視行業不斷的發展,當下的製片人更應該是製作人的角色,是負責選擇項目、配置合適的導演及團隊,並服務於投資方,既不以導演為中心,也不以自我為中心,需要極強的市場敏銳力、專業度,和很好的團隊凝聚、協調能力。目前最缺少的正是這種真正的製作人。

一部劇從無到有自然跟錢脫不了關係。與製片人工作息息相關的,「人」和「錢」是至關重要的兩方面,而這兩者又密切的聯繫在一起。

把錢找進來難,把錢花出去也並不容易。「我儘可能的要省錢,服化道、美術不能省,這會直接影響片子的質量,當然也不能亂花;演員方面要省錢。」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電視劇《于成龍》劇照

在王大林看來,好的演員絕不像一些天價演員只為掙錢,好演員最主要的還是看戲——劇本和團隊的質量;其次才是錢。「對於不看戲只談錢的演員,至少我是完全抵制的。」

王大林笑到,談演員是自己覺得最頭疼的問題,關係到片酬,這是個非常得罪人的活兒,而他一貫的做法是,跟演員們半開玩笑的說:「你來我們這個戲上,給不了你太多的錢,我們給你一個『存摺』,可以到別的戲上去取。」

雖說是笑言,但這話王大林說的有底氣,真正在藝術上有所追求的人,誰不希望跟優秀的團隊一起合作,打造可以流傳的經典角色和作品。

對於動輒數百人的龐大影視劇組,只選擇好導演和演員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調動起所有人的積極性,讓大家凝聚在一起,這個非常難。「公平、公道、公正」是王大林給自己定的首要原則。

「劇組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臨時班底,雖說大家不是沖著錢來的,但沒錢肯定是不行的,不能在錢的方面充分滿足大家,那麼在生活上各個方面的關心,會體現出一個劇組的團結。」

橫跨70年、三個季節的戲怎麼拍

在《于成龍》拍完之後,下一個項目已經在醞釀之中,王大林表示,當時和山西影視集團董事長高小江溝通,有兩個選題可以做,一個是關於山西工業的,大國重器題材;另一個就是如今已經完成拍攝的《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右玉》開機發布會

《右玉》這部劇講述了自1949年以來,右玉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當地人民群眾堅持不懈植樹造林、改造生態環境的故事。

由於在《于成龍》中良好的合作,大家希望繼續邀請吳子牛導演執導,而且他對於此類題材的把握,在國內導演中也是首屈一指。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吳子牛導演

出於對王大林的充分信任,吳子牛在沒有簽訂任何合作協議的情況下,跟王大林去了一趟右玉縣考察,這一去,吳子牛被當地的風貌和精神徹底感動了。

70年前的右玉,是一個風沙埋城的地方,而經過70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改造,眼前的右玉,儼然一片綠洲。這樣的感動讓吳子牛對這個題材更加有積極性,回來之後很快達成協議,準備開始創作。

王大林表示,創作初期,吳子牛提出如果僅僅是通過影視表現右玉的環境改變,會把大事做小,右玉最可貴的,是當地縣委書記們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在當地的資料館裡還珍藏著歷任縣委書記的筆記本,每一個新的書記到任,都會先翻看前任的筆記,按照其軌跡將政策延續下去。不管是新中國成立伊始的1949年,還是動蕩的文革、大躍進時期,一直到今天,作為祖國最基層的幹部,他們傳承並堅定不移的貫徹了一件正確的事,這實在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右玉》拍攝現場

落實到具體的創作,又一道難題擺在面前,這70年的時間裡,右玉縣前後經歷了21任縣委書記,如果只描述其中一兩個,勢必不能充分體現其精神,但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角,這出大戲該怎麼演?

「這是違背創作規律的。」王大林坦言,即使是經典的多角色影片《第八個是銅像》,也有一個主線人物在貫穿,但《右玉》呢?

為此大家沒少費心思,主線人物不能僅為藝術效果進行任意改編,但是通過一條副線卻可以把他們很好的串聯起來。劇中有一個角色,他是土生土長的右玉人,從第一任縣委書記的通訊員做起,後來自己也當上了縣委書記,年老之後,又發揮餘熱成為一名護林員。他正是右玉精神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這個想法為創作打開了思路。

在對於眾位縣委書記的塑造方面,王大林表示,吳子牛為此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因為每一任縣委書記都有精彩的故事,可能觀眾還在被上一任書記吸引著,下一集新的書記就登場了,如何讓後來的人物快速抓住觀眾,這個特別難。吳子牛導演的偉大就在於他對人物的設計上,從每一個角色的出場就完全不一樣。」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吳子牛x黃品沅 在拍攝現場

解決了故事問題,沒有任何多餘的時間,拍攝團隊馬上要進入工作狀態,因為70年的跨度要集中在幾個月裡面完成,至少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換要充分體現。

當時已經是快到深秋的季節,靠近內蒙的右玉縣很可能一陣風過,樹葉就全部掉光了,劇組不可能為此再耽誤大半年,於是,吳子牛先安排B組攝影團隊趕到右玉搶拍外景。

等到真正開拍時,右玉已經入冬,常常白天都是零下幾度,最冷時有零下二十多度,真正的滴水成冰。劇中有一場雨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拍攝的,當時演員們在身上裹了保鮮膜,外面穿上戲服,不管是誰,全部親自上陣。

艱苦的環境、巨大的工作量,讓導演吳子牛在拍攝期間也患上了感冒,但他仍然堅持著白天拍攝,晚上調整劇本,跟主創討論第二天的計劃,一天也沒有休息過。「大家真的是太熱愛這個行業了,吳子牛導演真的是有一顆童心的。」

王大林表示,拍攝這個題材,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右玉的一任任縣委書記,其實就像一面鏡子,她的70年也恰恰是與共和國的70年發展緊密相連的,而右玉一以貫之的精神,更應該能起到一種引領的作用。

對於史無前例的群像式表現方式,王大林信心滿滿的說,這將是電視劇歷史上的一個突破。

從製片人到製作人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通常,被冠以總製片人稱號的,也總被認為是坐鎮後方、遙控指揮的角色,但王大林卻並不僅僅只解決資源問題,他還常常奔赴現場。拍攝《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期間,他更是全程待在一線。

「專業合格的製片人,既要懂市場也要懂製作。」

在拍攝過程中,製片人和導演又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一個要控制成本,一個要創造藝術,在不浪費的情況下最大化的實現效果,著實也是個拼智商、拼情商的技術活。

王大林舉了個例子,拍攝《右玉》期間,有一場染紅旗的戲,吳子牛要求搭建一個染坊,但他認為只為一場戲搭這麼大一個景,「性價比不高」。

那場戲講述的是共和國成立,當時還沒有五星紅旗,右玉縣收到上級發來的電報中只有設計圖,必須要染紅布,做紅旗,沒有這場戲,就無法體現時代背景下的大情懷,雖然鏡頭少,卻是全劇不可或缺的重頭戲。「這個錢就得花」,了解了戲份的重要性,王大林知道染坊必須搭。

而對於並非如此重要的場景,王大林則會說服導演,花小錢、辦大事!作為團隊的領頭羊,時刻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導演發揮更好的藝術創作水準,彼此相輔相成,才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獨家專訪∣製片人王大林:要將「山西製造」的品牌打出去

對於這部山西影視集團出品的又一重頭戲,王大林充滿信心,「自從山西影視集團成立以來,董事長高小江和我們一致認同,必須自己做劇,不能再是少量的加鎊掛名,必須做出自己的作品和品牌。」

面對當下日漸年輕化的市場,創作歷史題材正劇是否擔心收視問題,是否在創作之初考慮過向年輕人口味靠攏?這也是一個需要製片人考慮的方面。

王大林表示,這個問題確實考慮過,但是自己理解的主旋律、正劇,首先得是一部好看的劇,內容不好看,向誰靠攏都沒用,年輕人更是需要多元的、有營養的影視作品,《于成龍》作為央視2017年開年大戲,收視屢次奪冠,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部部落地有聲的電視劇做出來,王大林和他所在的山西影視集團,也在更加專業化的「山西製造」道路上砥礪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