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諜戰大片《風聲》背後的真實故事

諜戰大片《風聲》背後的真實故事

摘要:《風聲》的宣稱語里說是中國第一部諜戰巨片,講的是抗戰時期,因為一場鋤奸刺殺行動引出的諜戰故事,充滿了懸疑驚悚的元。而在歷史上,真正的諜戰更為驚險慘烈。

圖1:《風聲》的海報

鐵血鋤奸

影片《風聲》的宣傳語就是以中國首部諜戰巨片為亮點,全片確實充滿了懸疑驚悚元素。影片一開始就是以一場出乎觀眾意料的刺殺行動揭開了整部大戲的帷幕。前來遊說政界元老的汪偽頭目,就在餐桌上被喬裝成女招待的刺客擊斃。而片中日軍特務機關一心要追查的也是屢屢組織對日軍和汪偽重要人物進行刺殺活動的鋤奸暗殺組織,由於是作為國慶的獻禮片,自然這個暗殺組織是由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在抗戰歷史上,中共的地下人員所刺殺的日軍和汪偽人員,比較著名的僅僅是華北五省日軍特務機關長吉川貞佐少將和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特務部長大橋熊雄少將兩人,而真正在抗戰中對日軍和汪偽重要人員積極組織暗殺行動的則是國民黨的軍統,正式名稱是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其前身是1932年4月1日成立的中華復興社特務處。

軍統的領導人戴笠是非常堅定的主戰派,在淞滬抗戰之前,國民黨大員們在南京開會,討論對日作戰問題,戴笠就很堅定地說,這次我們是一定要打了。國民黨元老吳稚輝問他,武器,經濟都差的那麼遠,拿什麼打呢?戴笠回答說:「中國有兩個道理不會亡,一個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一個是哀兵必勝。豬吃飽了等人家過年,是絕對等不來獨立平等的。」此話一出,舉座震驚,這句話後來便成了軍統對於抗日的經典名言。

圖2:軍統的領導人戴笠是非常堅定的主戰派

在戴笠的領導下,軍統對日軍和漢奸進行了一系列的刺殺行動,不完全統計就有以下事例:

1933年5月,在北平六國飯店刺殺了被日本人任命為平津第2集團軍總司令並企圖組織平津地區叛亂的北洋軍閥張敬堯;

1937年12月,在上海接連刺殺日本人組織的「市民協會」骨幹成員南市水電公司經理陸伯鴻、「米大王」雜糧業同業公會主席顧馨一、安利英洋行華籍買辦尤菊蓀等人,使「市民協會」最終未能成立;

1938年3月,在上海刺殺正準備接受偽職的浙軍軍閥周鳳岐;

1938年3月,在北平刺殺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因與王同座在汽車後排的日本顧問山本榮治中彈後撲在王克敏身上以身掩護,才使王克敏僅受輕傷;

1938年5月,在上海刺殺偽維新政府鹽務署督辦俞模;

1938年6月,在上海刺殺偽上海市督辦公署土地局局長任保安、偽上海市督辦公署船舶檢查處處長尚德明;

1938年9月,在上海法租界刺殺與日本積極勾結曾任北洋政府總理的唐紹儀;

1939年1月,在香港刺殺《南華日報》社長林柏生(曾任汪精衛秘書,為汪精衛的親信);

1939年2月,在上海刺殺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長陳籙;

1939年2月,在天津刺殺偽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

1939年3月,在越南河內刺殺發表艷電公開投敵的汪精衛,因當晚汪精衛和秘書曾仲鳴臨時更換房間才僥倖躲過此劫;

圖3:汪精衛在河內的住所

1939年6月,在南京日本領事館招待日本外務省次官清水及三重的大型酒會上下毒,毒死日本外交官宮下、船山等人,可惜未能毒死重要官員;

1939年10月,在上海刺殺與日本勾結的上海青幫「通」字輩大流氓季雲卿;

1940年2月,在河南開封刺殺偽開封警備司令劉興周;

1940年5月,在漢口刺殺偽湖北省財政廳長張若柏、偽湖北高等法院院長唐炳炎;

194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刺殺與日本勾結,正欲出任偽浙江省長的上海灘大亨張嘯林;

1940年10月,在上海刺殺偽上海市長傅筱庵;

1940年11月,在上海至蘇州鐵路線上埋設地雷炸毀天馬號專車,炸死日本陸軍駐滬專員山田次郎大佐、駐上海特別陸戰隊高級參謀卜部善代志大佐、上海特務機關玉置義廣中佐、外務省情報局駐南京專員草島信夫中佐等多名日軍軍官;

1940年12月,在河南開封刺殺偽河南綏靖公署日軍總顧問皆川雅雄大佐;

1942年4月,在上海法租界刺殺了被譽為「帝國之花」的日本著名女間諜南雲造子;

1944年4月,在廣州刺殺汪偽廣東省長陳耀祖(汪精衛妻侄);

……

而南京國民政府另一個情報機關中統——即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也曾組織過對日軍和漢奸的刺殺行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39年12月在上海最為繁華的靜安寺路(今天的南京西路)上刺殺汪偽特工總部主任丁默邨,雖然被丁默邨識破而未能奏效,但依然在當時社會上引起巨大轟動,而這一刺殺行動也正是電影《色戒》的原型故事。

刺殺行動,本身就是充滿了危險,《史記·刺客列傳》中所提到的刺客,可都是抱定必死之心的。因此軍統在抗戰中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僅軍統的正式在編人員,犧牲者就達18000人以上,而抗戰結束時軍統全部在編人員也不過只有45000人,而不在編的外圍人員犧牲者的數量就更多了。

日本憲兵隊

片中黃曉明扮演的是日軍特務機關長武田長,同時也是日軍憲兵隊長。正如很多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那樣,「到日本憲兵隊走一趟!」在當年幾乎就是等於到鬼門關走一趟!抗戰時期的日本憲兵隊簡直就是吃人的魔窟,令人聞之色變。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憲兵不就是專管軍人的警察,怎麼會直接來管老百姓呢?沒錯,通常意義的憲兵,英文為「military policeman」,直譯就是軍事警察,主要負責維持軍隊紀律,保障軍令的執行,組織軍事法庭,是名副其實的軍中警察。但日本憲兵卻有所不同,在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憲兵的權力是出乎想像的大,即使是憲兵中最低級別的憲兵上等兵,都可以對大將級別的軍司令官實行逮捕!而1899年日本頒布的「憲兵令」里明確規定:「憲兵為陸軍兵科之一,受陸軍大臣管轄,職掌軍事安全及軍紀維護,兼掌司法警察之業務。」請特別注意最後一句——兼掌司法警察之業務,也就是說憲兵可以兼管司法警察的職責,不但可以管軍人,也可以管平民。不僅是在中國,而且在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日軍佔領區,日本推行的就是憲兵政治。當時日本憲兵在本土的被稱為勅令憲兵,只要負責國內治安。而在國外日軍各佔領區的憲兵則被被稱為軍令憲兵。軍令憲兵直屬於派遣軍總司令官,負責保障作戰區域內以及已佔領區之內的安全。防止敵人的反戰宣傳和剿滅諜報、游擊作戰,以及對可疑分子的檢舉都是軍令憲兵的常規工作。甚至潛入敵方收集情報、執行暗殺或恐怖活動也是憲兵的工作範疇。

日本憲兵的服飾主要識別特徵是袖章,根據1923年陸軍省的規定,憲兵在左臂戴有寬12厘米的袖章,袖章為白色,上面從右向左寫有紅色的「憲兵」二字。

圖4:日本憲兵

要想成為憲兵,必須得通過憲兵學校的培訓,憲兵學校里將學習憲法、行政法、警察法、陸海軍刑法、刑事訴訟法、陸海軍軍法會議法、民法、國際公法、社會學、法醫學、外語等等理論知識。此外,還有劍道、柔道、馬術等內容。憲兵學校的學習非常嚴酷,被稱為「魔鬼的學校,人間的煉獄。」學員的淘汰率也非常高,但一旦通過培訓,成為憲兵,那麼待遇可就完全不同了。舉例來說,僅僅是薪餉,同樣是上等兵,普通部隊上等兵每月薪餉只有6日元30錢,而憲兵上等兵則是100日元!相差竟然是十多倍!

1881年日本憲兵正式成立,總共只有約1600名,只在東京設有憲兵司令部。1883年又在大阪建立了關西憲兵司令部。1889年,日本陸軍組建了最初的6個師團,在每個師團中都設置了一個憲兵隊。直到此時,憲兵總兵力也不過只有約2100名。到918事變爆發之前,日本憲兵總兵力也只有2250名。但隨著戰爭的逐漸擴大,憲兵也隨著戰爭需要而不斷擴編,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日本憲兵總兵力已經達到36037名(其中軍官1843名)。而這些憲兵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也可謂是罄竹難書,因此在戰後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中,日本乙級、丙級戰犯被判處絞刑和槍決的大約有1000名,其中約三分之一就是憲兵。

另外,在憲兵隊下屬還有一個特高課,也是惡名遠揚,那是憲兵隊所屬的特務單位。

而在日本駐華各領事館警察署內也都設有特高課,主要負責監視中國人的思想動態,取締反日言行;搜集情報,彙編情報資料;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抗日地下人員;監視偽政府高官言行;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這個特高課經常和憲兵隊配合行動,因此領事館特高課和憲兵隊特高課常會把人搞混。

州名昭著的6號

片中作為武田長的這次異類審訊的具體執行者是由大陸著名影星王志文扮演的汪偽「剿匪」司令部特務處處長王田香,且不說汪偽政府內是否有「剿匪」司令部這樣一個單位,既然知道卧底「老鬼」就是在「剿匪」司令部內,一般情況下也絕不會讓同單位的人來負責審訊。更何況在汪偽政府內,還專門有個由日軍憲兵直接領導的,負責情報和安全的單位——臭名昭著的76號。

76號的正式全稱是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因位於滬西極司非爾路(Jessfield Road)76號(今萬航渡路435號)而得名。

圖5:76號的大門

當年76號的兇殘,絕對不比日本憲兵遜色,在某些程度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上海孤島時期,76號針對新聞界、銀行界、司法界人士進行了一系列的屠殺,其手段之殘忍血腥,都是非常罕見的。而與國民黨的軍統、中統特工也進行過相當殘酷的特工大戰。在這些血雨腥風中,76號的恐怖手段,令人印象深刻,甚至一般路人都會刻意避開76號所在的極司非爾路,76號的惡名可見一斑。當時,76號甚至公然圍攻租界的靜安巡捕房,最後迫使巡捕房答應,巡捕房的警務人員和車輛在76號門前只有有通行權,不得停留和巡視。而騎警更是連通行權都沒有!連巡捕房都如此,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除了對抗日誌士的殘害外,76號的斂財手段更是百無顧忌,當時在上海的黃賭毒行業,都要向76號交納保護費,要是沒有76號的關照,什麼生意都不要想發財。某種意義上,76號就是比黑社會更黑社會的。76號的警衛總隊長吳世寶,保護費已經根本不在話下了,不但對富豪以及政府財稅官員綁票勒索,甚至還以武力威逼股票交易所操縱股票漲跌,簡直就是橫行到了極點。最後居然膽子大到敢白晝搶劫日本正金銀行的黃金,這才被日本憲兵抓了起來。索然李士群上下打點,將吳世寶釋放出獄,但日本憲兵惟恐後患無窮,在臨出獄前的飲食里下了毒,使吳世寶一出獄就突然暴死。

有人曾將76號的惡行告到了汪偽政府主席汪精衛那裡,但是連汪精衛都無奈地說,難道你認為現在特工總部還是我們能控制的嗎?76號的勢力由此可見。

抗戰中76號以最為野蠻殘忍的手段,殘害人民,破壞抗戰,其罪惡勾當罄竹難書。因此抗戰勝利後,76號的骨幹成員丁默邨、萬里浪、楊傑、蘇成德等都被判處死刑。

說完了76號的情況,再回到影片,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發現「剿匪」司令部內有卧底,那麼前來進行調查和審訊的,必然是76號,「剿匪」司令部特務處只能是靠邊站了。而特務處長王田香穿的居然是海軍的制服,更是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慘無人道的酷刑

《風聲》的一大賣點就是血腥的酷刑鏡頭,如老虎凳、電刑、惡狗、毒針、鐵鏈……影片反覆出現的血肉模糊慘不忍睹的畫面,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對此,編輯兼導演陳國富解釋說,之所以把酷刑拍得如此真實,是因為他覺得不這樣不足以表現出當年那些地下工作者做出的犧牲。至於針對女性的酷刑,陳國富則表示那是為了體現女特工在那種環境下做出的更大的犧牲。

鞭笞和電刑就不用多談,這裡特別介紹下老虎凳,那凳是由橫凳和垂直的柱子或者靠背組成,兩者呈90度。用刑的時候,讓受刑者坐在上面,上身緊貼靠背或者柱子,雙腿則用繩索或者皮帶牢牢地綁縛在橫凳上,使雙腿完全不能向上自然彎曲。然後在雙腳下面墊磚頭,由於膝蓋不能反向彎曲,所以受刑者的雙腿會非常疼痛,隨著磚頭慢慢墊高,受刑者的痛苦也越來越大。

圖6:《風聲》里酷刑的劇照

要說最擅長酷刑逼供的,當然要屬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蓋世太保是德語「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縮寫「Gestapo」的音譯。二戰時期,同盟國都知道,進了蓋世太保的刑訊室,只要是人都會招供,因此同盟國的情報機關都給派往被佔領區執行任務的特工配發自殺用的毒藥,讓特工可以在必要時候選擇自殺以避免遭到蓋世太保非人的審訊。梵蒂岡的教皇也專門給因不堪忍受蓋世太保刑訊而自殺的教徒頒發特赦,赦免其自殺的罪過。

但很少有人知道,蓋世太保在審訊時,更注重審訊技巧。他們往往從受審者回答問題的邏輯關係中找出漏洞,然後再用縝密的邏輯推理進行分析。酷刑,只是最基礎的輔助審訊手段。蓋世太保更看重的是從精神上壓垮對手,而不是在肉體上摧毀對手。確實,心理和精神上的崩潰遠比肉體遭受的刑罰更為痛苦。

圖7:位於柏林的蓋世太保總部大樓

或許也是因為出於這種考慮,影片中武田長對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天體物理系,青島海洋學院通訊班高才生的密碼高手李寧玉,就沒有進行嚴刑拷打,而只是脫光了衣服,用醫學儀器觸摸和丈量她身上每一寸肌膚,這種心理上精神上的凌辱,對於一貫清高冷傲的李寧玉來說,遠比鞭笞、老虎凳更為殘酷。這一點和蓋世太保的心理精神拷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摩爾斯電碼

片中很多情報的傳遞是通過摩爾斯電碼(Morse code),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Alfred Vail)1835年發明,當時他正在協助薩繆爾·摩爾斯(Samuel Morse)進行摩爾斯電報機的研究。艾爾菲德·維爾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點、劃和中間的停頓,可以讓每個字元和標點符號彼此獨立地發送出去。他和摩爾斯達成一致,把這種標識不同符號的方案放到摩爾斯的電報機專利中。這就是摩爾斯電碼,世界上第一條電報就是通過摩爾斯電碼來發送的。

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現代只使用0和1兩種狀態的二進位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點、劃、每個字元間短的停頓(在點和劃之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這種摩爾斯電碼叫美式摩爾斯電碼,而今天所使用的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去掉了停頓只使用點和劃的國際摩爾斯電碼。

圖8:莫爾斯電碼表

這種代碼可以用一種音調平穩時斷時續的無線電信號來傳送,也可以是一種機械的或視覺的信號(比如敲擊或閃光)。而在所有的摩爾斯電碼中,SOS無疑是最著名的了。例如在70年代英國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Death on the Nile)中,大偵探赫爾克里·波洛的盥洗室里被放進了眼鏡蛇,波洛發現眼睛蛇後,他知道眼睛蛇視力很差,是根據物體的移動確定位置發動攻擊,便立即靜止不動,用手在牆上敲出三短三長三短的SOS求救信號——這個三短三長三短就表示SOS,標準的摩爾斯電碼——隔壁的海軍上校雷斯聽到後馬上趕來過救了波洛。

1912年4月,英國最著名的豪華郵輪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在首航中撞上冰山,泰坦尼克號在遇險後就曾發出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儘管早在1906年的第二屆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上已經提出了緊急遇難信號SOS,1908年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正式將SOS確定為國際通用海難求救信號。但就是在泰坦尼克號遇難的1912年,國際上更多使用的還是老式的CQD遇難信號。當時在大西洋上很多船隻都收到了泰坦尼克號發出的SOS和CQD信號,但離泰坦尼克號最近的加利福尼亞人號收發報員卻恰在這時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機。正是從泰坦尼克號悲劇之後,SOS遇難信號才逐漸為國際社會認可,收到這個信號,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有義務前往救助。

之所以會以SOS為國際通用的緊急遇難呼救信號,其實沒有太多的說法,這三個字母組合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因為SOS的摩爾斯電碼三短三長三短,是發報方最容易發出,接報方最容易辨識的電碼,最為簡單明了而已。

摩爾斯電碼在海事通訊中被作為國際標準一直使用到1999年。直到今天,國際摩爾斯電碼仍然在被使用,雖然幾乎已經完全成為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專利。

破綻百出

《風聲》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但是這個故事曾經被柳雲龍改編成電視劇《暗算》的第三部。而相比《暗算》,《風聲》的眾人同處一室所引發的懸疑迷局,顯然要稍遜一籌。

一語概之,這部影片就是一場破綻百出的電影版殺人遊戲,想來編劇或導演肯定是痴狂的殺人遊戲迷,拋開所謂的歷史背景,參與這場遊戲的人就是:兩個殺手(吳志國、顧曉夢)、三個平民(金生火、李寧玉、白小年)和兩個警察(武田、王處長),輪流發言、互斗心機。每個曾經玩過殺人遊戲的朋友肯定都能感覺到這種類似的氣氛。但是在這樣苦心營造的局中,除了嚴刑逼供還是嚴刑逼供,根本就沒有什麼更好的解謎思路,實在有些浪費了。

而為了能有這麼幾個人同處一室的情況,情節設計實在是不顧一切的破綻百出了。

首先,第一個女殺手受傷被捕後,在嚴刑逼供下招出了聯繫方法,而且她居然還會看到貼秘密指令的人,這種幾率簡直就是萬中難有一的。

第二,女殺手一被捕,按照地下鬥爭的慣例,凡是她所知道的聯繫方法絕對要在第一時間裡改變。如果還是照舊聯繫,那麼只能說明「老槍」的鬥爭經驗實在淺薄,就這種經驗水平,真不知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腦袋怎麼還能留在脖子上?

圖9:影片《風聲》劇照

第三,對貼秘密指令的瘸子處置是明顯失當的。對此唯一的解釋就是放長線釣大魚,但有這種想法的人根本不了解當時殘酷的地下鬥爭。日軍不在鬧市抓人是對的,那會打草驚蛇。以日本憲兵和76號的通常做法,是等他回家後,執行秘密逮捕,然後嚴刑審訊,一般來說三小時之內就見分曉,從他嘴裡撬出誰給他的情報,如何給的情報。要知道瘸子的上線是「老鬼」,還不是「老槍」,而「老槍」才是整個組織的核心和關鍵。要從瘸子到「老鬼」,再到「老槍」,整個過程中有太多環節,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那麼大魚就會跑掉,你這根長線放著還有什麼用呢?再退一步說,就算是放長線釣大魚,那至少也應該對瘸子進行嚴密的監控,但在片子里絲毫沒有見到。甚至後來瘸子還能作為收泔水的下人到裘庄,難道堂堂的汪偽「剿匪」司令部居然連下人都不夠數,一個人還要身兼遠隔數里——汽車要開上一會——的兩個地方的下人,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第四,「老鬼」失蹤——被軟禁在裘庄,如果「老槍」夠精明的——按照片中之前的介紹,應該是夠精明——就會立即感覺到異樣,即使不取消行動,至少也會對行動進行更嚴謹的核實。如果「老槍」連這點智商都沒有,早就成了日本人的刀下鬼了。

第五,張涵予所扮演的「老槍」是在送到醫院後用唱空城計的辦法送出情報,他怎麼知道日本人會把他送到哪家醫院,難道「老槍」在每家醫院都有自己人,而且這自己人還都得知道空城計唱腔里的奧秘。要是空城計的奧秘這麼多人知道,那就不是秘密了。在麥家的原著里,「老鬼」是通過給自己孩子留下的畫送出情報的,是利用畫面上長長短短的小草,代表了摩爾斯電碼的點和劃,形成電文。這才是比較合情合理。

第六,如果我是武田,根本不會在行動開始前從裘庄放走任何人或東西,要治傷,派醫生來。所有東西包括屍體全部扣留到行動開始後再送出去。做到這點,看你還能送情報出去?!如果武田連這點最起碼的都做不到,還怎麼混到特務機關長?

圖10:影片《風聲》劇照

而最根本的一點,既然片中對五個人的審訊主要是酷刑,而不是推理,那麼何必那麼大費周章,只把五個人分別關進審訊室,每人一頓酷刑伺候,不就可以了嗎?

片子最後,「老槍」親手殺掉武田,也不符合當時的情況,作為一個暗殺組織的領導,怎麼可能親自出馬去殺一個已經被調回本土對抗日事業再無威脅的日軍軍官?

而片中幾次出現了演唱德軍的《裝甲兵之歌》,更是讓我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實在不知道編導想通過《裝甲兵之歌》來表現什麼?記得有戲劇家說過,高明的編劇,每一個出現的不起眼的小道具,都要在後來的情節發展中發揮作用,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學所說的「草蛇灰線 伏延千里」,一種最為經典的表現手法。而幾次出現的《裝甲兵之歌》,在後來的情節發展中卻毫無作用,這樣的安排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倒是這部片子讓我一直難以解答的懸疑。

一部好的推理驚悚影片,是要通過影片所精心營造的緊張氣氛和懸疑情節,吸引住觀眾,如果僅僅用酷刑和血腥作為賣點,就淪為平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眼看影視 的精彩文章:

現在還知道鐵臂阿童木的,就暴露了年齡

TAG:大眼看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