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反煙第一人」來開封「搶」煙:堅信天下無煙一定會到來

「中國反煙第一人」來開封「搶」煙:堅信天下無煙一定會到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聯勝 文圖

核心提示 近日,被稱為"中國反煙第一人"的張躍出現在開封街頭,這是他第二次來開封禁煙,4月2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開封火車站跟隨他一起,宣傳吸煙有害,倡導健康生活。

這是第二次來開封反煙

4月21日,記者在開封火車站見到了張躍老師,只見他後背一個大包,前背一個小包,不時地走到在火車站廣場吸煙的煙民面前,發放宣傳材料。"18號我就來開封了,準備在開封呆三四天。這些材料都是我自己印的,每到一個城市,我就會跟所在城市的衛生局和民政局聯繫,他們會幫我印一些宣傳材料,也會解決小部分經費,這也是我職業反煙20年能堅持下來的原因,如果沒飯吃了,還怎麼繼續這項公益活動。"

開封火車站廣場的上空瀰漫著一股子濃濃的煙味,讓人非常地不舒服。"嚴格地說吸煙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社會現象,以前大家總認為吸煙是我自己的事,不用別人管。但你吸煙的同時,別人要吸你的二手煙,防礙的是大家的健康。"反煙近20年的張躍老師,這是第二次來到開封,跟第一次相比,張老師告訴記者,煙民並沒有少多少,而且年輕的煙民也沒有見少,90後、00後也有不少吸煙的。但年輕人好溝通,你勸導他們戒煙,他們會答應。"應該是煙齡少的原因,像一些年老的,中年的,就不太好戒煙。吸了半輩子一輩子了,戒起來就難一些。在我勸煙的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都非常配合,因為他們知道你是為他好,也有極少部分不配合的,不配合的我就讓他看材料,給他講一些健康知識。"

煙民遍地,有的不理不睬有的很支持

"師傅,吸煙有害健康,不吸了,行嗎?"張躍老師看到迎面走來一個年輕的煙民,就上前攔著他,對他進行反煙宣傳。年輕的煙民笑了,很自覺地把煙遞到張老師手中。張躍掐滅後,特地跑到垃圾筒處,將煙丟進垃圾筒。

"拿掉他手中或嘴裡的煙只是一個手段,主要是為了讓他明白吸煙有害健康。"張躍解釋說。而"搶煙"也是有策略的,不能硬搶,否則不僅無法達到宣傳"反煙"的目的,還有可能引起糾紛,得不償失。另外,老人和正在接電話的人不能"搶",因為怕他們受到驚嚇。遇到不理不睬的,張躍老師會採用把宣傳材料送到他手中,並耐心勸導的方式,以說服為主。

據悉,早在1990年,張躍就開始關注"反煙",他先後幫助12位親人戒煙。1999年,《中國保健》雜誌的報道將他定義為中國"反煙"第一人。這篇報道堅定了他"反煙"的決心,隨後便開始了全國巡迴"反煙"行動。

"反煙是我的使命,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我不惜犧牲我的一切。"張躍已經把"反煙"當成工作,這份工作沒有收入,但他不會放棄。他計划走遍全國658個城市,只要"有飯吃、有車坐",他就會一直將"反煙"這件事進行到底。目前,他已經走遍了全國572個城市。

煙其實就是一種垃圾

在火車站廣場等車正在吸煙的王師傅,聽了張躍老師的宣傳,不僅把正吸的煙交給了張老師,還把自己手裡剩下的煙全部交了出去。"他也是為我好,吸了大半輩子煙了,戒起來確實難。他的這種禁煙的方式,我能理解,能接受。吸煙確實不好,還花錢,還傷身。我是準備出去打工的,以後堅決把煙戒掉。"王師傅告訴記者。

正蹲在廣場台階上吸煙的李師傅被張躍老師把煙搶走後,笑了。"這種方式我也能接受,我吸煙時間不長,能戒掉。"他還向張老師要了反煙的材料來看。

"隨著政府禁煙的政策和決心越來越大,封閉的公共場所已經少見吸煙的人了,像銀行,醫院,商場等,幾乎沒有人吸煙,但是開放的公共場地還是有很多人吸煙。公園和火車站廣場最多,我是河南省新安縣人,當過農村小學老師、自由職業者。小時候,家裡條件比較艱苦,母親做飯時,我經常幫忙燒火。在經歷過煙熏的過程後,就萌生了反煙的想法。後來,走上職業反煙的道路。"張躍老師告訴記者,"煙其實就是一種垃圾,長期吸煙的人,身上多少都會有一股煙味,很影響一個人的風度。關於煙的危害,燃燒會產生灰和煙,其實這兩樣都是垃圾,這就是我對煙的最簡單定義,既然是垃圾,大家就不該再碰了。而且反煙是一項公益事業,如果是一件不好的事,怎麼會有人支持!我反煙的資金大都是支持者資助的,我把幫助過我的每一個人都記了下來,謝謝他們。從幾十元到千元,20年來所有的資金都用到了反煙行動中。今天下午,我就會離開開封了,去其他城市,繼續宣傳反煙。我堅信,天下無煙一定會來到。"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薛貝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報 的精彩文章:

看術前術後表情,了解面肌痙攣手術「神奇」
商丘一女子不慎落水 眾人合力將其救起

TAG: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