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詭笑,孤有七次想殺你,仲達僅承認六次,為何死活不認第七次

曹操詭笑,孤有七次想殺你,仲達僅承認六次,為何死活不認第七次

原標題:曹操詭笑,孤有七次想殺你,仲達僅承認六次,為何死活不認第七次



司馬懿老謀深算,歷經魏國四代君王,從約旦平展露頭腳,拒絕曹操徵招,步入儲位之爭,最後輔助曹丕登基稱帝。這一步步如此的驚險,如此的有驚無險,貌似天意佑護,曹操看出他有鷹視狼顧之相,不甘久居人臣,卻一次次饒恕於他。曹操為了自己的政權,斬殺無數漢室老臣,知名謀士,軍前大將,為何獨放過司馬懿呢?

曹操南征失利後,多次南征徒勞無果,但是自己一意孤行,如此攜軍回去必然被漢室老臣譏諷,曹操此時籌措不定,便無意間把「雞肋」當作軍中口號。楊修自作聰明擾亂軍心,被曹操斬殺祭旗,司馬懿出策聯吳抗劉。



司馬懿回來面見曹操時,曹操一臉的詭笑,這樣的一位小人,沒有什麼職位,單刀匹馬出使東吳,竟然和東吳達成了協議,陸遜也願意出兵夾擊關羽。此時的曹操不是開心,是懼怕和惶恐。曹操對司馬懿說,剛才孤做了個夢,三馬同槽,讓孤很是驚恐,不知何意?司馬懿聽到後,一直拒絕解夢,又說這是周易經理並不擅長,曹操此時看著司馬懿說:「你知道孤有幾次想殺你嗎?」司馬懿立馬磕頭求饒,然後看抹不過去了,就思索一下,大概有六次想殺我。曹操搖了搖頭,不是六次是七次。


第一次:漢獻帝利用國丈董承密發衣帶詔,當時很多漢室老臣紛紛聯名討伐曹操,荀彧也在衣帶詔的人選中,但是他沒有簽字,因為他知道這是失敗的討伐。最後衣帶詔事件泄漏,曹操布局斬殺漢臣,許多大臣紛紛慘死,河內司馬氏和弘農世家楊氏家族也牽扯其中,以司馬防和楊彪為首。楊修為了救父陷害司馬防,司馬懿利用苦肉計引誘楊修,最後楊修敗漏,也破壞了曹操打壓漢臣的計劃,這是曹操首次要殺司馬懿。此時曹操正在招攬人心,推行唯才是舉,為了接納賢士的投靠,他放過了少年司馬懿。



第二次:曹操想徵招司馬懿為己用,也為了給天下人看,他是愛才之人。司馬懿不想成為交易品,利用糧車壓斷雙腿成功推脫。曹操此時是驚訝,孤只是認可你的才能,你竟然如此大費周章,不是小題大做,而是他看懂了我的棋局。曹操想殺他,因為郭嘉此時尚在,郭嘉自視聰明過人,想利用時間慢慢收服他。



第三次:公元207年軍師祭酒郭嘉病危柳城,當時曹操剛剛統一北方,在征戰烏丸的路上,曹操快馬加鞭來到郭嘉處,曹操看到郭嘉如此虛弱,而且病入膏肓很是痛心。曹操一直倚重郭嘉而且打算託付後事的,郭嘉竟然突然病逝。郭嘉臨終遺言要嚴格控制司馬懿,如果能用則防之,如果不能聽從安排,必須殺之。曹操找個機會面見司馬懿,看出司馬懿的確有鷹視狼顧之相,本欲殺之,但是曹丕信任他,而且也得到他的扶持,曹操故而未殺。


第四次:曹沖幼年病逝,作為老師的徐庶悲憤至極,他早年揚言不給曹操出一計一謀,所以只得做做老師教育孩子。徐庶未經曹操同意私自逃走,校事府汲布追趕至前,因為徐母的求饒,最後汲布放了他們。曹操大怒要捉拿汲布,曹丕為了收買人心,而且保住校事府的任職,自己私立仁義木,最後人心所向,曹丕不僅贏了老臣的讚譽,而且盡得民心,曹操無奈只得放了汲布,曹丕也保全職務。此計正是司馬懿所出,曹操雖氣想殺他,但是顧忌民心所向,司馬懿逃得一死。



第五次:在立儲方面,當時荀彧為了保全漢室,自殺謝罪。穎川崔氏代表崔琰和荀彧合謀算計,利用假書信陷害了曹植,讓曹植無緣諸位之爭,這個不是關鍵,關鍵是司馬懿把這個案子挑出來的,讓曹操無法收場,最後只得罷免曹植。對於曹操來說是權威的挑戰,是黨爭的惡習,是大漢臣子的盡忠。曹操本要斬殺司馬懿,但是為了此事已經死了荀彧、崔琰等人,如果再行殺戮恐有變數,所以司馬懿再次逃生。


第六次:司馬懿聯吳抗劉大計實施,曹操對待此計懷疑,司馬懿以赤壁之戰為例,惹怒曹操,曹操本要殺之,但是此時的進退兩難,司馬懿之計最為妥當,他還需要他出使東吳呢。司馬懿出使東吳順利,最後關羽被兩面夾擊,荊州丟失,敗走麥城,關羽被斬殺,主要是司馬懿之功勞。



第七次大家肯定都知道,就是曹操夢到三馬同槽,讓司馬懿解答。曹操內心深處也許知道三馬同槽的含義,但是大魏已經離不開司馬懿,曹丕也離不開司馬懿,當今宗親專權,需要這些仕族子弟去平衡,不然曹丕很難控制這個局面。


曹操考慮的很遠,他的託孤不是像劉備一夜之談,也不像孫策臨時安排,更不像孫權晚年昏庸無能造成立儲紛爭,他是一步一步的安排,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曹丕也得到了鍛煉和培養,曹操是一位梟雄,他也是一位合格的君王,更是一位好的父親。



司馬懿不承認第七次是對的,三馬同槽之意他必懂,此時曹操病入膏肓,已經活不久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曹操一樣是老來童,充滿了愛心和童真,不承認也是安撫曹操,讓曹操不要太多的顧忌,也是表達自己笨,沒有曹操想的那麼聰明。司馬懿處處示弱,明哲保身的本領不輸賈詡。賈詡是全部拒絕交往,只保留曹操一人;司馬懿魚龍混雜,什麼事都有他的身影,處處占理,卻不能讓人抓住把柄,何等的聰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游史語 的精彩文章:

他因司馬懿而崛起,卻因司馬昭疑心而慘死,姜維最怕遇到他
曹操一生不敢做的事情,為何曹丕剛即位便忙著籌劃,司馬懿太可恨

TAG:游游史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