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何成為一名航天員,「過五關斬六將」還不夠!

如何成為一名航天員,「過五關斬六將」還不夠!

今天

2018年4月24日

我們迎來了第三個「中國航天日」

歷史永遠會記住這一天

1970年4月24日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

當「東方紅」的音樂在太空響起

中國人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序幕開啟

東方紅

 激揚的革命歌曲

東方紅合唱隊 

00:00/04:01

2003年10月15日,

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往返

從此,中國人叩開了太空的大門

楊利偉在太空飛行過程中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國旗

2007年10月24日

中國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準確入軌

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

48年來,中國已成功發射了200多顆衛星、11艘飛船和1個空間實驗室。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太空行走,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如今,中國開始邁向空間站時代,觸角伸向更遠的星際。

航天員翟志剛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揮舞國旗

在「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4月23日,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分初選、複選、定選3個階段。航天員類別方面,既包括航天員駕駛員,又包括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選拔範圍方面,既從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又從航空航天工程技術和科研人員中選拔。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共計選拔約17-18人,完成訓練後將參加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

延伸閱讀

那麼,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接受哪些考驗呢?今天小編就為你梳理,來看看吧~

千挑萬選,百鍊成鋼

我國預備航天員的基本條件是:具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厘米,體重55-70公斤,年齡25-35歲,殲擊機、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大專以上水平,飛行成績優良,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3年體檢均為甲類。

除此之外,還要求五官端正,語言清晰,無嚴重地方口音,無葯癮,不偏食,易入睡等等。甚至連痤瘡、腋臭、睡覺打呼嚕這些似乎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也需考慮。

飛行員已是人中精英,戰鬥機飛行員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說飛行員是「千里挑一」,航天員無疑是「萬里挑一」。但這第一輪「萬里挑一」選出的僅僅是預備航天員。就像飛行學員不是飛行員一樣,預備航天員離航天員還差很遠。

在預備航天員期間不能執行正式的飛行任務。只有通過再選拔、再訓練才能成為執行飛行任務的真正航天員。

經歷「魔鬼」訓練,歷經58關終成航天員

要想執行任務真正飛往太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從入選航天員大隊到成為正式的航天員,大約需要5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要經歷「魔鬼」訓練。全體航天員一次又一次反覆攻關、一次又一次挑戰生理和心理的極限,訓練強度、難度和力度一般人難以承受。

從基礎理論訓練階段、航天專業技術訓練階段到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階段,所有航天員要接受58個專業的訓練,被稱為上天的 「58個階梯」。僅是理論學習,就包含了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高等數學、天文學和英語等30多門課程。

除了理論學習,其他訓練內容包括:體質鍛煉、心理訓練、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訓練、生存訓練和航天器技術訓練、航天醫學工程技術訓練、空間科學及應用知識和技術訓練、生存訓練以及綜合訓練等。

就拿增強航天員前庭功能的轉椅訓練來說,這個訓練要求航天員能夠在高速轉椅上連續旋轉15分鐘,其間,還要不斷增加頭部運動的刺激,一般人連1分鐘也承受不了。前庭功能是人固有的功能,有天生的基礎。轉椅訓練對身體是有後效應的,那種對身體的刺激感會持續一天,讓人吃不好休息不好。所以每次連續幾天的轉椅訓練結束,航天員都會變瘦。

大多數航天員公認為最痛苦的訓練內容是離心機訓練。火箭托舉著「神舟」飛船在發射升空時,為了獲得克服地心引力的速度,火箭將有一個強大的向上加速度,這時航天員所面對的就是巨大的地心引力,強烈的超重感。

離心機訓練是提高航天員抗過載能力的項目,通過機械臂高速旋轉,讓航天員的身體適應加速度帶來的超荷載,坐在高速旋轉的座椅上,相當於8倍自身重量的力壓在身體上。臉會被拉變形,口水都咽不下去,呼吸不暢通。坐在座艙里的航天員不僅要練習各種抗負荷動作,還要判斷信號,回答提問。每次的離心機訓練對於航天員來說如同煎熬。雖然在訓練過程中,航天員的手邊都有一個紅色「停止」按鍵,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結束煎熬,但在一次次挑戰生理極限的訓練中,沒有一名航天員按下紅色「停止」按鍵而放棄訓練。

黃圈處就是紅色「停止」按鍵,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結束煎熬,但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名航天員按下

載人航天是一項高風險性的工作,從發射到返回,各個環節都可能出現故障,從而對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例如,當載人航天器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需要緊急返回時,航天員就很難降落到原定的著陸場,而可能飄落於各種難以預料的惡劣地點,在救援人員到達之前,航天員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生存下來,因此,航天員必須掌握各種惡劣自然條件下的生存技能。

2017年8月,中國航天員中心在山東煙台某海域圓滿完成了海上救生訓練任務

航天員們進行了叢林、水庫、海上、沙漠、等各種地形和氣象條件下的救生技能訓練

在這裡,還必須提一個裝置,航天員中心的航天飛行訓練模擬器。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飛行前,駕駛飛船的航天員需要熟練掌握操作飛船的技能。由於載人飛船飛行環境的特殊,因此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為確保飛船飛行的萬無一失,真實飛船發射之前需要在地面進行多方測試,不可能讓航天員在實際飛船中進行訓練。所以通常在地面環境下,採用模擬手段訓練航天員。航天飛行訓練模擬器,就是訓練航天員駕駛飛船的重要地面設備之一。在航天員進行的所有訓練中,利用模擬器進行綜合任務訓練要佔40%的時間。

航天員在航天飛行訓練模擬器里進行人船聯合演練

你也許會問,可以接受如此超負荷訓練,他們是不是有特殊法寶?可以告訴大家的是,真的沒有什麼法寶,只能通過刻苦訓練!

回望歷史足跡,追夢的步履鏗鏘

不忘前行初心,夢想的天空蔚藍

跨越半個世紀

航天夢從未像今天一樣

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也從未像今天一樣

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2018年3月30日,中國「一箭雙星」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

空間站建設、載人探月、火星探測……

中國航天的時間表正在加速

未來,征途依舊漫漫

未來,腳步更大更遠!

4月24日

中國航天日

致敬,中國航天人

祝福你,中國航天

文章資料綜合自中國新聞、央視新聞、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今日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自稱「兩腳踏中西文化」的林語堂,他筆下的中國味,全是英文!
新一輪機構改革——「四大亮點」尋求關鍵突破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