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剃頭匠劉老三

剃頭匠劉老三

劉雙在家排行老三,長得瘦小精神,人們都叫他劉老三。他爸就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給人剃頭的剃頭匠。幹了大半輩子,手藝精湛,在方圓幾十里都有名氣,可以說粉絲眾多。有好多老人的頭,一輩子都是他給剃的,連臨死時整理遺容都是他給弄的。他爸老了,大點的兩個兒子不喜歡剃頭這個行當,而劉老三卻很喜歡剃頭這個職業,從小就跟他爸到處走,忙前忙後打個下手,樂此不疲。

劉老三雖然很精明,但沒念多少書,十五六歲就和他爸走街串巷給人家剃頭。他爸也把自己的手藝悉數傳授給他,他也認真學習,很快就能上手給人們理髮了。他爸又跟了他兩年,就放手讓他單飛了。他先是到處走著給人剃了兩年頭,後來感覺這樣走著到處給人剃頭不但效率很低,收入也很難維持家用,於是他就決定租了一家店面,除了定期給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理髮外,他不在外出理髮,他的店名就叫劉家剃頭老店。他既繼承了老傳統,自己還稍微進行一些創新。客人來了,他先給洗頭,水溫掌握的很好,並進行頭部按摩,讓客人感到很舒服。理完髮,他最拿手的就是刮臉,用長長的鋒利的刮臉刀給客人刮臉,輕輕幾刀如春風拂面,客人的兩頰、脖後變得白皙潔凈,非常舒服。每次刮臉之前,他把刮臉刀在一個長長的皮子上反覆擦拭,啪啪作響,很快刀子鋒利起來,給客人颳起臉時感覺非常舒服。但這要很小心,因為刀子太鋒利,稍不小心就會刮出血,上了年紀的人都很喜歡讓他給刮臉。他還有一門絕活,就是能給自己理髮,幾十年來一直都是自己給自己理髮。他一直保持十幾年的收費標準。雖然剛開始時生意很興隆,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和老一代人的相繼去世,而且附近還新開的幾家很趕潮流的理髮店,新式的髮型層出不窮,那些新式的髮型,雖然收費很高,但大部分人尤其年輕人都很喜歡,這樣他的生意逐漸蕭條起來。他也曾想出去學習新的理髮技術,但總覺得幹了這麼多年,怎麼也過不了內心的坎,索性對付著支撐慘淡的生意。當看到別人家生意火爆,理髮的人員出出進進,大把掙鈔票時,他深深地感到了失落和不安。

多年的理髮生涯讓他的身體不是不好。但他的幾個孩子都大了,能夠掙錢養家了。其中他的二兒子做買賣掙到了大錢,就規勸他不要再幹了。可是他一天不去理髮店就感到很失落。後來他兒子給他想了一個好主意,把他的理髮店進行了裝修,擺上了幾個茶桌,人們可以以自助的形式來喝茶,只象徵性收點費。那些老人們來理髮,收費和從前一樣。這樣他的理髮店成了一個聚點,一些老朋友經常來到這裡聚會,一邊享受他的理髮手藝,一邊喝茶,人氣很旺盛。後來他還收了一個徒弟,雖然不是很靈活,但很老實,一心一意跟著他學老一套的理髮手藝。有時候他不願意動彈了,就讓徒弟代替他給客人理髮。後來茶館的生意紅火起來,劉老三又找到了從前的感覺。

劉老三去世了,最後一代剃頭匠也消失了。剃頭店都轉變成了今天的理髮店,據說他臨去世時用了很長時間給自己剃了一個自己今生最滿意的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過期葯別扔 可以當花肥
習主席的「人民觀」折射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底色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