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錯誤的放養,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錯誤的放養,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現在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應該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因此對孩子進行「放養」,讓孩子釋放自己的天性,覺得這樣能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殊不知,這樣做,其實是「毀掉」一個孩子的開始。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

這段話說明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對孩子進行管理,那麼他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反之,如果放任孩子的發展,那就會毀掉一個孩子。

1

「放養」是一種態度。

有的家長覺得「放養」就是說讓孩子跑出去,不把孩子拴在家裡。

這樣想是不對的,很多時候「放養」指的是家長的一種態度,存在孩子長大就會改正的「心理僥倖」。

我相信每個孩子小的時候或多或少都做過一些「殘忍」的事。

用火燒螞蟻,用針扎蜻蜓,把螳螂的腿折掉……

錯誤的放養,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但是後來長大了,大部分孩子都不會這樣做了,不會故意去弄死小動物,為什麼呢?

因為後天的教育,我們知道動物也是有生命的,也知道「恃強凌弱」是不對的。

荀子曾經提出「化性起偽」的觀點。認為人性的放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惡果,所以必須對它進行改造,即「化性起偽」。

「偽」,指後天的人為作用。教育或者說學習聖人,就是為了改造人類的惡性而產生的。

有的家長不覺得孩子弄死小動物是「惡」的表現,放縱孩子的行為,最後很容易造成更大的「惡」。

曾經有一位家長在網上反映說,她的孩子存在一種「怪癖」,總喜歡虐待家裡的小動物,不是把小狗的腿打斷了就是把小貓的毛燒著了,而且以此為樂。她非常擔心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性格兇殘,可是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

要我說,孩子這些行為都是家長慣的,虐待一次小動物你不去批評教育她,而且冷眼旁觀,一味放縱孩子的行為,她當然會更加肆無忌憚了。

孩子就覺得虐待小動物的行為是得到默認的,然後她會變本加厲,殘暴的程度甚至會超過家長的想像。

在小學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處於客觀化時期,是獲得社會自我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犯錯是最容易糾正的,當他做出某種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時,如果家長不加以制止、管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所以就忽略了孩子的不正確行為。

可以說,不批評、不管教,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加以糾正,就是一种放養。

2

被「放養」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昨天我回老家參加一個親戚的婚禮。

婚禮的整個氛圍很好,大家都在為這對新人祝福。

新人敬酒的時候卻發生了不和諧的一幕。

一個小女孩一把把新娘胸前的花拽了下來,由於那朵花是縫在衣服上的,拽下來的時候順帶著連新娘胸前的衣服也往下掉。

新郎趕緊把自己的西裝外套脫下來給新娘披上。

周圍的人紛紛指責這個小姑娘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啊?一點禮貌也沒有,你媽呢?沒有人管管嗎?」

小姑娘的媽媽立馬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孩子說:「哎呀多大點事呀,又沒有出多大事!」

新娘幾次想要爭辯,都被小姑娘媽媽的話堵了回去。

「哎呀,你一個大人,怎麼能和孩子計較呢?」

「我們家孩子又不是故意的,誰讓你的衣服不結實呢?」

「再說,你怎麼不管好自己啊,你把衣服弄結實點不就行咯」

小姑娘絲毫不覺得自己惹了多大的麻煩,聽了媽媽的話更是用挑釁的目光看著大家。

本來沒有多大的事,讓小姑娘道個歉這事就翻篇了,結果對方的態度把新郎惹毛了。

新郎直接對小姑娘說,真是醜人多作怪!

聽了新郎的狠話,小姑娘就當場嚎啕大哭,她媽媽罵罵咧咧地帶著孩子走了。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你教他懂禮貌,他就會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

你不教他,還不斷助長他的囂張氣焰,這個社會會用拳頭告訴他「禮貌」兩個字應該怎麼寫。

3

放養的代價。

鮑姆寧曾根據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與兒童的交往、父母的教養水平等四個指標,將父母的教養行為分成專制型、放縱型、民主型三種方式。

鮑姆寧研究了不同教養方式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在三種教養方式中,放縱型教養方式下的兒童是最不成熟的,多表現為隨意破壞社會規則、任性、目無法紀等。

放縱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任孩子隨心所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時處於失控狀態。

周末帶侄子去公園玩碰碰車的時候,遇見了一件現在想起來仍然覺得心驚肉跳的事。

玩碰碰車的孩子都是和家長坐一輛車,也都是老老實實的不敢亂動,生怕被撞飛。

場地里有一個小男孩特別大膽,他從車裡站起來,還做各種搞怪的動作。

錯誤的放養,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管理員看見了,立馬用喇叭喊:「穿黑衣服的小男孩不要在車上做動作了,立馬停下,繫上安全帶!」

但是這個男孩還是不聽,依舊重複自己的動作,還對場地外的媽媽喊:「看我,看我,看我膽子大不大!」

這個孩子這麼大膽,其他的孩子都紛紛扭頭去看他。這下,小文就覺得更得意了。

家長生怕撞到小文要承擔責任,都離他遠遠。

結果還有一個年齡稍大孩子,自己乘坐一輛碰碰車,看見小文這麼「出風頭」,不知怎麼想的,就朝小文撞過去。

結果「啊」的一聲,小文被大孩子從碰碰車裡撞出來了。

周圍的人都停下去看著倒地的小文,小文的媽媽嚇得趕緊過來,還好小文似乎並沒有受傷,就是膝蓋上擦破了點皮。

回家的路上,嫂子一直在教育侄子說,以後不管幹啥,都不能像那個小文一樣不守規矩,不然吃苦頭的就是自己。

新聞上經常報道一些孩子因為不遵守規則而導致受傷、甚至死亡。

放養孩子,讓孩子不遵守規則,最後毀掉的還是孩子自己。

擇學堂微信平台(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台。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