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路個人信息何時能結束「裸奔」?

網路個人信息何時能結束「裸奔」?

面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個人信息泄露、電信網路詐騙等成為民眾生活中的一個「痛點」

用手機購物,點外賣,付款似乎已經成為廣大網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不過,在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網民個人信息泄露也成為隱形的「地雷」。「請問是xxx嗎,炒股了解一下?」、「請問是xxx嗎,貸款了解一下?」相信大部分擁有手機的用戶都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更有甚者,一個上午甚至會接到近十幾個推銷騷擾電話,儘管手機裡面下載了防止廣告推銷的騰訊手機管家等軟體,但仍防不住「漏網之魚」,有用戶表示,由於騷擾電話太多,實在是太煩,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為此迫不得已把手機設置為不接聽任何陌生來電。

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市場,網民規模達7.72億人,普及率達到55.8%;2018年,預計有16億人至少在網上購物一次,占所有互聯網用戶的50%以上。

而正是由於中國網民眾多,用戶每一次網上的行為都被記錄下來,特別是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電話、姓名和具體住址的信息,也被毫無保留地曝光在網路上,而正是這些用戶的具體信息,讓另一張不能見光的隱形生意開始展開。

據了解,一些外賣平台的客戶詳細信息,在某些網站上以每萬條7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兜售,換句話說,你只要在外賣平台上下一次單,你的個人詳細信息就可能在上述被售賣的名單之中,之後,你的微信中可能開始出現莫名其妙的人要加你,開始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銷保險的電話,甚至還會根據你的購買記錄信息,來進行詐騙。

個人信息沒有被有效保護,販賣泛濫,究其原因第一是平台方沒有保護好用戶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安全法》變得尤其重要,上述法規也要求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事實上,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早已引起重視。例如快遞物流行業,有不少快遞公司開始採取用無紙化面單的形式,郵寄過程中快遞員看不到郵寄雙方信息。不過,目前來看,要想徹底結束網路個人信息「裸奔」的情況,仍任重道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市公司互聯網頭條 的精彩文章:

移動辦公文檔 從此有了江湖

TAG:上市公司互聯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