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夏必補這「五味」!

春夏必補這「五味」!

春季生機蓬勃,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然而春雨綿綿,氣候很不穩定,除了要做好全身調節外,飲食調養也特別重要。明代名醫李時珍主張春季食物 「雜合而食」的原則,巧配五味對身體很有好處。

春夏必補這「五味」!

甜味補脾

肝屬木,脾屬土,土木相剋,春天肝旺會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化解的方法是多吃些甜味的飲食,補充人的脾胃之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氣血的源頭,只有脾胃旺了,才能延年益壽。因此,要多吃甜味食物,如大棗、山藥、桂圓、地瓜、南瓜、柿餅和草莓等。

春夏必補這「五味」!

吃酸養肝

按照中醫五行的觀點,肝屬木,與春相應,肝氣在春天最旺。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因此春天要重在養肝。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因此要適量吃一些酸性食物。常見的酸味水果有酸棗、梅子、檸檬、菠蘿等,都可適當吃一些。

春夏必補這「五味」!

溫補陽氣

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以使人體免受外界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皇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抵禦疾病的能力增強。養陽的食物大多性溫,有牛肉、羊肉、姜、蔥、土豆、韭菜、紅茶等,這些食物不用一次吃很多,每天搭配吃一些就可以。

春夏必補這「五味」!

味淡滋陰

冬季人們習慣於進補,膏粱厚味進食較多。春天裡,這種習慣應向清淡的方向轉變,多食蔬菜是春天的養生要訣。人們經過冬季之後,不少人會出現維生素、無機鹽或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常發口角炎、口腔炎等,多吃蔬菜可以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春天的韭菜是最鮮嫩的,菠菜能養血滋陰也非常受歡迎。

春夏必補這「五味」!

野味解毒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產的季節,在春天野菜當令的季節多吃一點,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薺菜是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其維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高2.5倍以上,維生素B2含量高於雪裡紅,居蔬菜之首,可以用來做餡,也可焯水後涼拌、攤雞蛋、煲湯煮粥等。馬齒莧含有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素,還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馬齒莧可炒食、涼拌、做餡,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做好這三點 秒變春季養生高手

春夏必補這「五味」!

清淡素鮮防體熱

春天正是肝木之氣旺盛的季節,人的脾土之氣會相對受到抑制,因此,春天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達到補養脾臟之氣的目的。尤其是針對今年「君火司天」偏熱的氣候特點,要以防體內積熱為主,飲食上一定要清淡素雅。品種要「素」,不要大魚大肉,菜品要「鮮」,可以適當選吃時令菜,如薺菜、芹菜、萵筍等。對蛋白的補充可以通過豆腐、豆芽等植物蛋白來替代。

另外,春天少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內火過盛的人盡量避開羊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等大辛大熱食品。

清肝明目喝「菊杞茶」

春季很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目赤火熱的癥狀。這是因為春天肝氣上升,肝主眼,很容易肝火旺。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飲料,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菊花疏風清熱、平肝明目。二者結合,可謂是清肝明目的最佳搭檔了。

春夏必補這「五味」!

眼睛乾澀,就該泡一杯菊杞茶,連續喝三天,基本就好了。如果想味道好一點就加點冰糖。脾胃比較寒的人,再加三顆紅棗。有便秘的癥狀,還可以配上決明子,決明子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頭昏倦怠,節葯食療

年事較高的人,在春陽之氣的催動下,容易出現精神昏倦,體熱頭昏、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等癥狀。這是因為一年冬季以來,圍爐烤火,致使熱能積蓄體內,到這個時候發揮出來造成的。

出現這些癥狀不可隨便用藥,一般只須用些消化和氣、涼膈化痰的湯劑就可以。如百合、麥冬、銀耳煮水喝,再放點陳皮,即可自然好轉。如果是腰腿酸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吃些六味地黃丸;如果因春天氣血走外大腦相對缺血而致頭昏乏力可含幾片西洋參。


來源:生命時報、健康時報,圖片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春夏必補這「五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大夫 的精彩文章:

人有五個「長壽窩」,沒事多按按好處多!
13歲女孩險截肢,竟是因為大腿疼痛!

TAG:骨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