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這樣!中國海油運用大數據干這些……

原來這樣!中國海油運用大數據干這些……

在不久前召開的

中國海油2018年科技工作會上

「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被「敲黑板、劃重點

油氣行業因

高技術、高風險、高投資等特點

而形成了較高的行業門檻

其歷史數據和細分專業數據龐雜

數字化難度較大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

目前最具熱度的前沿技術

雖已在深刻改變著世界

但其在油氣行業的應用尚屬起步階段

製圖:李晶晶

本期海精靈與您一同關注

大數據技術在傳統石油行業中的應用

看看中國海油如何開採

蘊藏在大數據中的豐厚儲量

勘探開發巧參謀

渤海石油研究院從2016年起,

建設遼東灣「互聯網+」探井資料庫,

統籌整合遼東灣勘探油區內

200多口探井的錄井、測井、測壓取樣等

9類常用信息數據,

利用互聯網平台的實時性和開放性,

實現數據資源的實時更新和共享利用。

南海東部石油管理局、海油發展

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三方

從2017年7月起

開展的「智慧鑽井技術應用示範項目」合作,

已對南海東部3年來鑽探開採

所產生的海量鑽井工程與地質數據

完成了大數據建模,

為實現鑽井過程中

精確的參數預測和有效的鑽速優化,

提供了大量極具參考價值的輔助決策信息。

製圖:李晶晶

隨著油田在各個環節實現自動化與信息化,

勘探、開發、生產、修井、煉化等

各板塊產生的大量數據,

為更大範圍大數據網路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未來藉助該網路,

在相似構造中找到類比油藏將更輕鬆,

為油田生產設備故障提供提前預警將更方便,

公司內部各類研究成果將實現共享。

製圖:李晶晶

裝備管理新引擎

作為全球第三大鑽井承包商,

中海油服鑽井事業部

從2012年開始探索

大數據在物資裝備管理方面的應用。

歷時5年,鑽井事業部搭建完成了

預算、項目、庫存、採辦、供應商

「五位一體、完整閉環」的裝備數據網路體系。

該網路由包含50萬條維保工單、1.5萬條採辦訂單、6萬條庫存信息和200萬條設備及零件編的AMOS系統,

集中2萬餘份平台設備圖紙手冊的蘭台系統,

收錄3000餘條常見鑽井設備源頭廠家信息的尋源採辦資料庫,

集合300萬字的中英雙語資料的全球裝備法律法規資料庫等多個子系統組成。

依託該大數據平台,

中海油服鑽井事業部得以實現

在全球網點實現信息共享、

對設備全生命周期的各項信息做到全掌握、

大幅減少採購的中間環節、

科學編製庫存定額、

做出更具前瞻性的預算編製方案,

以及避免掉入境外法律陷阱等一系列功能。

通過高效運用裝備數據網路體系,

中海油服鑽井事業部

在海內外共運營41艘鑽井平台/模塊鑽機,

平均庫存僅為國際同行的40%,

設備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

油氣銷售好幫手

位於廣東汕頭的海源加油站

是一個營業尚不滿一年的小油站,

卻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中國海油華南銷售旗下

業績最為耀眼的站點。

除了靠人情味兒十足的精細服務

積攢車主口碑,

站長劉曉東利用數據分析結果

主動出擊「挖掘」客戶,

也是小油站取得大成績的關鍵。

依靠加油IC卡記錄的

客戶充值時間與餘額等內部系統數據,

加油站能夠發現長時間未增加充值的客戶,

並通過努力挽回了3家工地客戶,

柴油月銷量增長約50噸。

通過對互聯網上公開的

共享型交通大數據的分析,

油站站長劉曉東又發現了

油站附近的一個公交車匯聚點,

於是主動與公交公司提出合作,

簽下一筆柴油銷售大單。

中海油銷售唐山公司

從2015年底開展「互聯網+」模式試點,

啟用一種基於互聯網信息系統,

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

提高油氣銷售效率、優化服務質量的「智慧油站」經營模式。

一方面,車主利用多種快捷支付手段自主完成交易和發票列印,縮短加油時間;

另一方面,油站可通過數據反饋,主動對客戶類型進行區分,精確投放差異化地優惠措施,有效實現雙贏。

經歷了低油價市場環境的洗禮

以及互聯網經濟的衝擊

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

眾多能源企業尋求變革和轉型的突破口

通過有效的大數據整合

運營和研究成本能夠實現大幅降低

企業運行效率也將獲得提高

乘上此輪信息科技革命的東風

相信中國海油可持續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

未署名圖片 | 中國海油圖片網

文字&編輯 | 吳盛龍

策劃 | 徐宏 吳盛龍

監製 | 郭瑩玉 徐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油思享匯 的精彩文章:

TAG:海油思享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