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抄襲代工」還賣20多萬,小鵬汽車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抄襲代工」還賣20多萬,小鵬汽車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4月23日,造車新勢力一員的小鵬汽車旗下首款純電動緊湊型SUV就正式公布了預售價,補貼前20-28萬元,而且在4月26日開啟在線預訂,量產版會在今年的年底正式交到客戶手中。市場總避免不了競爭的,目前造車新勢力不少,從各方面來看這台量產神速的小鵬汽車G3會怎麼樣呢?大咖來侃侃。

設計平庸,模仿痕迹明顯

現在大部分車企的成功離不開「借鑒」,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所以很多新車企會借鑒別人的設計,小鵬G3也和其他電動車一樣借鑒了前輩特斯拉MODEL X的設計,其中取消了進氣隔柵和採用大尺寸中控屏就是一個既能體現電動車特殊身份和彰顯科技感的方法。同為借鑒,其他車型看上去就比較順眼,G3感覺有點彆扭,而且在試裝車階段還直接把雷克薩斯NX的外觀套上了,真的是。。。

小鵬汽車G3

特斯拉MODEL X

威馬EX5

拜騰概念車

小鵬試裝車

雷克薩斯NX

進入車內來看,G3就迎面撲來一股濃濃的特斯拉味道,除了豎直的中控大屏之外,全景式前擋風玻璃跟MODEL X如出一轍,晴天的時候還好,陽光透過玻璃靜靜撒在人的身上,十分舒適,但是如果在你上下班途中,每天都被陽光照耀著,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得消,那小小的遮陽板毫無作用,雖然在玻璃中上部做過相應的陰影梯度設計,但實際效果並不是很明顯,當太陽猛烈的時候駕駛者還是會被曬得難受,這也是之前大咖一直吐槽特斯拉的地方之一。如果反正翻車事故的話,由於上方沒有金屬車頂,對車內人員沒有造型一定的保護作用,事故後果應該是很嚴重的。

缺乏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質量成疑

在最核心的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方面它都沒有自己的技術,所以小鵬汽車採用了「借鑒」和「組裝」的方法。核心部分很多方面都是借鑒了特斯拉,然後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通過外部供應商採購回來,然後組裝它的產品。威馬則是堅持的自建工廠的模式,因為自建工廠可以自主掌控制造技術、產品質量、供應鏈等一系列關鍵點,這是代工模式所無法企及的。

對於這些造車新勢力來說,代工模式顯然是不靠譜的,就拿蔚來汽車來舉個例子,現在已經是4月底了,人們肯定也不會忘記一度信誓旦旦地宣稱將在今年4月下旬交付車輛的蔚來汽車吧?到發文為止還沒有收到車輛交付客戶的信息。

而小鵬汽車就則更讓人嘀笑皆非,據官方稱,截至目前小鵬汽車1.0量產車已經交付了超過200位員工,累計測試里程近500萬公里,並在黑龍江黑河、新疆吐魯番、青海格爾木完成了近萬小時的三高(高寒、高溫、高原)測試。也就是說第一批量產車交付給的都是自己公司的人,沒有一位是公司外的用戶,看來對自家的產品也不是很有信心吶,第一批用戶都是自己人,因為怕質量不可靠?這些所謂交付給員工的200多輛車更像是在作秀,畢竟「200多名用戶」這個數字,對於一款未量產的車來說,宣傳意義還是挺大的。而它們所說的經過N種嚴苛測試也只是口頭上宣傳,真正公開的測試數據是幾乎沒有的,口說無憑,試問哪家車企的產品在上市前沒有經過內部的嚴苛測試呢?

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小鵬汽車還將搭載自動泊車功能,這套系統目前已經並不罕見,目前在量產車上應用的自動泊車系統只是一個輔助系統,並不能實現全自動泊車,也就是說,司機還是需要根據系統提示對擋位,油門、剎車進行控制的。該功能在一些標線不清或者沒有參照物的地方形容雞肋,至於小鵬汽車將會搭載的自動泊車功能是否好用就不好說了。未來還會把加大力度研發自動駕駛,對於自動駕駛,我想也不用大咖多作介紹了,很多的事例已經告訴我們目前該技術還在萌芽狀態,量產車都還沒弄好就想得那麼遠,有理想是好的~

產能成迷,價格沒優勢

同樣年底可以提車,威馬EX5是在自家工廠生產,而小鵬G3隻能找海馬代工生產了,自己的生產基地需要到2019年底才能投產。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都還沒有拿到生產資質,算是一種「寄人籬下」的狀態,而威馬汽車則獨立完成生產製造,主動權完全不一樣,作為汽車新品牌,直接代工是不可行的,起碼得保證產能。就這一點,威馬就比小鵬有底氣。

作為汽車行業的新成員,沒有品牌支撐,那麼價格將會成為它們征戰市場最重要的「武器」。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的落地,對價格的制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這個補貼力度又與續航里程直接掛鉤,所以車輛的續航里程就成為了關鍵因素。

先來看看威馬EX5,根據不同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可達300-460公里,可以獲得最大的國家補貼力度,再加上地方補貼,單車售價已經下探至10萬元以內,作為一輛家用SUV代步的話,零油耗可以說是很有誘惑力了。再看看小鵬G3,動力方面的信息還是未知數,但官方人員表示續航路程會超過400公里,這樣的話也會會得到最大的國家補貼,加上地方補貼,也進入了十幾萬區間。不過在早前的媒體試駕會上,小鵬1.0版本(小鵬G3試用版)的官方續航里程只有320km,而小鵬2.0(小鵬G3量產版)續航里程能否如官方人員所說的超400km,還是個謎。

新能源汽車在消費者的心目中目前還處於「試水」階段,它們補貼後的售價在10-20萬這個市場容量最大的價格區間裡面,這也是消費者最有可能對新品牌願意嘗試的定價區間,它們的做法都很正確。不過同為電動車,同為汽車新品牌,同樣沒啥品牌溢價,對比看來最低配車型還是EX5比G3有價格優勢,按照消費者的心理,既然其他情況都差不多,為啥我不選一輛更好看更便宜的呢?

大咖總結:綜合那麼多方面因素來說,對小鵬汽車的前景還不怎麼看好,至少目前來說小鵬汽車並沒有給我們看到閃光點。不過話說誰來,小鵬汽車可是馬雲投資的,這個時代跟著馬爸爸走應該也不會虧了吧?拿了這麼多的資金才弄這麼一款代工量產車出來,而且這麼著急上市,不會是為了更好地圈錢吧?我們拭目以待吧,畢竟作為國產品牌,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車速評 的精彩文章:

日系車又要搞事情!這5款新車一款比一款重口味
寶駿730的勁敵!江淮7座MPV或6萬元起售

TAG:新車速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