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誰小時候還沒有過幾個中二的名字啊|漫畫篇

誰小時候還沒有過幾個中二的名字啊|漫畫篇

原標題:誰小時候還沒有過幾個中二的名字啊|漫畫篇


突然間想到這個二次元話題,覺得拿出來說說還是挺有趣的。



我1981年生人,算是個挺幸運的年份,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部早期的舶來動漫作品。從黑白電視上的《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開始,到各類動漫圖書席捲市面(那時還是「小人書」格式的漫畫),各個時代算是都有見證。剛成立公眾號時我曾經寫過一篇《我們這一代人是如何變宅的 一個80後眼中的二次元動漫編年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翻看,這裡就不多說了。


今天想討論的話題則是:這些流入國內的日本動漫作品,標題都進行過哪些「入鄉隨俗」的改動?它們為什麼要這麼改?


題目實在太大,就先從漫畫聊起吧。


《哆啦A夢》



這大概是多年來譯名風波最大的一部作品。


「哆啦A夢」這個名字在日語里非常簡單,直譯過來是銅鑼(ドラ)衛門(えもん),又萌又直觀。然而在日語圈之外的地方,想把它翻譯出一個信達雅的名字實在太難了(早期國語動畫版的「阿蒙」就是個不尷不尬的例子)。





於是,國內早期的盜版漫畫里,大多從它脖子上的鈴鐺圈入手,起名叫做「小叮噹」、「叮噹貓」……最後才定位在了「機器貓」這麼一個廣為人知的譯名上。1991年,人民美術出版社與小學館合作出版了國內第一套正版的哆啦A夢,名字就叫《機器貓》,標題字體都是日方全新設計的,全43卷,2.5元一本。這是當年質量最上乘的版本,印刷和翻譯都是。


1997年後,為了尊重藤子·F·不二雄的遺願,版權方朝日電視台開始不遺餘力地推廣「全世界只有一個ドラえもん」的統一名稱活動,「哆啦A夢」這個中文官方譯名也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一直流傳到現在。如今的孩子們,已經不知道「機器貓」是什麼意思了。


然而我自己還是最喜歡「機器貓」這個名字啊,喵。


《聖鬥士星矢》



漫畫版叫做《女神的聖鬥士》,而且「女神的」三個字還是極其粗糙地PS上去的,我至今都不明白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當年這麼做用意何在,即使是為了規避版權,也太掩耳盜鈴了。



不過,這也體現了中日兩國在起名字上的概念差別:日本人喜歡單獨凸顯靈魂人物,而中國人喜歡團隊作戰風格。這在後面還有大量的例子不勝枚舉。



順便吐槽一句,在那個廣泛喜歡用英文起名字的日漫年代,「聖鬥士星矢」這五個大寫加粗的漢字標題實在是太爺們了,難得的爺們。

《DRAGON BALL》



DRAGON BALL,直譯過來叫《龍珠》也就算了,何必加個「七」字呢。也許是按照國人起名字的習慣吧,三個字的《七龍珠》比兩個字的《龍珠》霸氣一點。



相比之下,還是曾經曇花一現的《小猴王》這版本在腦洞上更驚艷一些……



印象里《龍珠》也是當年第一部出現明顯打碼PS痕迹的漫畫,尤其是小悟空和布爾瑪在旅行初期的橋段,許多劇情被改得面目全非(特別是涉及到龜仙人的地方)。就連神龍第一次顯靈出現,實現的願望也從內褲變成了香腸……不過還好,自打進入賽亞人篇後,一切就回歸正常了。然而,海南版的翻譯到了後期越來越糟,幾乎完全不能看。



現在想感受一下無刪減原版的朋友們,可以試著收藏這套版本,封面全部重新繪製,新舊感動齊匯。


《CITY HUNTER》


明明是超酷的「城市獵人」,在當年的漫畫版里卻變成了不倫不類的《俠探寒羽良》,莫名地多了一股武俠風。主角的名字從犽羽獠變成寒羽良,讀音上也還算說得過去。



然而,整部漫畫被刪減得太可怕了,至少被刪了1/4到1/3的內容,刪掉的幾乎全部和葷笑話相關。有的地方甚至整卷整卷地被刪除,搞得許多劇情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但即使這樣,這部成人向的漫畫在當年依然引領了無數口碑熱潮,得以和《聖鬥士》與《七龍珠》並稱「路邊攤三大熱銷漫畫」,可見當時的青中年漫畫市場是多麼……饑渴。


《IQ 博士》



漫畫版直接用了主角名字《阿拉蕾》做標題,在當年算是個風險挺大的舉動。畢竟這種純原創的名字在東方語境里並不吃香,好在過硬的爆笑內容及鳥山明的名氣讓這套漫畫一炮走紅(與日本不同,國內是先出現的《七龍珠》再有的《阿拉蕾》),同時也讓國內的讀者們見識了「搞笑」這一全新的漫畫類型。



本作里同樣充滿了鳥山明標誌式的黃段子,不過搞翻譯的周穎老師比較犀利,絕大部分涉及到政策違規的地方都被她用巧妙的雙關語境一一化解開了。也因此,當年的我們得以看到了一個幾乎沒經過任何刪改塗抹的真·阿拉蕾。


《亂馬1/2》


這個名字完全不用譯,直接照搬了原版《亂馬1/2》這形象生動的標題。



只是國內最早出現的山寨亂馬不是這樣的,它叫《七笑拳》,作者寫的是鳥山明,還在封面上特別註明了「《七龍珠》姐妹篇」……講真,我覺得當年搞出這東西的應該和寫山寨金庸小說的是同一批人。



總之,後來海南版的《亂馬1/2》不得不在每一本書的封面上印明:「曾譯為七笑拳」……說實話,海南版的印刷與翻譯質量在當時都沒得挑,就是刪改得太嚴重了,書里幾乎所有女孩子半裸的畫面統統都被畫上了內衣褲,且畫功和山裡的猴子一樣水準,瞎子都能看出來是後加上去的……


《隊長翼》



和星矢一樣,明明一個用主角「翼」命名的漫畫,被改成了更團隊化的《足球小將》。不過這個譯名確實是一個經典的案例模板,從此引出了一系列同類運動題材漫畫的命名慣性,比如《籃球飛人》啊、《棒球英豪》啊……也不知算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寧夏出版社在當時開的最好的一個頭是:完全遵循日本原版漫畫同等格式以單行本形式出版,以前那種一卷五冊的詭異格式從此一去不復返了。書也是從右向左翻頁的,徹底擯棄了以往跨頁大圖左右相反的奇葩情況。


然而,開本和裝幀改良後,書的定價也提升了,那時的價格普遍是4.6元一本,對學生黨不是個小數目。猶記得新疆出版社曾趁這個機會在93年夏天搶先推出了《足球小將》卷9到卷20的內容,把定價降了2角,4.4元一本,居然引得購買者趨之若鶩。然而買完後的人才發現(包括我),這套版本《足球小將》紙質極差,簡直就是一坨發黃的廁紙,翻譯更是胡說八道,毫無可讀性,然而卻沒法退貨了……那一年,12歲的我第一次嘗到了圖便宜被山寨貨坑了的心痛。


《SLAM DUNK》



我至今還是更喜歡叫它《籃球飛人》一點,這個譯名最早源自《新畫王》里的連載,那時任誰也沒想到,這麼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籃球漫畫,居然會在整個亞洲掀起一股籃球狂潮。



那時我還在上小學,發瘋一樣向別人推薦這部作品(同時推的還有JOJO和凱普),可惜沒人搭理我,嫌連載的東西看起來麻煩。後來,等到華僑出版社推出了《籃球飛人》單行本後,已經是初中年代了。那時的我就像捧著和氏璧的卞和一樣,每次和別人介紹這個漫畫都被嘲笑,說我這麼大了居然還看小孩子的漫畫書,屢推屢敗,再後來我就不吱聲了。



進入全國大賽篇後出現的山寨版《籃球飛人》,當年無數人也中了招


直到過了好久好久,突然有天同學們一窩蜂找到我,紛紛向我借書來看。我說你們之前不說這是小孩子的東西么?怎麼突然感興趣了?他們搓著手興奮地答道:最近有個叫《灌籃高手》的動畫上映了,好像就是你之前的這個什麼《籃球飛人》。昨晚我們剛看到三井壽來籃球部打架那裡,好爽啊!快告訴我們後來怎麼了!

太深奧了,籃球。


以上,細數起來還有好多好多,但都趨於小眾,這裡就不多舉例了,比如《變身鬥士凱普》(強殖裝甲),估計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記得的人也自然記得,不用多說。


最後,用《聰明的一休》(一休さん)里的台詞作個暫停符吧——


休息,休息一會兒。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舌大表哥 的精彩文章:

TAG:毒舌大表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