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就因為一個牛皮,他被定義為「文盲」宰相

就因為一個牛皮,他被定義為「文盲」宰相

原標題:就因為一個牛皮,他被定義為「文盲」宰相


中國歷史上有一支星光熠熠的軍師宰相男神天團。


他們的名字震爍古今:從上古大神釣魚翁姜太公,到春秋戰國叱詫風雲的管仲、樂毅,再到毀天滅地的韓信、張良,更有那驚為天人的諸葛亮、劉伯溫......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個帝王師,與天子共治天下,這是從古至今無數讀書人的終極夢想。而要想達成此等境界,有文化、讀書多是必要條件。


而就在所謂文化人天堂的宋朝,竟然出了一位「文盲」宰相,其歷史功績絕不亞於上述任何一位。他就是大宋開國首席智囊、兩朝宰相——趙普。

01


趙普是宋朝建立的首席功臣,他是陳橋兵變的執行導演、杯酒釋兵權的總導演、宋朝一系列「強幹弱支」政策的總策劃人。



但歷史記載,趙普「少習吏事、寡學術」,意思是年輕時,他根本沒啥文化。但這並非他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有史料稱,宋太宗接班幾年後,想啟用賦閑在家的趙普為相。周圍有人對宋太宗嗶嗶:趙普就是一山村教師水平,也就是能讀個《論語》罷了。


耿直BOY太宗對此深表懷疑:你們說得肯定不是我記憶中整我整得那麼慘的老趙頭吧?於是他竟然將這段別人的壞話原汁原味的告訴了趙普。


趙普為了上位,竟對二趙吹了一個天大的牛皮:臣實在是沒啥文化,但是我像雞湯于丹一樣,《論語》讀得好啊。況且,輔佐你哥定天下,我才用了半部;這還留著半部,足夠輔助你治天下。



不管別人信不信,太宗反正是信了,最後任命趙普為相,而「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從此流傳。


另外有一個記載更絕,出自《宋史》。說趙普同志有一個聰明的一休和萬能的機器貓般的小竅門,不是摸腦門,也不是在肚兜里找東西,而是每次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回家閉門讀《論語》,第二天總能想出辦法來!

而為什麼《論語》一定要跑回家看呢?它又不是《金瓶梅》。原來,在古代,神仙的地位是姜子牙封的,而教科書的地位是到了南宋,朱熹老爺子一手操辦的。在《論語》成為四書五經之前,它是一本少兒讀物!


一個國家首腦,在大庭廣眾之下,遇到問題去《藍貓淘氣三千問》里翻答案,這畫面合適嗎?


02


趙普敢這麼明目張胆的「沒文化」,跟他的BOSS趙匡胤起初看不上文化人也很有關係。


有一天,宋太祖和趙普路過開封一座城門,這城門上寫著「明德之門」四大字。太祖問道:為何不叫「明德門」?何必要多寫個「之」字呢?


讀過少兒啟蒙讀物——論語的趙普,果然對漢語的基礎語法知識略知一二,於是答道:「之」乃語氣助詞。太祖笑噴了,嘲笑他說: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助個毛啊)!



宋太祖有個習慣,經常到趙普家查崗!弄得趙普下班回家都不敢脫制服。最著名的一回,是一個下著大雪的夜晚,趙普尋思老大這回可不會來了吧,於是脫了衣服在家裡烤肉喝酒。沒想到太祖竟然悄然而至,還帶了二弟趙光義一道蹭飯。就這個夜裡,三人定下了「先南後北」一統天下之策。


這當然是趙普的高光時刻,可還有一回,他就沒那麼走運了。


這回太祖剛進門,正好碰見南方吳越王錢俶派人給趙普送禮物,禮單上寫:「海鮮十瓶」。

真是搞不懂,為什麼宋太祖這麼愛吃趙普家的東西。他一看禮單,說:「錢俶送來的海鮮,一定很好吃。」於是命人打開,結果發現瓶里裝的不是海鮮,而是金子!


趙普嚇傻了,裡通外國、吃裡爬外可是死罪,於是馬上叩首說:「我實在不知道裡面裝的是啥,如果知道,一定會上奏皇上,上交組織!」


宋太祖笑著說:「儘管收下,不要過慮。這信球貨(河南話)還以為國家大事都是恁這些書生定的勒。」



你才是書生,全家都是書生。


03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讓趙普毀譽參半。


一半說明他不學有術,很有手段,自帶第一男配角光環,跟程咬金那黑胖子一樣,只用三招就可以擺平大部分難題。


而另一面則說明,他真的沒多少文化,不但沒法跟大部分開國宰相們拼學歷,更會被非開國宰相們甩開幾條街(人家至少得讀書考科舉,才有可能當上宰相吧)。


這段史料上他自吹的牛皮,竟讓他成了史上文化水平最低的宰相!說他是宰相中的「文盲」也不為過。這也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社會問題,那就是——讀那麼多書,究竟有什麼卵用。


然而,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自媒體,會同意這種容易教壞小朋友的論斷嗎?顯然不能。半部論語的水平,顯然不能夠滿足一位帝國宰相的知識儲備。這「半部《論語》治天下」,肯定是個虛假宣傳。


宋太祖曾經選了一個叫「乾德」的年號,諮詢諸位宰相,均無意義,且均表示:陛下高啊,實在是高。


然而老司機上路沒三年便翻了車。三年後,宋滅後蜀,有後蜀宮女被施以人道主義,選送入了老大後宮。有一天,太祖到後宮一線調研、體察民情,在觀賞後蜀宮女的一面銅鏡時,他愕然發現銅鏡背面竟然鐫刻有「乾德四年鑄」的字樣。


太祖大驚:莫非老子穿越了?!現在怎麼會有了(乾德)四年的銅鏡?莫非是假貨,你們這「生產日期」打得也太不靠譜了吧!



宰相們(包括趙普)心理詛咒這些黑心商人一萬遍,但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答是好。


就在現場氣氛即將陷入尬聊之際,有學士過來說:此鏡定是前蜀時期的東西,過去前蜀主國主曾經用過乾德這個年號。


宋太祖聽了恍然大悟,但看著這幾個木頭人般的宰相,恐怕心中一萬個草泥馬已經跑過:老子竟然用了一個舊年號,還是剛被老子滅的國,磕磣!這是國際笑話!


他並沒有批評自己的宰相,而是語重心長的說:「宰相必須用讀書人來當啊。」言下之意,你們都是文盲、大老粗!再不學習就別幹了。

太祖慨嘆「宰相須用讀書人」,就是在勸趙普多讀書。在激昂奮進的BGM中,趙普終日手不釋卷,到晚年已能談經論史。


在故事裡曾經「傻白甜」的問趙普有沒有文化的宋太宗,最後在趙普的墓志銘上寫道:(普)經史百家,常存几案。強記默識,經目諳心。碩學老儒,宛有不及!


曾經最實用主義的讀書者,那個披著儒生外衣的法家宰相趙普,搖身一遍,最終成為教授博導,誰還敢嘲笑他沒文化啊。


歡迎關注公眾號:史君與槽 (zhaox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君與槽 的精彩文章:

三大「快男」皇帝如何走上人生過山車?
千年前的那場大國貿易戰,失敗者亡國滅種

TAG:史君與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