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俄備戰「第六作戰域」

美俄備戰「第六作戰域」

4月14日美英法空襲敘利亞的硝煙早已散盡,而對比打擊前鋪天蓋地的報道和評論文章,事後不久媒體對於此次軍事行動的報道熱情就極速轉冷。因為美英法此次軍事行動的作用實在是微乎其微,充其量就是一場「挽回面子」的零敲碎打式的行動,根據敘利亞提供的數據,在空襲中有6名士兵受傷,無人死亡。就如馬克龍所說,「空襲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至於後續影響,德國《焦點》周刊評論稱,以軍事打擊「嚇阻巴沙爾繼續採取軍事行動」已經被證明是天方夜譚。

在俄羅斯與西方對抗這出「大戲」上,與其滿心期待諸如S-400對決「戰斧」這種「支線劇情」,還不如轉而專心圍觀下,「舞台」上每天都在上演、而且異常精彩的宣傳戰「戲碼」。

「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從建立之日起就確立基於俄羅斯國家利益的、與西方不同的價值觀,並憑藉有別於西方媒體的報道角度以及源源不斷的獨家新聞在國際新聞報道中脫穎而出。「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因此被稱為是俄羅斯對外宣傳的「航母」。這次敘利亞化武疑雲中,以「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為代表的俄羅斯媒體與西方媒體的對決也是「精彩紛呈」。

美俄對抗的根源在於兩國彼此間的戰略認知、秩序認知和觀念認知差異。

在戰略認知上,俄羅斯認為美國對其進行戰略擠壓的終極目標是尋求顛覆現行政權,削弱、打壓甚至分裂俄羅斯是美國政策的核心。而在美國看來,雖然新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俄羅斯和中國並稱「對手」,但前者在所謂「大國競爭」中對美國構成的更多是傳統安全威脅且更具緊迫性,美國必須採取直接對抗而非間接遏制的方式予以應對。

在秩序認知上,美國認為俄羅斯未能通過加入八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制獲得尊重和實際利益,因此選擇成為美國領導下的現行國際秩序的「顛覆者」而非「改革者」,並認為俄羅斯所提出的「多極化」意味著打破「一超多強」的格局,破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影響力和價值觀輸出。俄羅斯則希望建立以反霸權思維和反單邊主義為基礎的國際政治新秩序,打破由西方主導的世界權力架構,從而維護國家安全和因蘇聯解體而被忽視的地緣政治利益。

在觀念認知上,美俄雙方都未能完全摒棄思維上的「冷戰遺留」。美國部分精英仍堅持「歷史終結論」作為對冷戰和蘇聯解體的基本認識,並以「勝利者」和「失敗者」的二元對立視角處理美俄雙邊關係,前總統奧巴馬提出俄羅斯僅為「地區大國」,造成俄羅斯對於以拓展地緣戰略空間維護大國地位的強烈需求。俄方認為結束冷戰是蘇聯主動做出的戰略選擇,俄羅斯應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大國參與當前國際政治、安全、經濟體系的構建,而東歐、中亞等前蘇聯地緣勢力範圍應得以保留。兩國全方位的認知差異不但延伸至國家領導人的行為方式之上,也貫穿於政治精英和社會輿論的話語體系之中,從而成為美俄關係「魔咒」的根源之一。

近日,眾多俄羅斯寡頭和高官在美俄貿易戰的交火中倒地。其中受傷最嚴重的,莫過於俄羅斯鋁業大王,奧列格·德里帕斯卡。

德里帕斯卡是世界第二大鋁生產商,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United Co. Rusal)的擁有者。去年,德里帕斯卡依然春風得意:他控股的俄羅斯能源集團EN+去年11月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幾周後,他還參加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約翰·麥凱恩、喬治·奧斯本等西方政治家相談甚歡。

但好景不長。2018年4月6日,美國對俄羅斯寡頭和高官實施制裁。黑名單上,德里帕斯卡赫然在列。消息一出,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俄鋁兩天內股價下跌55%;在倫敦證券交易上市的EN+兩天內股價暴跌54%。目前德里帕斯卡的損失超過50億美元。

德里帕斯卡曾說:「我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開始了我的事業。我出生的那個國家已經消失了,但新的國家還未成形。第一個國家給了我良好的教育,第二個國家給了我成功機會。」

如今,這個國家能否保護他,還是未知之數。

華盛頓智庫近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安娜·博什切夫斯卡婭表示,特朗普對俄羅斯前後不一的表態表明,美國政府內部對於俄羅斯的態度仍然存在尖銳的分歧,未來美俄關係緊張的態勢或將持續。俄羅斯政治技術中心首席專家馬卡爾金也認為,目前美對俄政策建立在強大的反俄輿論場上,新的制裁隨時可能發生,談及俄美關係回暖為時尚早。

而兩國還忙著第六領域的對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不僅表現在計算機技術的廣泛運用,更表現為用頻設備的大量增加。這些用頻設備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電磁頻譜來進行探測和感知,如雷達、紅外成像等偵察類裝備;另一類是利用電磁頻譜實現信息交互,如通信、導航和敵我識別等設備,前者主要是藉助電磁頻譜提升單裝或系統的作戰效能,而後者則是依託電磁頻譜空間形成或增強體系作戰能力。未來作戰將是融合多維作戰空間的聯合作戰,能不能「聯得上」「聯得緊」關鍵要看信息交互能力的強弱,而電磁頻譜空間自然而然就成為將「陸、海、空、天、網路」所形成「拱圈」擠緊的「拱頂石」。

鑒於電磁頻譜空間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世界強國無不加緊在該空間內的軍事布局,尤其是美俄近年來在該領域動作頻頻。俄羅斯將電子戰作為爭奪電磁頻譜空間主動權的主要手段,近年來其在電子戰領域呈「爆髮式」發展,「鮑里索格列布斯克-2」「克拉蘇哈-4」「摩爾曼斯克-BN」「希比內」和「槓桿-AVM」等電子戰裝備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並在實戰中取得良好效果,令西方世界為之驚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政要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坦克外面為什麼要多焊一把鎖,真實作用出人意料
美俄關係難轉圜,但是不允許軍事對抗!

TAG:世界政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