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被指網路」精日」的小女孩,虧你是個讀生態環境專業的

那個被指網路」精日」的小女孩,虧你是個讀生態環境專業的

那個取個衛生巾的名字,網上微博爆表的被指網路「精日」女研究生,出名了。

先不說是不是真的「精日」,謾罵和互懟是不可取的,我們來講一講理。

虧你還是個讀環境和生態學的!

(一)

讀生態學,一般不會不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吧。

適者生存,萬物進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文明同樣也會進化,而且是需要進化的。

因漫威活動現場留下大量垃圾,就無限放大,在微博上仇視謾罵。

甚至把自己的母校也野雞化,孰可忍,孰不可忍也。

我就不知道一個人罵自己的母親是野雞,她自己就能變成什麼鳳凰!

俗話說,三代人才能培養一個文明習慣。

改革開放剛剛40年,好多中國人還是卷泥褲子上岸,良好的習慣尚有待培養形成。

進入新時期,推進依法治國,重建誠信體系,人們文明程度正在不斷提升。

象中興公司遭受美國的懲罰,就是依法意識不足,契約精神缺失給了本來就想來一場貿易戰的美國一個十足的借口。

而日本也是經歷歷史的不斷進化的。

作為一個島國,地震頻發,資源缺乏,危機意識較濃。歷史文化一脈無非是唐家廢墟。

比如其最出名的詩: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

有人譯作:蛙躍古池內,靜瀦傳清響。

我覺得無非就是青蛙跳進古池,傳來咕咚的聲音。

他會進步,你也會進步,坐井自視也不好,崇洋媚外同樣也不好。

文明的提升來不了急躁,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二)

道曰:天人合一。

佛曰:眾生平等。

生態學上,自然的每一分子,都是平等的。

在事件中,使用了「粉紅豚」、「支那」等激烈語言對民眾和校友進行攻擊,本身就是違背眾生平等的生態觀。

讓我們就事論事,說說"支那"。

那位高才生,片面的認為"支那"是從China翻譯而來,隨處可用。這本身就是缺乏知識,對歷史知之甚少的行為。

其實"支那"一詞起源於印度而不是英文。印度古代人稱中國為"chini",據說是來自"秦"的音譯,後來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來自這個語源。

那時候的"支那"是平義的,只是普通的國度地域稱謂。

在一段時期內,"支那"是對中國漢人的尊敬。晚清時期中國的革命家,對日本稱中國為"支那"是帶有幾分感激的。

那時很多漢人來到日本的頭兩件事,第一是剪辮子,表示不再效忠清廷;第二是自稱"支那人",拒絕承認自己是"清國人"。

章太炎、宋教仁、梁啟超、康有為等,均以"支那"人自稱。

這個時期"支那"是帶有褒義的。

但是辛亥革命之後,中國人建立中華民國的時候,作為近鄰的日本卻出於自身的利益要求,單方面給中國取了一個"支那共和國"的漢字國號。

至日本全面挑起侵華戰爭之後,日本外務省也開始追隨軍部使用"支那"稱呼中國,一直用支那來稱呼中國,用"支那人"來稱呼中國人。

由此"支那"稱謂含有蔑意,成了挑釁中國人的專有名詞之一。

支那從平義到貶義再到蔑意的過程,值得國人去反思,也說明這不是一個泛之四海而皆準的用詞。

由此可見,用一個已經公認了的帶歧視的名詞來稱呼,已經偏離了平等,使大家不能和諧相處。

我覺得我們熱愛自然,關注生物多樣性的專業人員不能接受。

(三)

再說說生態學第二定律。

說的就是相互聯繫定理,任何物質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也就是一個平衡的關係。

我們的漢文化,是早期日本的學習對象。

儘管日本平安朝出現了一本世界級的小說《源氏物語》,與《聖西門回憶錄》、《往事追跡錄》、《紅樓夢》齊名世界四大小說,但畢竟是曇花一現。

明治前,魏晉文學,竹林七賢,唐詩宋詞,和尚海盜,無所不是日本崇拜的對象。

鑒真的教主地位,貴妃的偶像地位,王直的江湖地位,都在日本舉足輕重。

別的不說,僅為《楓橋夜泊》一首詩,就有很多日本人來到蘇州,客船小河,感受那「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江楓光漁火對愁眠」的蕭肅秋境,聆聽那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幾聲鐘響。

而這一首詩在唐詩中算不上頂尖,但因為日本人的吹捧而出名,連寒山拾得都沾了不少光。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又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明治之後,日本國力大盛,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發展,文化等上層建築也起來了。

日本朝野各界銳意改革,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積極進步,中日戰爭,日俄戰爭均取得勝利,大大提升了是本國人的信心,加上人才輩出。

硯友派、民友派、早稻田派紛紛崛起,觀念主義、自然主義、新理想主義頻頻抬頭,出現了芥川等文化先驅。

恰恰這時候,中國逐漸進入水深火熱之中,百年蒼桑使國力羸弱,文化低沉。

由於中日之間的傳統關係,學習日本成了一時之熱,比如維新變法,比如大量學生留日學習。

直到改革開放後,日本電器征服了國人的消費觀,至今日本的企業文化和工匠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70年代後的日本經濟飛躍,一舉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幾年前才被我國超越。當然,從資源、國土和人口等看,中國不能只和日本比。

又不是不可能,什麼時候美國佬也落下來。

大約只有來到中國投資和辦學的以色列,遭受災難最多、最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才意識到。

正是這種相互制約的平衡關係,才使事物有了一個平衡的關係。

撇開政治覺悟不說,作為一個學生態和環境專業的研究生,不懂得一視同仁、眾生平等,也該懂得生態平衡和進化論吧?

最後,我不知魯迅先生對這個事情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賢讀亂書 的精彩文章:

降龍第四掌救了中國第一國畫?

TAG:賢讀亂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