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音效背後的創新及工程

電影音效背後的創新及工程

於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起(1890s),電影技術面世,首齣電影亦隨之放映。自此以後,我們都被電影替我們打開的廣闊世界而深深著迷。

影像常被視為人類最直接的感官體驗,但在接收影像的同時,我們的腦部也同時處理聲音,以豐富、優化和增補所接收的資訊。在影像、聲音互補的情況下,我們的腦部能更有效理解身邊發生的事物。

正如我在打這篇文章的同時,也聽到一部咖啡機運作及瓷器碰撞的聲音。雖然我看不見聲音的來源,但這些聲音訊號卻確實存在,去證明我是坐在咖啡店用電腦工作。

透過聽覺,我們的大腦會分析環境的空間和聲音的來源。作為音響效果設計師,我們用聲音設計,帶領觀眾置身於同一個場景。在設計期間,我們會製作不同大小空間,例如能夠營造咖啡店的大小。它可以聽起來是一間寧靜舒適的咖啡店,亦可以是一間繁忙嘈吵的咖啡店。

在電影世界,往往包含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在螢幕出現的是一個人坐在咖啡店工作,但聽到的卻是咖啡店的環境聲、身後的路人談天、打字的聲音,或許還會有些爵士樂。聲音設計能確實帶給場景不同的氛圍。

近年,有不同的廠商研發出新的技術,音響工程師因而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設計音景。現今有沉浸式音效系統格式,音響工程師及電影製作人賦予更多選擇和彈性進行混音製作。因此,現在聲音可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讓音響工程師設計的場景聲音,分布至房間的每個角落。

舉個例子,透過杜比全景聲和DTS:X,我們可以以離散坐標,設定不同聲音在房間不同的位置,並且使用技術調整其比例至不同大小的房間,讓聲音得以重現在相應的位置。

Auro 11.1 與杜比全景聲的不同之處,在於Auro 11.1 有多一層較高的揚聲器,能夠造出更緊密的聲場,觀眾仿如被半球的聲音環繞著一樣。

這兩種技術折然不同,但兩者各有能夠為觀眾創造不同體驗的能力。

對於電影製片人和觀眾來說,發展音頻技術的這個演變和進步,能夠令音響技術踏進全盛時期。

最能夠支持和體驗音響工程師的作品和成果的途徑,莫過於在電影院親身體驗。雖然,現今有不少家用音響系統,但電影院由於是經工程師精心設計及調較,仍然能帶給觀眾無可取替的體驗。

我們在設計戲院時,建立電影院時,工程師會因應要求,為電影院安裝較新的系統,令觀眾獲得更好的體驗。

第一項便是在投影上著手。用上較大的屏幕,利用投影機較准至準確的位置,及較准其出光率和色彩至最佳水平。

第二項是在聲音上著手,揚聲器會安裝及較准至最精確的位置,確保觀眾有最佳的聽覺享受,得以欣賞音效工程師設計的每個細節。電影院的房間需經聲學處理,聲波才能在房間里傳播,不會有過多過少的反射或吸收,以致觀眾能夠聽到最真實,最原始的聲音。

儘管現在的家用串流技術日新月異,在家中亦能方便地欣賞電影,但電影院依然是個專門為放映電影而設的地方。因此,電影院的設計能夠保持高水準,為觀眾帶來最佳的電影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中國 的精彩文章:

Panasonic:三十年冬奧情懷
OLED:一個集顏值與能力於一身的技術產品

TAG:電影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