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胡亂華時期也有漢族士人效忠胡人君主

五胡亂華時期也有漢族士人效忠胡人君主

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觀與後世不同,現在的民族觀主要從宋代開始一直發展到近代,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有受到少數民族欺壓的屈辱史。

兩晉延續著漢王朝餘威,少數民族對中央政權的印象一直是天朝強國,對漢文化有極大認同感。中原人對少數民族則是蔑視之感,認為對方沒有文化、蠻橫無理,大多數時候漢人對胡人也是想著如何教化,如何統治。匈奴、鮮卑、羯、羌、氐對中央政權來講不是外國人,是漢國少數民族。而遼、金、元、清有著自己成熟的體制與文化,能與宋、明對立為國,又由於宋代時常年與異族交戰才形成漢胡不兩立的觀點。

南匈奴很早依附漢國,西漢有個匈奴人金日磾,他與霍光成為輔政大臣,他的事迹與霍光並列在傳。等哪天找個回人、維吾爾人當國家總理,你們也不要大驚小怪。曹操分匈奴五部居住在今太原一帶,可謂二度漢化,應稱為漢國匈奴族人。劉淵起兵還奉漢為正統,追封劉禪為前帝,足見匈奴人漢化程度之大。劉淵更是拜上黨崔游為師,諸子著作無所不讀,匈奴貴族的文化水平並不差。胡人一詞最早指的就是匈奴人,後來才泛指北方少數民族。劉淵起兵與司馬穎有極大關係,若非司馬穎潰敗千里,失去了牽制劉淵的力量就不會令匈奴崛起。劉淵作為諸胡亂華的首惡,禍因卻在司馬諸王爭權。

鮮卑各部在西晉時大規模遷移南下,儘管有禿髮樹機能、慕容涉歸等叛亂,總體來講晉朝跟鮮卑關係較好,華北大亂時慕容皝設僑郡以安置大量漢流民。段文鴦、段匹磾兄弟雖有殺害劉琨之罪,禍首卻是漢人王敦,鮮卑段部由始至終都助晉朝抵抗趙漢,慕容、宇文、段等部更主要忙著互攻。

羯人的崛起就有點悲情色彩,他們被匈奴人強行帶來,階級身份比別的部落民族還要低,主要用來從事奴隸性質的生產工作,也有做商人,但凡談到羯人多能與貧窮聯繫起來,看過石勒成長史可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續三國演義》為了給下層階級找理由還把張賓寫成張飛之孫,石勒為趙雲之孫。待遇可比說岳、楊家將什麼裡頭的蠻夷好多了。石勒雖有胡人野蠻的性質,可他執政期間北方經濟還有初步的穩定,不然石虎也沒那麼多本錢胡亂揮霍。張賓不是為了生存考慮,他自比張良,就是為了施展才華,而石勒能像劉邦那樣信任張賓,司馬睿、王敦、王導都不能,東晉貴族政治一般人玩不起。

石虎是禍亂華北最惡者,羯人特徵與亞洲人有明顯區別,因而跟北方少數民族關係也不好,氐人亦不喜歡石虎。冉閔屠胡與石虎暴政統治有很大關係,通常被認為來自中亞的月氏之地,這隻民族保留到現在屬於俄羅斯人種,大約還剩餘一千二百餘人。冉閔下令屠胡時士兵根據羯人特徵殺人,很多鼻子較高的亞洲人(漢人、鮮卑人、匈奴人)也被殺了。周邊郡縣多不願意奉冉閔號令,胡漢百姓趁亂逃散,途中互相劫殺,領土內一片混亂,冉閔作惡又次於石虎。 氐人與漢人關係更為密切,自漢朝建立以來氐人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就沒離開過漢國版圖,主要活動在今甘肅、隴西、四川等地。更悲催的是氐人成為了曹操、劉備、劉曜、石虎人口爭奪戰的對象,一次一次強行遷移中原腹地變成了生產力,後來都漢化了這民族也就消失了。李雄的成漢是一隻流民起義軍,性質與張昌、杜弢、王彌差不了多少,其實是搞階級鬥爭的。蜀地宗教領袖范長生都不買劉備、劉禪的賬,卻做了成漢丞相。范長生家族昔年被蜀漢強遷,對流民反而有認同感。

王猛是青州人,他恨的是石虎。以他的見識不可能把諸胡一概而論,苻堅的祖父苻洪是雍、秦、涼地區武林萌主,諸胡當時都想著如何燒殺掠奪,苻洪想著如何安定領土局勢,後來還是被蒲光逼著向劉曜稱臣,石虎攻來又向石虎稱臣,後又帶領部眾投靠張駿,石虎死後又在冉閔排擠下向東晉稱臣。苻健又盤踞關中,穩定了混亂局勢。氐人除了文化水平低以外,經濟模式以農業、織布、畜牧為主,跟漢人差不了多少,因而氐人的叛亂大多是不服從天朝統治,屬於階級鬥爭,不像游牧民族那樣以搶奪為主。

王猛師傅那一句:「卿與桓溫豈並世哉」道出了王猛無法在東晉政治有所作為的實情。而王猛的行政就是以法紀消滅豪強影響力,以法家整治亂象,又主張復興儒學。以孝悌、廉直、文學、政事為選拔標準違背當時門閥政治的局勢,恰好前秦沒有東晉的負擔。王猛治國那一套都是漢人的東西,如果王猛能多活二十年,前秦有潛力恢復為強秦、強漢,至少以氐人的漢化程度與王猛建立的制度,前秦看起來比東晉、北魏要好。所謂五胡亂華,恨的是晉室腐敗無能,任由北方胡族崛起,由野蠻支配了文明。

遼、金則在制度、經濟、軍事、文化與宋有著對等之勢,宋朝儘管文化、軍事、經濟都很出色,但制度導致了積貧積弱。主戰派以民族情緒激勵士氣,當時為保家衛國實屬明智之舉,又能警惕朝臣不忘國恥以免貪污腐敗滋生。 北魏的體制、文化其漢化程度遠比前秦、趙漢、成漢、諸燕要深得多,制度延續著東晉門閥政治的一套,清河崔氏是這個體制下的受益者,也就是說漢人門閥在北魏依然是重要的政治力量,遼金時期的漢人沒有那麼好的地位,三教文化步次合流亦在北魏。北魏比起南三朝更具有那個時代的代表性,往前連接著魏晉,往後影響著北齊、北周,隋朝又受影響而誕生,外國歷史家會稱那個朝代為大魏,中國史學家也很少用北魏去比較遼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漢宣帝一位極其生猛又低調的皇帝
打開敦煌,尋找曾經繁盛的國際城市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