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倫敦為何加速回歸市中心?

倫敦為何加速回歸市中心?

城市中心會衰落嗎?

新城區會打敗老城區嗎?

市中心的房子還要不要買?

……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中國大城市今天所思考的這些問題,在歐美國家看來並不稀奇,因為他們經歷過同樣的問題,也走過同樣的彎路。

本文就來說說英國倫敦在城市化中的一些經驗與教訓。

二戰之後,倫敦經濟迅猛發展、人口快速增長,其中心城區的人口在當時就超過800萬。和今天的北上廣深一樣,當時的倫敦在管理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交通擁堵、環境污染、高房價等「大城市病」接踵而至。

城市化有兩種模型:

一種是沿著城市邊界無縫蔓延,俗稱「攤大餅」,這種模式的優勢是成本低、效率高,母體城市的資源可以很快地順延到新城區。缺點是城市會繼續膨脹,人口聚集度繼續攀升,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加劇。

另一種是跳躍式發展,即遠離城市邊界,在遠郊地帶另起爐灶,規劃一些自成一體、獨立發展的衛星城。這種模式的優勢是,有利於快速疏散人口,減輕主城區負擔,缺點是成本高、效率低,搞不好就變成遠郊卧城。

為了快速疏散人口,當時的倫敦和今天的中國城市一樣,選擇的是後一種模式。

具體方案是:

在距倫敦中心半徑約為48公里的範圍內建設4個同心圈,第一圈是城市內環,第二圈是郊區圈,第三圈是環形綠化帶,第四圈是鄉村外環。

如圖所示,第四圈便是衛星城建設的主戰場。1946年,英國制定「新城法」,計劃在倫敦第三圈綠化帶以外的區域新建8個具有獨立性的衛星城,其中就包括Harlow和Crawley等新城,與倫敦核心區相距30—60公里。

然而,這個看上去完美無瑕的規劃,並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在實踐中,由於這8個衛星城依然處於大倫敦的通勤區間內,住在衛星城的人難以抗拒倫敦中心區巨大的吸引力,還是紛紛回到中心區工作,最後衛星城逐漸淪為功能單一的「睡城」,不僅沒有達到疏散人口的目標,反而增添了很多長距離通勤的客流,讓倫敦的交通壓力更大。

與此同時,由於把資源和注意力過多地傾注到衛星城,也導致倫敦市中心的不少餘地空間被耽誤,特別是倫敦東部和南部那些佔據優越地理位置的區域,一直沒有認真發展,導致優質土地資源的閑置。再比如倫敦眼旁邊的Elephant&Castle,也遲遲沒有獲得重視。

於是,這個《大倫敦規劃 1944》是以失敗告終的。

倫敦衛星城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結為這樣幾點:

一是對倫敦規模邊界的認識不足。當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超過70%後,其城市人口的增速就會下滑,城市繼續擴張的動力就沒那麼大了。二戰之後的英國,其城市化率已經不低了,當時的倫敦已經接近規模極限,沒有那麼多的新增就業機會與人口去填補衛星城。事實上,今天的倫敦在規模上與當時相比,並沒有顯著的擴大。

二是衛星城建設成本過高,難以持續經營。前面說過,城市化必須要有成本意識,沿著城市邊界無縫蔓延,可以最大化地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去參與建設新區。但距離主城區數十公里的衛星城,因為建設成本太高,往往只有政府孤軍奮戰,財政投入的負擔重,難以持續,往往半途而廢,讓衛星城變成卧城。事實上,與美國由市場引導自發形成衛星城不同,英國的衛星城主要就是由政府來主導建設的。

三是對倫敦產業結構的認識不足。二戰之後的倫敦,發展迅速,很快從一個工業城市發展為以金融、商業、文化、教育、娛樂、傳媒等高端服務業為主導的金融中心城市。高端服務業與工業不同,它必須依附於人口稠密、配套完善的中心城區,功能單一、人口稀疏的衛星城對高端服務業不具備吸引力。產業升級之後的倫敦,人們比以往更嚮往市中心。

在衛星城上走過彎路的倫敦,決定痛定思痛,主動承認錯誤並重新制定戰略:表示尊重市場和人的選擇,回歸倫敦市中心,甚至鼓勵核心區域加密豎向緊湊發展。

2004年2月,倫敦頒布了新的規劃——《大倫敦空間發展戰略》,描繪了倫敦未來30年的戰略發展,並明確了市中心在空間發展上優先權。

正是在這個背景上,Wapping、金絲雀碼頭、Shoreditch等原來被忽略了中心區餘地,迅速被重視起來,最近十多年被倫敦傾注優勢資源大力開發。其中,金絲雀碼頭髮展為一座可與倫敦金融城媲美的新金融中心,Shoreditch匯聚了思科、英特爾、亞馬遜等科技公司,有倫敦科技城之城。Wapping 則佔據地利之優,其位於老金融城與金絲雀碼頭中間,且毗鄰倫敦科技城Shoreditch,發展為一座綜合性的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

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金融城旁的Wapping區域,曾經是世界上繁忙的港口之一。

在上個世紀30年代,Wapping區域總面積就達到20萬平方米,僅港區本身僱傭的工人就超過了3萬名,與港口有關的業務人員高達10萬之多。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英國製造業和運輸業的衰退,Wapping也無可避免地沒落。

從八十年代開始,英國政府開始重新重視Wapping區域,由政府牽頭成立了倫敦碼頭開發公司進行改造。今天,原來的工業碼頭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繁榮、宜居的新社區——London Dock,再次吸引眾人的目光。伴隨著業態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住宅項目也被逐步開發。

London Dock由倫敦地產開發商、伯克利集團旗下的St George開發,目前正式推出全新一期26層高公寓樓,也是整個項目規劃里獨有的高樓:Cashmere Wharf。

圖 | Cashmere Wharf效果圖

地段繁華

Cashmere Wharf位於倫敦一區,毗鄰金融城、金絲雀碼頭及倫敦更多的商業中心和科技城。

圖 | Cashmere Wharf區位示意圖

Cashmere Wharf地處倫敦東區的知名旅遊景點Wapping,Wapping魅力在於擁有其他地方都沒有的歷史瑰寶,如通過一些古老的樓梯,可以步入泰晤士河畔。這裡還有遊客到倫敦必到打卡之地——Whitby,據說建於1520年左右,是倫敦較老的河畔小酒館。

另外,Cashmere Wharf還緊鄰倫敦塔橋、倫敦塔,可遠觀泰晤士河,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江景房,項目距離倫敦金融城也僅一步之遙,朝南戶型16層以上的住戶在窗邊就可以俯瞰碎片大廈。

生活豐富

居住在Cashmere Wharf,意味著周邊有各式各樣的生活配套設施和生活方式可以選擇。在標誌性的倫敦塔橋上漫步,可通往時尚的南岸區,別緻的酒吧,精緻的餐廳及文化場所鱗次櫛比,泰特現代美術館、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國家劇院和皇家節日音樂廳......周邊還有充滿匠人歡聲笑語的博羅市場,倫敦的一些好的酒吧可欣賞泰晤士河美景。

上圖 | 倫敦塔 下圖 |莎士比亞劇場

倫敦碼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還可以從金融城以及毗鄰地區眾多設施中受益,包括肖爾迪奇和斯皮塔佛德時尚街區。在這裡,你會發現米其林星級餐廳,街頭小吃店,設計師精品店,藝術畫廊和時尚酒吧交織在一起,五光十色的生活就在眼前。

圖 | Cashmere Wharf泳池效果圖

圖 | Cashmere Wharf健身房效果圖

Cashmere Wharf將人們的這些需要考慮在內,並提供了令人震驚的14,000平方英尺的配套設施,包括私人俱樂部、健身房、游泳池、桑拿房、壁球室、私人放映室都有。

交通便利

Cashmere Wharf項目交通便捷,可輕鬆遊覽倫敦;步行即可到達金絲雀碼頭、金融城、科技城和倫敦塔橋。距聖凱瑟琳碼頭也很近,步行即可抵達各個交通樞紐站,居民可輕鬆穿越整個城市。

圖 | Cashmere Wharf 周邊一覽

Whitechapel站的地鐵新幹線將於2018開通,開通後Cashmere Wharf業主可乘該線快速抵達希思羅機場。總體而言,地鐵新幹線的開通將使從Whitechapel至其它主要車站的行程時間縮短50%以上。

項目距離:

塔丘山地鐵站(區線和環線)- 0.5英里

沃平站(地上鐵)- 0.6英里

Shadwell站(地上鐵和碼頭輕軌)- 0.6英里

白教堂 地鐵新幹線站(2018年開通)- 0.9英里

住房需求旺盛

由於倫敦碼頭(London Dock)毗鄰金融城、金絲雀碼頭、摩爾倫敦以及就業增長迅速的新興科技城,其住房需求持續上漲。據最新數據統計,金融城、金絲雀碼頭一帶的就業群體是倫敦收入較高的群體之一,他們的平均年薪在50,000英鎊和80,000英鎊之間。

圖 | 倫敦金融城

科技城的繁榮也進一步助推了這一區域的薪金水平。據了解,科技城裡60,000英鎊及以上的高收入群體佔比相對較高,而且年齡也趨於年輕化。

這些高收入群體對周邊的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起到了助推作用。有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該區域平均價格上漲了67%,相當於每年上漲11%,且新房的需求十分旺盛。為了滿足這一區域的市場需求,Cashmere Wharf的推出可謂備受期待。

匠心設計

圖 | Cashmere Wharf效果圖

玻璃和鋼結構建築彰顯了更廣闊的城市天際線,是內外美學的傑出之作。所有公寓設計光線和空間充足,許多房間有落地窗。寬敞的居住區有獨特的背景,展現出這座城市讓人印象深刻的景觀。

豪華內飾

圖 | Cashmere Wharf 廚房效果圖

時尚的室內設計和現代家電為您帶來輕鬆的生活體驗。定製化集成廚房、溫泉浴室和舒適的卧室讓客戶體驗到家的感覺。

設施齊全

圖 | Cashmere Wharf私人影院效果圖

健身房、壁球場、泳池和虛擬高爾夫套房供客戶選擇,桑拿、蒸汽浴室、按摩浴缸、理療室、24小時門房和私人影院為您提供舒適方便的各項服務。

多種戶型

圖 | Cashmere Wharf客廳效果圖

目前推出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等多種戶型,滿足投資、自住、租賃等各類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戰爭 的精彩文章:

豪宅至高處,萬金買「無鄰」

TAG:城市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