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臨清老兵:前線上接到母親病逝電報……依然投入戰鬥……

一位臨清老兵:前線上接到母親病逝電報……依然投入戰鬥……

臨清人小程序,全臨清人都在用!

「沒有國,就沒有家。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需要黨和人民長期去呵護和愛戴;一名烈士需要黨和人民長期去懷念」 他是一個普通的越戰老兵,個子不高,深沉而執著。他沒有英雄的高大形象,但內心卻有著火一般的戰爭激情。他心靈深處悲傷的故事,卻感動著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眼淚不知不覺地悄悄滑落!不管什麼原因,誰忘記了那些英勇的戰士,我們只能沉默無語。但是,我們肯定會記得那永遠長眠在祖國南疆的英烈們!

趙炳江出生在山東的臨清市。1983年入伍,曾先後在47軍139師炮兵團擔任班長,代理排長,中共黨員,兩次榮立二等功。86年3月他們接到上級命令,堅守老山戰場662.6高地。面對殘酷的地理環境,他們英勇善戰,鬥智斗勇,出色完成了上級交給他們的作戰任務。他們班榮獲集體二等功,趙炳江個人也先後兩次榮獲二等功。在前線期間他的老母親不幸病逝,他把家裡的電報往枕頭下一放就投入了戰鬥,後來部隊領導聽說了此事,就聯繫當地民政部門幫助解決老媽媽的一部分家中困難。

就這樣一個功臣老兵,退伍回家後他把老山精神帶回了老家工作不挑不撿,政府把他安排市屬磚瓦廠,他干門衛工作。後來市區搞環保,把磚瓦廠砍掉,把他調到香港臨清華潤紡織集團,還是干門衛工作,在兩個單位工作期間他從沒有因私事耽誤過工作,幾乎每年都是先進工作者,因單位經濟效益不好,到現在他每月還領著450元的工資,一家三口艱難的度日。經濟上的困難並沒有把他嚇倒,而是他靈魂深處對戰友生命的愧疚卻永遠難以忘卻.......

662.6陣地是老山方向的一個高地,是最接近老山主峰的地方 ,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制高點,趙炳江他們班的85火炮就設在這個陣地。趙炳江他們班是我軍最靠前沿的火炮陣地,和步兵陣地配屬在一起,是最危險的炮兵。陣地向山下30米的地方有一個能容納十幾個人的貓耳洞,背對敵人方向,相對比較安全。這個貓耳洞是步兵連的連部 ,趙炳江他們班的生活燃料就放在這裡。

86年7月23號這天下午,副班長寧夏戰士吳學忠來給趙炳江請假,說是自己的生日 。趙炳江就同意他去步兵連部找他一個同村戰友 吃飯小過生日。前沿陣地條件有限,趙炳江沒有別的表示就給吳學忠拿了一個午餐肉罐頭,和兩個大頭菜,並說你吃完飯就在下面看東西吧,其實是對吳學忠的另一種照顧形式。因為是吳學忠的生日,他和戰友吃飽飯後,給趙炳江送來一碗他們剛下好的水餃,【是午餐肉和大頭菜做的餡】然後就去睡覺了,誰知當晚下的雨越來越大,黎明前3點多鐘大雨導致山體滑坡,形成泥石流把步兵連部整個壓塌。活著的步兵戰友馬上在泥漿里扒人,並立即通知趙炳江,他們共同努力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搶挖,包括吳在內的七.八個人只救活了一名步兵戰友,這場據當地人講是百年未遇的大雨奪去了662.6高地7名戰友的生命。

面對戰友的犧牲,趙炳江痛苦萬分,傷心不以,本以為戰友的生日讓他到最安全的地方去休息,卻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在上戰場臨戰訓練之前,他給每個戰友家裡寫信,只要他活著就會把班裡每個戰友帶回去 。可是吳學忠犧牲了,趙炳江心理感到深深內疚,於是他把自己的一等功讓給了吳學忠。這麼多年來,趙炳江就怕7月24日,他時時刻刻想著他的副班長吳學忠,一直很想去看他的父母,可是經濟條件太差了。為此,這件事成了他心理永遠的痛,戰場上戰友之間的兄弟感情,是一種需要用生與死來交換的特殊感情:是一種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的特殊感情!兄弟你在哪裡?我看不到你的笑容,聽不見你鏗鏘有力的聲音,感覺不到你的呼吸。我的心在為你哭泣,淚水像高山的瀑布永流不止。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都無法忘記那生與死的艱難歲月,我更無法把你從我生命的記憶中抹去!

662.6高地地形圖

你看看有你嗎?戰友。這是趙炳江他們當年全班戰友的地址 ,可惜一個都聯繫不上了。

當年打仗時的工作分工,趙班長至今保存完好。

吳學忠烈士之墓 「你在裡面,我在外面;你在地下,我在地上;你在陰間,我在人間!我的好兄弟,是你為了我留在了裡面,是你為了我留在了地下,是你為了我留在了陰間。此時此刻,在外面、在地上、在人間的我,無顏以對自己的好兄弟呀!」

老兵趙炳江

請不要忘記他們--我們永遠的英雄和烈士!請不要忘記他們--我們那些還活著的傷殘軍人和困難老兵。

從死神陰影中走出來的士兵,最知道和平的代價;在槍林彈雨中活下來的士兵,最明白生命的價值;只有和平才是最大的軍功章!

來源:老山之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清新鮮事 的精彩文章:

這一年臨清人的錢都花哪兒了?終於明白了!

TAG:臨清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