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雪濤:「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

王雪濤:「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

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

他能準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緻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

繪畫心得體會

如何畫畫?怎麼畫好?是很多人關心的。有些人來看我作畫,用心臨寫,以至將如何畫花,如何畫鳥等等,記成文字,視為定法。這是否能畫好畫呢?技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畫?要解決;如何畫好?更要刻意探究。利用這一機會談一點體會。——王雪濤

一、基本功的鍛煉要紮實

花鳥畫是以描繪花卉、禽鳥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力,體現欣欣向榮的生氣,從而給人以健康的藝術感染。它描繪的對象是大自然,因此培養對自然界的生命力,訓練觀察力的敏銳是主要的。

要認真地了解物象的結構、特點、習性和生活規律,畫時才能做到心手相應。特別應當提到的是,有些人對所謂「寫意花鳥畫」有一定的誤解,以為「寫意」者,不必求其形似,只圖練習筆墨,這是把對現實的觀察、提煉、概括與不必研究對象的生活習性和結構特點混為一談,其結果便是把生動、多樣、變化豐富的大自然,不是畫得千篇一律,就是非驢非馬。

有些畫出自不注意觀察人的手筆,是一眼可以看出的,這是畫不好畫的。花鳥畫的源泉是生動的大自然,而不是他人的筆墨,提煉與概括也要源於對自然的觀察,因此對自然界的觀察是訓練心眼的基本功。

不注意對物寫生,把握不住對象形體的特徵,就失去了藝術再現的能力。寫生不是畫蟲鳥標本,不但要能準確刻畫形象,而且特別要強調概括能力和捕捉對象瞬間的動態,我對自己的速寫總是以這樣來要求。手眼的敏捷是速寫要解決的問題,畫面的生動,離不開速寫的鍛煉。

二、默寫比速寫更重要

我講的默寫,實際是默記,憑眼睛看,用腦子記。速寫再快,也常局限於一時一物,而認真觀察後,印在腦子裡的形象,則更為完整、生動,待到運用時自然發於筆端。

我的老師王夢白是近代畫家中十分注意寫生的,其主要方法是默寫。他喜歡看描寫動物的影片,有一次一起看電影,見到猴子結成一串下來喝水,他很激動,不斷捏我的手,讓我注意觀察。他的猴子畫得很好,抓得住神氣,有生活氣氛。

今天的美術發展,已遠非過去的任何時代所能比擬,不少青年繪畫者得到過造型能力以及色彩、速寫等方面的鍛煉;如果把速寫的技巧與默寫、默記結合起來,對於對象的特徵和生活環境的掌握就會更深入一步。默寫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助於速寫時捕捉對象的瞬間動態。默寫的好處很大,也更難。

臨摹是重要的,早在六朝時,謝赫就將其列為「六法」之一而得到重視。但寫意畫的臨摹卻為不少青年朋友所忽視。他們學畫,也並非全然不臨,但重視的多為畫法問題,卻未認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氣質。臨摹主要是要理解畫理,既可忠實於原作,也可改動它的缺點。臨摹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明確,收穫也就更多。

三、筆墨技巧要因其自然

筆墨是為表現對象服務的,要自然形成。明朝人講筆墨,講用中鋒的多,但其效果,正如黃賓虹所說,比較孤禿,行筆短促,顯得太乾澀。畫畫時,什麼筆鋒都可通用,只要較好的表現對象即可,日久天長,自己的筆墨風格也就會自然形成;切記在畫畫的初始階段就一味追求筆墨,而放鬆對自然對象的生動表現。筆墨掌握的難易順序是筆、墨、水。其實,水分淋漓的畫法是較易表現的,而乾枯見筆處才真正需要功力。筆墨表現,對繪畫意境有很大影響。

四、探究中國畫色彩運用的特點

不大了解的人常以為中國畫筆墨可取,而色彩則不講究,其實不盡然。中國畫的色彩是有傳統、有特點的。數千年前的彩陶藝術,至今能給人以美的感受,不僅因為圖案和器形的完美結合,也因為繪製流暢線條的黑紅色與陶器燒制後的表面色彩相協調,形成了色彩、圖案與器形的統一。

不強調特定時間和環境下的視覺感受,採用高度概括的藝術加工方法來表現,是中國繪畫色彩運用的特點。

表現的方法,一是墨與色相結合,或以墨代色;一是表現對象固有色為主。墨畫是色彩表現上的精練概括,所謂墨分五色,運用得好,很多時候可以起到使用色彩也達不到的藝術效果。以墨來概括自然界的色彩,就是中國畫色彩表現一大特點。同樣,墨與色結合使用,時常也可以得到豐富的表現力和更好地表現特定的情感。以色助墨、以墨顯色,一向為人所重視。

牡丹是人所喜愛的一個花卉品種,唐代人賞牡丹成了長安、洛陽的一大風尚。歷來文人、畫工以此為題寫詩作畫的很多。然而封建文人是把它作為富貴象徵來描繪的,今日人民對它的愛好、感受全然不同。我曾試以墨色描畫枝葉,襯托紅色花頭,突破了紅花一定要綠葉來扶的格式,除卻了柔媚富貴之氣。用色雖然減少,但整體效果突出而莊重;運用得好,色彩感覺未必是單調的,同時也更能在枝葉上發揮筆墨效果。

中國畫的色彩表現與西洋畫全然不同,雖說誰都了解中國畫以表現對象固有色為主,問題就在於如何巧妙利用自然對象的固有色來豐富畫面。

色彩的巧妙運用可以為畫面增添音樂感和韻律。藉助外國的色彩經驗,用來豐富以表現固有色為主的傳統技法,我看很值得鑽研。

五、引人生情的意境創造

從總的方面講,中國繪畫傳統是注重寫意的,如同京劇藝術一樣。不拘於機械的再現對象,更要把握對象的精神氣質,著意於創造意境以感染觀者。清末廣東居窠、居廉的草蟲有寫生功夫,但缺少內在的精神,形同標本,也就失卻了感人的意境。

中國畫講畫理、畫情、畫趣。一幅畫的內容是好的,但總要有情趣才能打動人心。要畫得引人生情,善於體現自然界中不大為人注意,或者是可能會發生的一種機趣,從而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回味想像的餘地。

誇張的手法在花鳥畫中使用最多。誇張是要根據意境創作出發,仍是藉助於形態而傳神的,誇張與漫畫不可等同。

刻意表現自然界的生機勃勃,抓取生活中的瞬間來表現動勢,是意境創作的重要因素。

六、章法布局歸於立意

布局結構決定整幅作品的基本形式。古人強調意在筆先,立意就是總綱,其基本思想就是用什麼去打動人心。立意飽滿方可氣脈一貫,即使面對小幅紙,也要站著畫才能縱觀全局。由於中國畫工具紙張和創作上的特點,不能要求有百般推敲而成的草圖。在經營構圖時,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花鳥畫要求畫前有腹稿,但它只能確定大致面貌,重要的在於落筆後能隨機應變。石濤講「一畫」,在畫法上,這初始的「一畫」決定風貌,筆筆相隨,才能貫通一氣,這或可稱之為「始於一」。這樣的畫氣脈流暢、結構完整。不可不顧落筆後的實際情況而堅持原有的構圖設想,以致使畫面零亂,這是「中國畫」不同於西畫的重要特點之一。

中國繪畫注重線條,構圖中以線型的安排為主,大致可有主、輔、破線三種類型。主線是確定型式的主導,輔線加強主線的氣勢,而破線一方面打破單調的布局,同時又以對比的方式再次突出主線。

草蟲雖小,在花鳥畫中卻並非是點綴,體態短小的一隻蟬,有時可以視為 一塊必要的墨色;而生性敏捷的螳螂,在構圖中往往是作為有折曲的線型來對待的,連那長長的觸鬚,是低是揚,也要安排得當,細心的人仔細琢磨是不難領會的,至於疏密、聚散、動靜、虛實等等,只起豐富主體效果作用。規律要注意總結,但不可為法使。只需刻意於畫的中心,古人稱之為氣的結點,筆筆都要考慮這個中心,章法自然奇拔。

王雪濤

1980年春記於首都

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韻逸品 的精彩文章:

走近傳統文化:清初四畫僧之一——八大山人
蒼勁嫵媚,風韻清健,清末「後海派」四傑之一代大師蒲華作品精選

TAG:清韻逸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