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品賞析】青花折沿盤

【精品賞析】青花折沿盤

舉世聞名、美輪美奐的青花瓷萌芽於盛唐,厚積於宋,薄發於元,登峰造極於明清。萬朵青花叢中,元青花艷麗洒脫,自由爛漫;永宣青花優美生動,靈氣逼人;成弘青花清雅淡然,溫婉秀麗;而康熙青花瓷以其精細光澤之胎釉、明凈青翠之色澤、嫻熟超然的繪畫技法,充分彰顯出康熙時期文化繁榮多元、社會朝氣蓬勃的盛世景象。因此,康熙青花在青花叢中艷壓群芳,傲然綻放,被譽為「青花五彩」。

康熙(公元1662—1722年),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是中國封建皇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擒鰲拜、平三藩、抗沙俄……開啟了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這個時期經濟興盛,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我國制瓷業也進入巔峰時期,風格獨樹一幟的康熙青花瓷器,既有繼承,也有創新,被推為清代青花瓷器之冠。

萬朵青花叢中,康熙青花瓷以其精細光澤之胎釉、明凈青翠之色澤、嫻熟超然的繪畫技法,充分彰顯出康熙時期文化繁榮多元、社會朝氣蓬勃的盛世景象。因此,康熙青花在青花叢中艷壓群芳,傲然綻放,被譽為「青花五彩」。

康熙青花的器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既有端莊肅穆的陳設瓷,也有逸趣橫生的生活用瓷;有挺拔俊美的棒槌瓶、華美壯麗的大方瓶等大件器,充分彰顯出康熙盛世的大氣磅礴、豪邁洒脫;也有婉約秀麗的壁瓶、典雅脫俗的賞瓶、情趣萬千的筆筒等中小件器,創意新穎,精彩之極。康熙一朝,官窯瓷器精益求精,民用瓷器堅實耐用,外銷瓷器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康熙時期的瓷器,胎釉白凈細膩,有人形象的稱之為「糯米胎」。康熙青花上的青花圖案為雲南產的 「珠明料」所繪。珠明料堪稱青花色料中的精華,色澤青翠艷麗,富餘光澤,將由淺至深、各個色階的青色都表現得歡暢淋漓,引人入勝。在繪畫技法上,康熙青花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改變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後塗色的傳統方法,即單線平塗。而是採用「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鑒了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手法,濃重、淡雅層次分明。運筆時勾、染、皴、擦、點各種繪畫手法並用,難度非常大。

青花折沿盤,撇口折沿,弧腹,圈足,胎體輕薄,釉質瑩潤。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盤內外均以青花描繪,外壁飾折枝靈芝紋,盤內繪三層紋飾,盤心環以青花雙圈,內繪松竹等紋飾。底部青花雙圈款。此盤胎色潔白堅實,青花色澤鮮艷,整體線條流暢生動,手法高妙,工細精巧,紋飾疏密有致,雅緻宜人。盤心主題紋飾中的松竹象徵著文人士大夫的高風亮節,靈芝則代表長壽,寓意吉祥,為「青花」中之佼佼者。

康雍乾之後,清代的制瓷業開始衰落,青花紋飾轉向俗媚的吉祥圖案,胎體釉面也日漸粗糙。後世的光緒青花曾極力模仿康熙風格,被譽為「小康」,雖有仿製精品足以亂真,但終究無法還原康熙盛世時的絕美青花。這件青花折沿盤跨越數百年風雨,歷經歲月浮沉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展康熙青花的精緻和優雅,是為無上雋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耀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耀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