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成時代的偶像與粉絲

養成時代的偶像與粉絲

GIF

要說今年關鍵詞,絕對有「偶像」、「練習生」。

愛奇藝的那檔總播放量28億的《偶像練習生》熱度還沒退,九個大小夥子終於在100人中突出重圍組團「Nine Percent」出道,頻頻出現在微博熱搜——「蔡徐坤 黑髮」、「陳立農 時代廣場」、「范丞丞 跑男」;

4月21日買了原版版權的騰訊又推出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首日播放量2.1億,全網一片叫好。

你不能說這兩檔節目不火,不然不看節目的我本人又怎麼會頻頻被這些詞刷屏,身邊一把年紀的「老阿姨」也開始說起了這些90末00後的小鮮肉。

在這兩檔講究從0到1的養成類節目里,強調著素人造星,你手裡的一票,就能決定他們將來是繼續所謂的練習生涯,還是大放異彩的出道拿資源。

用《偶像練習生》里張藝興張PD的話說:「他們的出道,由你決定。」並且頻頻伴以90度鞠躬。

粉絲不再叫粉絲了,他們叫「全民製作人」,叫「女團創始人」,粉絲經濟由狂歡式消費,演變成了參與式養成。

於是這些獲得了地位和權利的部分粉絲搖身一變,不再被動選擇,而是主動出擊——

他們為了自己心儀的那個小男孩兒瘋狂買水買會員(投票);

他們為了讓自己的男孩兒在出道前不敗壞一丁點兒路人緣放棄了飯圈最擅長的撕逼,他們罵不還口平心靜氣地解釋、安利、道歉;

他們因為「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潛規則,放低姿態跪求投票排隊感謝;

他們甚至不把那些男孩兒當偶像、愛豆,更當作自己的孩子。

這批粉絲的數量不在少數,但我們也不否認,有另一批佛系追星的姐姐阿姨們,他們只是安安靜靜地每周五打開視頻看看,為自己喜歡的小男孩兒花痴幾秒鐘。

《偶練》里的男孩兒們個個長得比姑娘還精緻,臉一個比一個小,家裡一個比一個有錢;《101》里的女孩兒們努力拚搏,一言不合就熱淚盈眶,一個比一個能賣慘。

也有人說,超女14年後,再也等不到一個鋒芒畢露的李宇春。

追星是不是一件卑微的事兒?化被動為主動的粉絲們看似高昂起頭顱,但為了自己的「兒子們」,有時候姿態也低到塵埃里。

還記得去年娛樂圈一大熱鬧之一——鹿晗宣布自己有女朋友了,隨後就是粉絲大型脫粉現場。

他們認為是自己花費著若干時間、金錢和精力,把鹿晗捧成如今的萬千人氣偶像,在粉絲眼裡,鹿晗就是自己的所有品:我花錢為的就是你「乖乖聽話」做好你的男友人設,結果你竟然敢不經過我的同意就戀愛了?

鹿晗的做法,被他們稱為「偶像失格」。

有人說,偶像這個詞,早就變味了。

雖說時代在變、形式在變、偶像在變、人也在變,但誰又沒有個年輕的時候呢?

偶像

 你知道東方在哪一邊 上集

左小祖咒 

00:00/05:35

@I"M a walking dinosaur |00後

我是一個混跡在90年代之中的00後,我偶像都是大佬。

小學開始聽羅大佑,初中開始聽升哥到現在,升哥就是我偶像!ps:因為升哥太接地氣,以至於已經不忍心叫叔。

喜歡他不止是因為他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敢把自己所想表現出來,而不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還因為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做事的態度,教會了我很多!

這樣的偶像在我彷徨迷惘時 ,彷彿他會為我點亮一盞燈。 我能做的事就是今年高中畢業,2019去台灣和升哥跨年。

@硯春秋 | 70後

喜歡過一些人,比如王小波,左叔。不知道偶像怎麼定義,比如只是喜歡左叔的作品,見面的願望也不大。難忘的就是一些作品給人的感受或反思。

我是七零後,感覺偶像是個偽名詞,不會為任何人要死要活。也許說榜樣吧,我覺得有獨立思想的人,不為名利所累的人適合做榜樣。

這正合適

 你知道東方在哪一邊 下集

左小祖咒 

00:00/05:17

@紫晶女孩胡福貴 | 95後

第一個偶像是Michael Jackson。當時他剛去世,跟風看了一些他的表演視頻,做了四五年粉絲,因為熱度沒了就漸漸不聽了。

後來是陳奕迅,因為性格啊品味啊各方面真的非常喜歡,所以也粉了三年多,後來他開始唱口水歌,也漸漸淡了。

現在是粉二手玫瑰李志,年齡越大越佛了,開始追求一些更有內涵的東西,也沒那麼炸了。可能偶像對我來說不是長得多好看,而是真的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讓我捨得為他的藝術花錢的人吧。

@夏冥落桑 | 80後

我有偶像,五月天。特別羨慕他們可以從中學就相識,然後幾個好朋友因為共同的愛好一直都在一起,可以一起成長一起努力,他們的歌在我讀書的時候給了我不少力量。

我學吉他是因為五月天。但其實這次《偶像練習生》我也有追,依然也可以從這些人身上看到堅持、熱愛的特質,已經工作的我可能又到了開始反思自己人生的時間吧。

現在的偶像更多的是一個職業了,是個符號,有一些是偏個性的,但更多的還是努力、成為榜樣、承載著粉絲們的夢想、他的作品能讓大家思考或者從中獲得力量吧。

@登光 | 95後

我的偶像是杰倫,算是配得上偶像二字的人吧,畢竟他也是以大眾偶像的身份要求自己的。

他做過很多傻事和心血來潮的事,但也培養了不俗的情商,比如前一陣回絕歌迷點歌《算什麼男人》,是非常得體的。而且對於影迷來說 他拍的電影可謂是相當有誠意又不失感動,在導演上也真的是很有天分。

而且他除了靠演唱會這樣正常的掙錢以外,基本不拿別的收入,他笑稱他的專輯不買也沒關係,他不靠這個掙錢!他真的是個至純的人吧,愛家人,愛妻兒,愛徒弟,愛同公司的藝人朋友,真是個小公舉~

@Yany_xr | 95後

陳冠希

開始是朋友喜歡,一次看她分享了冠希的是我的歌詞,一句「還記得我嗎」,忽然覺得很難過,然後開始聽他的歌看他的電影,看到他做人的態度,做自己,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被打倒,在我每次感覺到孤立無援、被質疑、被安排的時候,還想著,要撐下去啊,要堅持,不能輸,不能低頭。

現在用的手機是努比亞,最喜歡的是開機的時候屏幕顯示的Be yourself,就像冠希一樣,讓我哪怕哭過疼過仍然能走下去。

做過最瘋狂的事,應該是去年西安草莓的時候,為了最近的看到他,從TT開場一直站到結束,被死死擠在第二排的八個多小時,有喜歡的搖滾樂隊,有喜歡的民謠歌手,但是,連站八個小時,真的是累到懷疑人生,冠希表演的時候被一個妹子從第二排擠到第三排,看不清舞台,直接站到了書包上,人潮擁擠到不怕跌倒啊。

最遺憾的,是銀川草莓,左叔和冠希那場,票都買了,家人覺得放假就不要出去了,所以完美錯過,今年成都,不會再錯過了。

稱得上偶像的人,大概是在喜歡他的時候不會放棄自己吧,有努力的方向和堅持的動力,有希望可以成為像他一樣的人的勇氣,能夠像光一樣照亮你和引領你,告訴你不要害怕遠方,也不要害怕走下去。

也因為或多或少的原因喜歡很多人,但能稱為信仰的只有陳冠希一個人。希望他永遠都好,和秦舒培還有女兒幸福的生活。

唯一信仰。

@王亞文 | 90後

我的中學偶像是崔健。我覺得聽他的那一批音樂,感覺遇到了一個高質量知己。

那時候,我覺得我所在的那個中學充滿了傻逼,即便有朋友,也是傻逼朋友。後來上大學時去北京買了他的唱片。又在影院全價買了他的電影票《藍色骨頭》,連續三天,看了三場,獨自一人坐很遠的公交去看。

在我的心目中,向我展示了偉大心靈的人,這還不夠,還要有強烈主觀性的人,就是我的偶像。這裡說的主觀性,不是指不切實際,而是指廣義上的能量。

@Pu S | 95後

朴樹

夏季小學期各種原因看了那段演唱會的視頻《生如夏花》開頭那段音樂和那些樹語彷彿捅破了我的一層窗戶紙。沒有在那個夏天,大街小巷放著《平凡之路》的那個季節認識他,電影的後面那首《no fear in my heart》聽完以後只是覺得有衝動,卻以為那個字讀piao,後來的後來,終於認識了他。

這裡有好多朴樹,與他的名字重合,與那些花兒重合。少俠朴樹,清白之年。

@夏言先生 | 90後

曾經偶像是達芬奇,因為覺得他是全才,畫畫啊各種都很棒,很喜歡古希臘還有達芬奇那時候的人,曾經也一度嚮往那樣藝術思想繁榮昌盛的時代。

但後來發現我既沒辦法成為全才,也沒辦法變得很牛逼,而達芬奇又離我離得太遠,所以,放棄了追隨。

對於我來說,偶像不光是某方面很牛逼吧,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偶像,其實我認為還應該具備某種足夠吸引人的人格特質,以及獨特令人深刻的生活方式,或者僅僅只需要敢於去活成別人想而不敢的樣子。

@最冬的夏 | 95後

哈哈,說實話最喜歡的是李宇春!然後有李健、胡德夫、陳升、左小祖咒、房東的貓、郭采潔……不要介意,這世上優秀的人太多了,我能說出的都是我非常喜歡的。

當然了,我最愛的是李宇春!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就是05年李宇春出道。她有些不隨波逐流的美好品質,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認真做自己的事情,也一直走在時代最前沿,不斷學習不斷突破自己,賦予賦予音樂以新的生命力,不恪守成規,卻又不失音樂人的態度以及內涵。

如果此生只能看一次演唱會,我必定會說是李宇春!

@中華神功 | 80後

我的偶像是科特柯本,大一的時候在學校為他開過紀念演出。

高中時代在上海那時候,2000前後,nirvana在電台里知名度挺高。我用一張CD記不得那支樂隊的了,和同學換了一張nevermind的盜版碟。

You know you"re right 是第一首歌,音樂本身震撼到我了,可以說是特別貼合那個時期青春叛逆的心境和當時包括上海以及各中小城市年青人對於外來音樂文化的一種朦朧初識和神往。我一直為這種簡樸的吉他音質和編排所迷戀,特別單純的搖滾樂,應該說柯本的音樂給我的感受某種程度上來說有種去偽存真的特質。

當然那個時代已經遠離,現在我已經很少再聽nirvana了,但是講不清道不明,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特別尊重他,少了柯本,也許我一樣能熬過那個時代。但肯定不是今天這副模樣。

@超凶 | 95後

曾軼可啊,她很有才華有禮貌而且性格好,溫溫軟軟渾身優點,我為了和她一樣的頭髮,把長發剪了還染了顏色。

偶像的身上一定要有一個特質和優點是別人沒有的,外在跟內在我覺得都要有,也可以只有內在,但絕對不能只有外表。

@匿名 | 95後

李健算一個。因為自身性格偏悲觀,而李健自身的表現,包括他的歌曲都很正能量;也是從李健開始,學會感受大自然的美,學會珍惜愛的人,煩躁的時候只要聽聽他的歌很快就能平靜下來。

似乎沒有為他做過什麼難忘的事,如果看演唱會和買cd不算的話。

我覺得得成為偶像的原因,一是他身上有什麼閃光點並且能給人正面影響,二是他離大眾得有些距離。

閃光點可以是顏值,也可以是歌舞好,很多粉絲後續還會注意到偶像身上的一些優點,能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甚至學到他的優點,這是件很好的事情啊。至於距離感,偶像這個詞就像是把人擺上了神台。

@建美不是健美 | 80後

陳升的歌我聽了一年又一年,聽著聽著總是可惜我知道他太晚了。但如果早幾年,可能我都聽不懂吧。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還好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自由自在的唱著歌,說著我們快要遺忘的故事,哼著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嬉笑怒罵,調侃著魔幻的社會現實……

好愛他,越來越愛這個老嬉皮。在跨年演唱會看他唱著風箏我哭得狼狽,倒不是因為有什麼刻骨銘心的故事,只是想到美好不再來因為捨不得而想像個小孩子一樣大哭著不願意。 感謝你啊,我親愛的升哥,跨年爭取都去啊,我一個人也去啊,一年中有了這個期待,頓時覺得自己美好了起來。

@創奇藝·唐朝 | 80後

其實,稱「左叔」真有點過,畢竟自己也三十齣頭了。但我的偶像,掰開指頭來數,左叔算一個!

一來他實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對音樂,對電影,對畫。二來,左叔關心我們底層人民呀,他是敢於用他的看似格格不入的表達為我們說話呀,真是讓我感動。我想左叔真算得上「人民的藝術家」。

左叔有品有性格,看誰?升哥啊!朋友,最能說明一個人的品味了。至於性格,我自己也是愛喝口子酒的,哈哈,期待和左叔升哥喝一回。

我還真沒為左叔做過啥難忘的事兒,但我有時候會夢到他。做夢這事,算不算難忘的?但最近兩年左叔每出一個新專輯,我都給新專輯寫點短句子,在我的朋友圈推薦,雖然得到了不少「什麼玩意?」的反饋,但我知道這些所謂的朋友是不熟也沒品味也沒辦法救的。

在我心裡啊,左叔這樣的人才配得上「偶像」這種分類。這兒我也說點嚴肅的,他真是一個在價值觀上能夠把人往正道上引的人。為啥?這就需要人的理解了,和認知有關,去感受,用心去感受,歌詞啊,腔調啊,旋律啊,意識啊,……——靠,我這是不是有點裝逼?還有,作為「偶像」,尤其是藝術方向的,得給人不同的感受,敢於嘗試和面對的新的方式。左叔,還真是我的偶像!

而現在,在這個淪陷的國度和時代,所謂的大眾嘔像,哎……簡直就是把「偶像」這回事給糟蹋了。但又沒啥辦法,一來我自己成不了偶像。二來自己能夠影響到的人太有限。三來這速食的沒有營養的時代潮流擋不住,就算左叔放聲大哭大笑大叫大吼也擋不住。

有人從沒有過偶像,有人的偶像一直在變,有人從一而終的喜歡著一個偶像。

而我們可以知道的事,速食時代的偶像和粉絲,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家不再像往年一般長情,甚至堅持喜歡1年,都算很長時間了。

而養成類偶像,究竟是真正的「養成」還是「速成」?複製粘貼出來的中國男團女團們究竟又能「火」多遠,這些都是我們不知道的。其實男女團的興起並不是近年才有了,只是似乎從沒有一個女團紅得過S.H.E和twins,少年偶像團體也千千萬,可tfboys只有那麼一個了。

而如今正在勢頭上的男女團們,會不會像那些過早夭折的偶像團體般「曇花一現」,我想在出道之後,還有太多挑戰在等著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小祖咒 的精彩文章:

中國當代搖滾編瞎話速成指南

TAG:左小祖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