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到中年,才漸漸找到活著的味道

人到中年,才漸漸找到活著的味道

今天跟高中同學聊天,一起感嘆畢業十幾年的際遇。她說:「中年有點為自己而活的感覺」。

這句話讓我也非常有感觸,同學大學是學電子信息的,可幾乎沒有從事過本專業的工作,現在在家全職帶娃六年,最近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她準備重入職場,開始學習會計專業課程。

我身邊也有朋友,脫離了自己本身的專業,尋找到自己幹得順手的工作,讓自己能更享受生活的工作。

而我自己也是這樣,學的是生物工程,一直做食品加工和食品檢測的工作,因為喜歡看書寫作,去年轉行做了新媒體編輯。

1

曾經忙得丟了自己,才懂得現在的好

剛畢業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為了生計奔忙。

只要能找到工作,可以加班加點,可以離家很遠,可以任勞任怨,可以拿著很少的錢,把自己忙成陀螺。

曾經做檢測時,最忙的狀態是手機、座機、QQ和飛秋一起在響、一起在閃,人的神經極度緊張,連做夢都是哪個工作遺漏了什麼,能在夢中驚醒。

連晚飯都不想吃,回家直接倒頭就能睡著,孩子在床上爬,翻到地上我都不知道。

那樣的生活,感覺自己就是一個零件,一件工具,根本無法感知生活,總是覺得累和煩,自己整個狀態非常差。

現在,可以看書看電影,可以寫小說、寫書評、寫影評,還可以和朋友聊天,帶孩子看兒童劇,可以跟老公嘻嘻笑笑,還可以像現在這樣,安靜地寫一些自己的感悟。

生活的節奏依然很快,但是這種快是自己內力催動的快,而不是被外界攆著催著的快。這種掌控和把握節奏的感覺,很好。

2

年輕時害怕變老,到了中年才覺得這樣挺好

年輕時總覺得,如果我三十歲了可怎麼辦?

是不是會皺紋爬上眼角?

是不是會身材走樣,就不美了?

是不是會健康出現問題,就蹦躂不動了?

是不是會老得被時代遺棄了?

其實活到三十以後,甚至到三十五六,四十多歲,才發現每個階段都有專屬的精彩。年輕的時候可以有無限的青春揮灑,而中年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心態更加沉穩,更有行動目標,也更能品嘗到生活的味道。

二十多歲,用激情不斷試錯,體會更多的是挫敗和動蕩;三四十歲,有了明確的目標,只要向前,就會有所進步,體會更多的是成就和穩定。

年輕時,可能憧憬過一夜成馬雲;而中年時,更了解自己的長與短,不再妄想,而是腳踏實地地工作與生活。

二十多歲,可能被房東催房租,或是上頓吃了沒下頓,甚至經常陷入財政的窘境。而三四十歲,有了穩定的收入,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

熬到中年,終於可以在周末,泡一杯熱茶,倚著沙發,看孩子在腳邊玩耍,自己與家人談笑風聲,這是一種穩定的坦然,一種活著的幸福。

年輕時候擔心自己變老後遇到的窘境,已經被遺忘腦後,或是僅做笑談。

3

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我們能得到的是什麼?

我們一直追求所謂的理想,可是理想是什麼?

是童年的工程師、科學家之夢?

是年少的年年考第一,中高考狀元?是名校夢?

是年輕時年入百萬千萬,開車豪車,坐著飛機全球嘚瑟?

這些都曾經是我們短期做過的夢,等夢醒後,發現我們不是高精尖,而只是一個個的普通人。

我們這些普通人現在的夢想,就是能讓自己在掙錢與生活的權衡中,找到最舒服的位置。

這種舒適感,就是我們現在能做到的,能最終得到的生活。

所以,當活到中年,才開始認清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也能在兩者間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可能我們以前覺得工作最重要,掙錢最重要,現在覺得跟家人一起享受共同的休閑時間更加重要,覺得家人的身體健康更為重要。

有一個鄰居,一直做家庭主婦,家裡的花銷一直都靠她老公。最近有公司挖她老公跳槽,工資比較有吸引力,可是工作壓力很大,加班比較頻繁。

她其實也羨慕更高收入的家庭,可在考慮到掙錢會影響到老公的健康,她勸老公放棄了高薪的工作。

她說如果換幾年前,他們一定會高興地接受這份工作,現在覺得還是老公的健康比較重要,一家三口有時間相處比較重要,不想因為掙錢而影響到現有的生活。

人到中年,更多選擇生活的本色,放棄一些影響生活整體質量的選擇。

我們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每種選擇會讓我們得到什麼,每一個選擇更為實際,而非短期效力。

其實人到中年很好,讓我們漸漸找到活著的味道,生活更加有品質,也更加滿足。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娜末正好 的精彩文章:

破解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TAG:娜末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