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除了紙,古人用什麼糊窗戶?

除了紙,古人用什麼糊窗戶?

古詩詞中,窗總包含了無數的詩情畫意,古代的亭台樓閣、雕梁繡戶向世人展現中國特有的藝術與浪漫。窗戶雖然是藝術與美的象徵,但是也有實際的意義。在沒有紙、玻璃的古代窗戶用什麼來進行遮風擋雨?

史前原始社會時期,窗戶的用途只限於通風。人們在牆上和天花板上鑿出或留出非常粗糙的孔洞,再使用野獸之皮或草的編織物布加以遮蓋。這種原始「窗帘」透光性雖然不好,但是通風性很好。

在唐代以前雖然有了紙,那時紙還不能大面積當窗戶紙用,大多都是用綾這個絲綢織品代替,但是絲綢製品成本非常高,而且透光性相對紙來說不是很好。

到了明清,紙才大量應用到窗戶上。明清時期,最常用來做窗戶紙的是防水紙。防水紙不但可以防雨雪濕破,而且還能增加透光度。北方的冬天異常寒冷,在窗戶紙上刷上桐油或其他幹性油,這樣雨水打在窗戶紙上就順著淌下去,潮氣在上面一打就能化成一團水珠,也無法浸到裡邊。

高麗紙也常做窗戶紙使用,高麗紙是朝鮮的特產,製作時以棉、繭為主要原料,纖維甚長,不僅透明白凈而且質地堅韌,經久耐用,然而這種紙價值不菲,只有地位顯赫的人才能用高麗紙糊窗戶。

圖為高麗紙

玻璃的替代品——明瓦。明瓦最早出現於宋代,在舊時江南很普及,主要材料為海洋貝類的貝殼、羊角、天然透明雲母片,因此,明瓦窗又名蠣殼窗、蚌殼窗。明瓦窗不但具有彩光作用,還能有效地過濾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使室內傢具不易褪色。

圖為明瓦窗

清末民初,大量平板玻璃湧現,成為明瓦的終結者,明瓦行業自此沒落。從民國開始,玻璃窗已成為各種窗戶的代名詞。民國時期的洋房,玻璃表面還打磨出多姿的幾何圖形。

此時,窗已經越來越失去其,最初採光通風的用途,轉而變成純粹的建築學中進行空間圍合或劃分的工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玻璃是舶來品?西周時就用玻璃珠子穿項鏈了!
百年古井竟有4種口味,大爺用酸澀井水點豆腐,細膩回甜都搶著買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