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oogle、Instagram……它們來米蘭傢具展幹什麼?

Google、Instagram……它們來米蘭傢具展幹什麼?

有設計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米蘭國際傢具展今年已經進入了第57年。

在參展商的多元化方面,幾乎沒有一個大型國際展會能比得上米蘭國際傢具展。設計師、程序員、工程師、大學教授、媒體編輯等都可以在這裡通過設計找到共同話題,繼而演變成整個城市聯動的一場設計節,也就是統稱的米蘭設計周,那些不屬於傳統傢具設計範疇內的品牌,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漲。

今年第一次參加米蘭設計周的Google聯合了來自荷蘭的趨勢預測師Li Edelkoort,展示了技術在未來如何變得更具柔和的觸感。

Google聯合荷蘭的趨勢預測師Li Edelkoort作品

日本的松下電器則是包下了著名的布雷拉美術館,在露天庭院內架起了一個巨型球體,結合松下的技術,創造了一個關於氣體的特別體驗。

關於氣體的特別體驗

這些技術公司都不約而同地表達自己作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而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產品。

Instagram在米蘭設計周期間正式推出了@design賬號,集中發布來自全球有關設計和手工藝的話題,會深入到設計師的工作室展現設計的幕後故事,或是參與全球性的設計活動,還會探索新創意,分享設計師、工程師和藝術家如何通過設計解決問題。

「我們強調集合來自不同行業的創意人士,向用戶呈現技術和傳統設計之間日益模糊的邊界。我們才剛剛開始探索這一塊,如何能為這個社區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我們還要慢慢學習。」Instagram的設計主管Ian Spalter對《第一財經周刊》說。Instagram今年也是第一次參加米蘭設計周,但他們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並沒有選擇一上來就舉辦一個大規模的展出。

Yves Behar則認為,目前這些技術公司參與米蘭設計周的模式還是沒有跳出產品發布的思維方式。這位來自矽谷的明星設計師去年在米蘭設計周期間聯合三星推出的如同畫作般的電視機大受好評。今年,他為智能家居品牌Hive設計了一款智能攝像頭。

為Hive設計的智能攝像頭

智能家居設備,尤其是音響領域,隨著亞馬遜、Google和蘋果的加入,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音響品牌SONOS和丹麥家居設計品牌HAY合作在米蘭設計周上推出了一個限量版音響系列,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配色,該系列也適用蘋果的AirPlay系統,可以無線連接家中的電視機、智能手機和其他音頻設備。

SONOS和HAY合作限量版音響系列

在這之前,宜家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音箱,正面有一塊可拆卸的滌綸織物布料面板,還有一個可拆卸的提手,目前還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宜家還宣布明年他們也會和SONOS合作推出新產品。

宜家自己的第一款音箱

同樣是來自北歐的高端音響品牌Bang & Olufsen則是第一次推出了價格親民的產品Beoplay P6,仍然是主打品質,防水防塵的設計讓它可以隨意帶到任何地方,並且可以連接智能設備上的Siri或是Google Assisatant。Bang & Olufsen邀請到了來自丹麥的設計師CecilieManz合作設計,Manz不久前被巴黎Maison & Object傢具設計展評為2018年度設計師。

Beoplay P6

設計的邊界被大規模的拓展了,當下,是技術,而非傢具,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現在技術產品要讓每個人都能接受,而不僅適用於少數極客,另外,當前技術產品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衝擊過於激烈,這是技術需要與設計結合的主要原因。我的理念是,技術應該是隱形的,應該成為一種背景。」Behar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不僅是技術產品要變得更有設計感,反過來,設計師也要變得更懂技術。英國燈具設計師Lee Broom在米蘭設計周上發布的OBSERVATORY系列中使用到的LED照明系統,全是由他自己設計的。

「LED供應商每次技術更新後,燈管結構形狀都會有調整,我們也不得不跟著技術的變化調整我們的設計,可問題是,技術變化太快了,而燈具作為家裝的一部分,通常人們不會更換太頻繁。自主設計LED照明系統,我便可以對它有更多的掌控,不再需要依賴供應商,這樣才能設計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耐用的產品。」Broom對《第一財經周刊》解釋說。

OBSERVATORY系列中使用到的LED照明系統

來自日本的設計公司Nendo也樂於和不同的技術公司合作,豐富自己在新技術和新材料方面的知識,而那些傳統的B2B公司,通過與Nendo的合作,也發現了自己面向消費者展示的新平台。在今年的米蘭設計周上,Nendo展示了一組名為「動態形狀」(Nendo: Forms of Movement)的設計,其中利用到了10家日本工業製造商各自特有的技術或材料。

「動態形狀」(Nendo: Forms of Movement)

除了技術公司以外,時尚品牌也是米蘭設計周上的大玩家。Cos今年已經是第7次參加米蘭設計周了,去年他們和英國創意工作室Studio Swine合作的「新春」(New Spring)裝置還獲得了米蘭設計周最受歡迎展出大獎。這次他們和美國藝術家Phillip K Smith III合作了一個名為「開放的天空」(Open Sky)的裝置。Cos在時裝設計的過程中,就會參考不同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作品,「開放的天空」以自然為主體,也符合Cos的品牌基因。

「開放的天空」(Open Sky)

有趣的是,恰恰是那些非傳統設計品牌的展出,最受普通觀眾的歡迎。無論是Cos還是松下電器,要想參觀它們的展出,至少得排上好幾個小時的隊伍。

米蘭傢具展日益從一個專業的純貿易展覽逐漸變為公共的設計與營銷盛宴,這也是英國著名設計師Tom Dixon今年選擇不參加米蘭設計周的原因,這還是15年來頭一次。今後,他會將參展頻率改為兩年一次,用兩年時間好好準備,才能有把握和那些新闖入的品牌們一較高下。

想看更多有趣的設計及相關故事,可繼續閱讀2018年4月23日刊封面故事《確定和不確定的設計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腦洞很大的新一線城市峰會除了排行榜聊什麼?
2018新一線城市峰會 尋找理想城市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