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是之:醫生教師待遇太低,無法吸引優秀人才

張是之:醫生教師待遇太低,無法吸引優秀人才

文 | 張是之

正常人一般都有同理之心,也就是換位思考的能力。

我的伯父是名醫生,憑藉自己的醫術、膽識和魄力,從農村走到縣城,再從縣城進入城市,不斷達到新的高度,是我的榜樣。另一位伯父,是名教師。

老師教書育人,醫生治病救人,都是技術活,都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才能培養出人才。如果家裡有親戚從事教育或醫療工作,或者更直接一點,父母就是醫生或者老師,我想他們利用自己高超的醫術,或者高水平的教學經驗賺來更多的收入,讓家庭生活的更好一點,我想你一定不會反對父母的這種做法吧。

市場存在的基礎是交易的自願和自由,這樣交易雙方都從交易過程中獲益,雙方交易擴展成為多邊貿易,無限擴展至整個世界。醫生給病人治病,教師傳道受業解惑,也是交易的一種,可以是簡單的雙方交易,也可以是複雜的多邊交易。

當我們說教育、醫療要市場化的時候,反對聲音的第一個,總是說這兩個領域是公益領域,公益領域就意味著不能多賺錢,多賺錢就意味著教師醫生會昧著良心只顧著賺錢。

很多問題回歸常識其實並不難理解,用最簡單的同理心和常識思考一下即可。

那些反對教育市場化、反對醫療市場化的人, 假如他們自己有高超的醫術,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難道不願意用自己的手藝和技術去多增加一點自己的收入嗎?

或者他們的父母因為具備這些能力而收入大增,他們會因此而埋怨嗎?會在飯桌上告訴父母,你們不該賺這麼多錢,該多想想公益這事。(畫外音:這孩子沒病吧?)

媒體報道,《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草案》10月31日提交三審。草案新增加規定,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並自2017年9月1日開始施行。

評論顯示很多人對此表示支持,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教書育人的事怎麼能老想著賺錢呢?營利就意味著只顧賺錢,就意味著忽視教學質量,就意味著有銅臭氣,教育是多麼神聖的事業,所以只能是非營利性辦學,不能營利性辦學。

法制日報更是刊文評這條修正案,稱義務教育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免費性和強制性等特點,這決定了它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必須具有公益性,而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如果允許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營利,那麼不但有違義務教育的公益屬性,而且也會導致實質上的教育不公平。認為「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實際上是讓其回歸公益屬性,對終結民辦學校唯營利至上的生長狀態,意義重大。

民辦學校就意味著唯營利至上,義務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免費性和強制性,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某種程度上教育公平的體現,是種正義的舉措。

很遺憾,正義是有成本的。況且,這個「正義」還是要加引號的。

當我們說醫療是公益,醫生收入不能太高的時候,醫生這個職業的神聖光環就成為了他們的「緊箍咒」;當我們要求學校非營利,教師的工資也受到限制的時候,教師這個職業的神聖光環也成了他們的「緊箍咒」。

就業早已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分配製度,而是自由的雙向選擇,人才層次越高選擇的面就越廣,就一定會選擇薪酬高、發展前景好的職業作為起點。信息渠道暢通,醫生教師即將面臨的「緊箍咒」明擺著在那裡,高水平的人才選擇餘地很廣,他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避開這些「緊箍咒」。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一旦步入「緊箍咒」行業,多少人悔不當初。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兒科醫生短缺;高考填報志願,兩岸三地前十名熱門專業,唯獨大陸沒有醫學,台灣和香港,醫學分別是第一和第二熱門首選;男生不願讀師範,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

男生為啥不願讀師範?男教師為何又那麼少?大多數時候男人還是一家的頂樑柱,那點微薄的工資可能只夠糊口,而不夠養家。不讓學校營利,但凡有點能耐的人,估計都不會去跳這個坑吧?即使跳進去了,也會很快跳出來。

可以預見,政策實施之後,義務教育階段的人才仍將繼續缺乏,尤其是缺乏高層次人才。毫無疑問,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證,也許能夠做到「教會」,但無法保證「教好」。

同時,各種補習班的春天將再次來臨,因為看上去追求公平的學校教育,實際上將拉低整體的教育層次,能夠負擔得起的家長一定會選擇補習班或者一對一的輔導,作為補充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網路的普及,以及支付手段的便利,也使得網路教育進入新的時代。許多優秀的網路輔導平台,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的輔導平台也將面臨一個更大的發展機遇。

作為家長的父母,將會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賺足夠多的錢給孩子給孩子上更好的輔導班,請更好的老師。

第二種,有足夠的「搜商」能力,能夠幫孩子找到這些教學質量很高但價格未必很高的輔導平台,或者學習資源。

第三種,那就是前兩種都不行,只能把孩子放手交給學校來管,那就只能是眼睜睜看著孩子吃政策的虧了。當然,在很多人看來,他們是享受到了政策的福利,因為省錢了。

小廟裝不下大和尚,如果徹底禁止和堵塞了公辦和民營學校的盈利能力,高水平的教師一定會自謀出路,尋找更好的發展平台。

市場化,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不是說市場化就是唯利是圖,不管教學質量,不管病人死活。恰恰相反,市場化的競爭之下,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遭。

做前兩種家長,希望並祝願教師和醫生們都能到賺錢多的地方去,多賺錢。

馮老屍按:以上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張是之老師,他創辦的「一課經濟學」致力於推廣「零基礎無數學,你也可以學好的經濟學」,尤其是邏輯徹底、讓人折服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一天一塊錢,你就可以跟著張老師一起精讀張五常的《經濟解釋》、米塞斯的《人的行為》、羅斯巴德的《人、經濟與國家》這三本經典著作,打通經濟學思維的任督二脈,享受三觀重建的快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也許是簡體中文世界最有趣的文字
有可能是中文世界最開腦洞的文字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