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資料探勘舉證,文化資產造就城市繁榮

資料探勘舉證,文化資產造就城市繁榮

資料探勘舉證,文化資產造就城市繁榮

【Technews科技新報】投資、就業、收入通常無法完全解釋一個城市的繁榮程度,20 世紀法國人類學家 Pierre Bourdieu 認為,繁榮也是文化因素如教育、智力和知識的結果。他稱之為文化之都,並認為文化對人們的成功扮演至關重要的作用。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根據 Bourdieu 的說法,城市的繁榮不只仰賴經濟發展,文化資產同等重要,譬如許多貧窮社區吸引創意家或企業進駐之後,也可以變得繁榮發達,這樣的例子很多。但文化資產很難衡量,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方法,可以衡量城市文化資產,以及對城市繁榮的貢獻度。

研究人員使用 Flickr 的照片,針對與文化創意活動加以標籤,譬如廣告行銷、建築、出版、工藝、電影電視、音樂等。首先研究人員針對紐約與倫敦的照片進行分析,總共有 150 萬張照片,拍攝時間介於 2010~2015 年。

透過地理標記,150 萬張照片共來自倫敦 33 個行政區和紐約 70 多個社區,讓研究人員可以對這些地方的文化活動變化進行排序和比較。研究團隊使用與城市發展相關的數據,如倫敦多重剝奪指數(Index of Multiple Deprivation)和紐約社會脆弱性指數(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以及房價數據,代表城市的繁榮程度。

研究團隊為了顯示各地區如何受益於文化活動,而將每個地方的經濟與文化活動分開比對。研究發現,經濟資本無法單獨解釋城市發展,結合文化資本較能解釋一個社區的房價與社經狀態的發展程度。

除了文化資本之外,最近教育專家開始關注科學資本,研究個人對科學的知識與理解,對工作與生活型態的影響。由於科學資本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軌跡,因此也能影響城市的繁榮,英國的牛津和劍橋、美國的波士頓和舊金山可能就是很好的例子。

劍橋研究團隊以創新的資料探勘方式,觀察城市中的人類行為對經濟繁榮的影響,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找到更多創造城市繁榮的關鍵力量。

(首圖來源:Flickr/Hamza Butt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韓國央行:半導體成長將繼續維持 1 年,廠商應重非存儲器市場
大眾發布 AI 全自駕概念車,量產版 2022 年上市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