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壁江山——大紅袍

半壁江山——大紅袍

大紅袍與半壁江山

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時,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毛澤東贈送他四兩的大紅袍母株茶葉。由於尼克松不知大紅袍母株產量少而極為珍貴,曾私下抱怨毛澤東小氣。周恩來後來為此對尼克松解釋,說:「主席已經將『半壁江山』奉送了。」並把大紅袍由來告知,聞說尼克松聽後對此肅然起敬。

關於大紅袍屬於什麼茶

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以「岩骨花香」的獨特岩韻著稱,以「三紅七綠,綠葉紅鑲邊」為特徵,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所以太多的朋友誤認為大紅袍屬於綠茶或者大紅袍屬於紅茶。其實大紅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種,和所有武夷岩茶一樣屬於烏龍茶、青茶、半發酵茶也是功夫茶的一種。

關於母樹大紅袍

母樹大紅袍位於武夷山景區九龍窠內6株茶樹,它們都是種子繁育長成的,是四個不同的品系:北斗1號,北斗2號,奇丹,大紅袍。它們的葉型、發芽期等都不一樣,而且採摘期也都互有差異,分2-3期採制後,再和在一起精製焙火,最後才稱為「母樹大紅袍」。

母樹大紅袍並不能在茶葉市場上流通,那我們平時喝到的大紅袍是正宗的大紅袍嗎?

純種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品系單獨扦插繁育(無性繁殖)栽培後,單獨採制加工而成的大紅袍。此大紅袍也不能稱為二代、或三代大紅袍,因為無性繁殖不存在代數。商品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某兩個以上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的大紅袍(有4—5個品系的茶葉)。每個品系也都是用無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紅袍也不能稱為二代、或三代大紅袍。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武夷山茶區有「奇秀 甲於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迴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武夷岩茶大紅袍也屬於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大紅袍是武夷岩茶之王屬於烏龍茶中的極品!

岩茶大紅袍·品種

武夷山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武夷岩茶大紅袍申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後,頒布執行了武夷岩茶大紅袍國家標準(GB18745-2002)。按國標規定,武夷岩茶大紅袍產品分為五個品種系列:水仙、肉桂、大紅袍、名叢和奇種。其中大紅袍是從名叢中單列出來的名叢(是名叢之首和公認的武夷茶王),其餘的名叢如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等有幾百、上千種,統歸一個系列。近幾年武夷山還引進了外地的烏龍茶優良品種,有少量栽培、生產和上市銷售,如黃旦、奇蘭、黃奇、黃觀音,金觀音等。

岩茶大紅袍·個性特徵

(1)品種特徵:某一品種不論種在何山場、只要按烏龍茶工藝加工到位後所具有的共同特徵。撇開山場因數,品種特徵明顯的岩茶,其加工工藝一定達中等以上。因此,低檔岩茶品種特徵較弱。品種特徵應是共性的、其他品種所沒有的特徵。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而「桂圓香」則不是品種特徵(是工藝特徵、輕微煙味)。品種特徵要實踐來總結,有些特徵只可意會、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徵。

(2)工藝特徵:因加工工藝不同、或某加工環節處理失誤而形成的特徵。如酵味(發酵過度、類似紅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後未及時烘乾、毛火走水焙的時間過長造成)、煙味、青味(做青發酵不足、殺青不足)、酸餿味、高火味、過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費者常把渥味、煙味、酸餿味等當作「韻味」。

(3)岩韻:是指烏龍茶優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內、經武夷岩茶大紅袍傳統栽培製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

以上定義說明:「岩韻」是武夷岩茶大紅袍獨有的特徵;「岩韻」的有無取決於茶樹生長環境;「岩韻」的強弱還受到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製作工藝的影響。

同等條件下:不同的茶樹品種,岩韻強弱不同;非岩茶大紅袍製作工藝加工則體現不出岩韻;精製焙火是提升岩韻的重要工序。

形成岩茶大紅袍獨有風格及特徵

多樣化的因素主要有三:

-獨特的生態環境-

-豐富的優良品種資源-

-傳統的栽培製作工藝-

何謂「手工茶」 何謂「空調茶」

01

手工茶一般是指武夷岩茶大紅袍,在做青工藝中的搖青方法是用手工操作而完成的,其特點是茶葉品質相對較高、香味純正、香氣較持久耐儲。在岩茶大紅袍製作工藝中,其他工藝機械操作的質量都不亞於手工操作,因此才有「手工茶」之說。

02

空調茶一般是指安溪茶,夏秋季高溫高濕季節,在空調環境下加工的茶葉。其特點是去除夏暑味、改善茶葉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州茶博會 的精彩文章:

TAG:蘇州茶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