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脾虛、體濕和體寒的調理

脾虛、體濕和體寒的調理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1




脾虛


 

以前,我們很少關注脾虛,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脾虛之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所謂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




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2




脾虛的臨床表現


 


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1.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


 


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癥狀。


 




3




脾虛的病因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




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




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葯、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




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4




體濕


 


體濕即為體內濕氣,其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




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癥狀。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




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




用燥濕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濕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里除了燥濕,還有利濕、化濕、滲濕等對付濕邪的方法。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為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那麼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


 


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

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實在不願意觀察大便,吐出舌頭觀察一下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濕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濕邪越厲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




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5




體寒


 


「體寒」,以中醫看,大部分叫做「虛寒」,就是體質虛且寒。




中醫對於病情,可以用「八綱辨證」法說明,分成「陰、陽、表、里、虛、實、寒、熱」這個八綱辨證。虛跟寒都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所以我們就說這個人虛寒。




寒體質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虛就更怕冷了。長期處於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到生育、月經等,男性就會引發性功能障礙。


 


體寒是由於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癥狀,要想徹底治療體寒,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並且長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




身體中的熱量大部分是由「肌肉」產生的,特別是通過下半身肌肉的「使用」,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體熱的效果。平日里,可盡量

用腳尖站立,拉伸拉伸手指

,血液循環流暢了,體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預防。


 




6




典型癥狀


 


輕度體寒癥狀


 


1

、怕冷,手腳冰涼


2

、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復期長


3

、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


4

、面色暗淡,無血色


5

、易疲勞,關節部位易酸痛


6

、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符合以上3項即可視為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癥狀


 


1

、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


2

、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漲


3

、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


4

、皮膚乾燥易乾裂


5

、腳後跟易乾裂,腳部血液循環差


6

、愛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中度體寒癥狀。


 


重度體寒癥狀


 


1

、尿頻尿液不易排出


2

、下半身水腫嚴重


3

、睡一夜手腳都仍冰冷


4

、起床時手腳發麻


5

、經常感到疲倦,四肢發酸,沒有精神


6

、經常感到胃脹氣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重度體寒患者。


 


總結:

無論體質如何,認清事實,調理身體是首要的,如果你是肥胖人群,先把脾虛調理好,身體也會慢慢瘦下來。


 


7




健脾祛濕 灸法治療


 


1

灸足三里穴


 




祛濕,可以灸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


 


2

祛濕大穴——承山


 


 


承山穴是祛濕大穴。濕氣重的人灸承山穴。因濕重而常感睏倦時,承山一灸就能醒神了。灸承山幾分鐘,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表示膀胱經上的陽氣被激發,正在排出濕氣。


 


【取穴】


 


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3

脾經上的「祛濕方」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而脾主運濕,所以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這是一招不吃藥而健脾祛濕的方法:


 


 


如上圖,用手指

從三陰交穴處開始順著骨緣推到陰陵泉穴

,反覆地推。推過程中去找最痛的點,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經就通暢了。每天堅持做不僅健脾利濕,還能減肥美容。


 


註:若非醫生操作,孕婦慎按三陰交。


 

 





8




生活中的建議


 


1、

防濕健脾胃


 


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冷盤,注意肚臍不要受涼。




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時節,在飲食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2、

溫水泡腳


 


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推薦泡腳祛濕方:


 


藿香10g、佩蘭10g、蘇葉10g、荷葉10g、金銀花10g。


 


一劑藥方配適量的水(根據腳盆大小,水量能沒過腳踝為宜)煎煮30分鐘,溫度合適後進行泡腳,全身出汗後即可。


 


3、

保證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機體自我修復,是保證機體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天然的祛濕葯。




應當順應天時,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於11點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過一小時,還要切記貪涼,忌在溫度很低的空調屋或潮濕的地上睡覺,也不可迎窗而睡。


 


4、

多喝薑茶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




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5、

常運動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




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泄,氣受傷了,水濕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濕又出來了,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


 


6、

吃健脾化濕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網路資料,

中醫思維+編輯整理

,轉載請聯繫授權。




更多團購信息,敬請關注中醫思維十服務號






點擊「

閱讀原文

」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今日清明,養生要點
迷上中醫,他一口氣在中國學了16年

TAG:中醫思維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