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鄉愁」龍泉味 家鄉味

「鄉愁」龍泉味 家鄉味

文|彭敦運

傳說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偶爾也會想起當年討飯時的光景,想著想著淚流滿面了,想著想著就又記起那碗最難忘的雜糧熱粥。

他命廚子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可是,一位又一位天下知名的御廚,卻怎麼也做不出朱元璋所說的當年那個味而被殘酷殺害。

這天,左柱國(相當於宰相)李善長向朱元璋推薦了一位江夏廚師。

可這江夏廚師怎麼也不肯前往。

李善長問:「你莫不是也不會做?」

「草民會做。」

「既然會做,那為什麼不敢去呢?」

「不是不敢去,是怕皇上不按我說的辦法吃。」

「這有何難,我去奏明不就得了。」

接到李善長的奏請,朱元璋真的給了這江夏廚子要求的單獨相處一袋煙的時間,而且……

第二天晚上,當這位江夏廚師端著瓦罐走進御餐廳時,早已按耐不住的朱元璋,立即坐正身子,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隨風飄來的醉人粥味,脫口而出:「真香。」

據說,這罐粥備受朱元璋讚賞,也讓御膳房的廚師們解除了一個多月來的提心弔膽。

江夏廚師是怎麼做出朱元璋所說的粥?

原來,他在與朱元璋單獨相處時,細問了皇上當年吃粥時的情景,了解到已經幾天沒吃飯的朱元璋,肚皮早已貼緊了脊梁骨。看見破廟的一角有個老鼠洞,洞門有兩粒米,一時腦洞大開,就順著這老鼠洞向下挖,還真的挖出了一把糧食,不僅有麥有米,還有幾顆豆子。

大喜過望的朱元璋,用半邊破瓦罐熬了一點粥,趁熱吃下去,那個美喲,真比吃了龍肝鳳膽還令他難忘!

知道了這些,江夏廚師連忙叩頭說:「萬歲,草民現在馬上就去做,但是,今天的早餐和午膳,您都不能用啊。您當年是潛龍,潛龍享用的『多寶粥』,您只有虔誠等待,才會恢復以前的糧香與粥味。」

這朱元璋還真的從諫如流,整整餓了一天肚子。

太陽偏西了,太監來報:「粥沒有煮好。」

晚霞已經落下,太監稟說,「粥還在熬」。

直到月亮爬上了東山,姍姍來遲的江夏廚師才挪著碎步,小心翼翼端著盛著「多寶粥」的瓦罐款款而來。

看著朱元璋狼吞虎咽,江夏廚師笑了。

摸著滾圓的肚皮,朱元璋要大賞江夏廚師。

廚師婉言謝絕,小心翼翼地奏道:「萬歲,您就拿這些賞給為您奔走的身邊人吧,只要皇上您想吃美味,什麼時候記起了我,我一定前來為您精心烹調。」

朱元璋大喜:「你不僅粥做得好,還真會為人,我也不封你、不賞你,我們就做個『天地交』吧。」

據說,與朱元璋做了「天地交」的江夏廚師,以後又為朱元璋做了不少好吃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江夏的春魚炒蛋、金口燒臘、法泗篙筍、紙坊的竹炭烤鵝、瓦罐雞湯,尤其是龍泉的清蒸鯿魚、清燉腳魚、紅燒鱖魚、籠蒸螃蟹、冬筍臘肉、麻辣兔、紅燒野鴨……進入明王朝的宮廷。

還有一天,朱元璋吃完梁子湖的大閘蟹後對這位「地友」說:「江夏山靈水秀,美味甚多,我要是吃不完,就讓我的兒子孫子代我去好好享用。」

果然,明太祖朱元璋沒有吃完江夏的美味,他的第六個兒子,被他派到江夏來做楚王,替他的父皇繼續享用梁子湖邊的美味珍饈(xiū),而且帶著子子孫孫一享受就是幾百年!

呵呵,野史,野史。

你傳我說的野史,咂摸起來,也還有幾分滋味。

其實吧,任何人所說的美味,都不過是一種記憶,貴如天子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飢餓時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就只是這碗老鼠洞里一抔(póu)雜糧在破罐子里熬出的粥。

當然,記憶中的美味也不都是出現在飢餓時,只要所「吃」與所「感」完成了糅(róu)合,不管什麼,都可以構成鄉愁中那個拂之不去的「美味」

記得朱自清在《冬天》這篇文章里曾寫過這樣一段文字,記敘了他們父子四人圍著桌子吃白水豆腐的情景:「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qū)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寒冷的冬夜,一小鍋冒著熱氣的白水豆腐,足以滿足貧窮歲月的人們對於美味的遐思。然而,這種遐思中的美味美記,可不僅僅只停留在豆腐的嫰滑之上的,細細想來,假如讓朱自清肚子吃完這一鍋豆腐,他真的就覺得那麼好吃而且一記就是幾十年?其實讓朱自清難忘的,不是豆腐真的好吃,而是因豆腐的幻化,勾起了對父親筷子上掉下豆腐的期待——一種濃得不能再濃的鄉愁。

今天,有人把鄉愁比喻成「病毒」,說它蟄伏在腦海中,總與某一段獨特的記憶契合著。一旦生活在不經意間開啟了這段記憶,「病毒」就會迅速釋放出某種信息,用以刺激味蕾,隨之令人食慾大振,思緒翩翩。

真逗,鄉愁是病毒!

儘管「逗」,但我不反對這種比喻,還覺得有些在理。

不過,我也發現,有些鄉愁的確是由於珍饈的味美引發的,譬如,走進江夏的龍泉,那裡歷史上的各種名菜名吃名點,的確可以讓你銘記終生,即使漂泊千里萬里,遠隔萬水千山,吃過「龍泉」的人,總有一段契合的生活讓你記起梁子湖邊有那麼一股似有似無、似濃似淡、似真似假,想忘又忘不掉的江夏真味!

誰說的?

據說就是前面那位朱元璋的「地友」,為他熬粥的江夏廚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明朝能被萬人推崇?看看這四個人的風骨就知道了
從這個角度看,明朝的滅亡和袁崇煥之死沒有任何的關係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