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布了一個40年的大局,美國發覺為時已晚!(強烈推薦)

中國布了一個40年的大局,美國發覺為時已晚!(強烈推薦)

點擊政商參閱

關注我


做價值的傳播者,歡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請添加微信號:

jcg654


財鏈社

專業區塊鏈財經媒體與社群


整理:水木然 


來源:水木然(ID:smr8700)



最近發生的一些列事件:敘利亞戰爭、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興的阻擊等等,這個世界看上去一團亂鬨哄,實際上有一條非常清晰的邏輯主線,那就是一條利益鏈,而且它超出了絕大多數人認知範圍之外。







讀完此文你再看世界的視角就大不相同了,一切都將明朗,瞭然於胸!




當今世界,文明與野蠻並存!文明的是雖然局部戰爭卻不斷,但大規模戰爭不再那麼輕易爆發。野蠻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開始趨向於「暗戰」,大國開始合眾連橫,小國開始靠邊站隊,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棋局一步走錯,立刻分崩離析。



中國和美國,一東一西、一上一下,不僅處於地球的對立端,而且分布處於不同的經濟周期、不同的盛衰周期,兩者此消彼長,碰撞也不可避免,而這也將決定未來20年的世界格局。




國家、戰爭、貨幣、科技分別意味著什麼?




今天我們不妨深刻的梳理一下這變幻莫測、錯綜複雜的世界,剖析其中的鬥爭邏輯!讓每一個人都徹頭徹尾的了解世界這盤棋局。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國家的本質。當今社會,國家主要分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政權代表誰的利益問題,如果代表資本的利益,其政權就是資本主義政權;如果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這就是社會主義政權,而這就是美國和中國的區別。




在美國,如果做生意賺錢了就是富豪,富豪再上升就變成財閥,從而成為資本大鱷,享受尊貴社會地位,如果玩膩了經濟遊戲,就可以去競選總統,做了總統之後繼續為資本服務。




而在中國,政治系統和商業體系是隔絕的兩套系統,從商基本無法從政,從政基本不可能從商。無論你多麼有錢,你也不可能去競選國家領導人!因此在美國,最富有的前100人可以決定著美國法律的制定,而中國的政治從來不會被商業所牽制。




所以,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本質。美國起身不是一個國家。美國不是屬於美國人民的,也不是屬於美國政客的,而是屬於美國金融財團的,說白了就是屬於大資本家的。美國的資本家坐在幕後,操控著世界的金融秩序。




他不是政治性的,只是經濟性的,資本家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斂財。你不要指望美國是一個可以團結世界人民的政府,他只是一個方便資本家們隨意掠奪其它國家任財富進自己口袋的集團。




那麼,資本通過什麼操控世界呢?當然是:貨幣!銀行家梅耶·羅切斯爾得曾說:「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只要讓美元成為世界通用貨幣,這些資本家就可以操控世界。用自己掌握的「貨幣」讓發展中國家幹活,把世界各個國家變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享受世界人民的供養。沒錢華了就開機印錢,就是那麼簡單。



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美元必須成為全球通用貨幣。美元霸權是先讓美元跟「黃金」掛鉤,然後再跟「石油」掛鉤這兩個步驟來實現的。




當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之後,美國就通過印刷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但是美國不能無節制地發行美元,讓美元不斷貶值。所以要節制。可節制後手中沒有美元了。那就發行國債,通過發行國債又讓輸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




美國人開始玩起一手印錢,一手借債的遊戲,印鈔能賺錢,借債也能賺錢,以錢生錢,金融經濟比實體經濟賺錢來得痛快多了。回到美國的美元,進入美國的三大市——期貨市場、國債市場和證券市場。然後再以資本的形式向海外輸出,從而操控世界其它國家的各種產業,這樣循環往複地生利,美國由此變成一個「金融帝國」。






「金融殖民」是一種更加透徹的殖民掠奪方式,悄然無聲,殺人不見血。那麼「金融戰爭」的邏輯是怎麼樣的呢?




金融戰爭的邏輯是:美國掌控全球通用貨幣,先走量化寬鬆(QE)之路,用大量貨幣湧入其它國家,推高這個國家的經濟,使該國物價飛升,然後忽然釜底抽薪,在泡沫最大的時候突然縮回,使該國驟然缺錢,物價迅速下降,很多資產變的廉價,這時美聯儲開始加息,促使國際資本迴流,美國再來抄底收購,通過一張一縮變相侵佔了該國資產,這就是金融戰爭的邏輯。




每次美聯儲一宣布加息,貨幣的翅膀輕微抖動,也許就發生一場大風暴,有可能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崩潰,有可能是一個國家的股市崩潰,有可能是一個國家的房地產崩潰,也有可能是某個地區發生了一場戰爭。



我們先看看阿根廷這個國家是如何遭遇毀滅性打擊的。




1、阿根廷馬島海戰




2015年12月17日,美聯儲剛宣布一加息0.25,蝴蝶的翅膀輕輕抖動,就已經掀起了一場大風暴,第二天晚上九點半,阿根廷比索崩潰性大跌41%。不到24小時,一個國家的貨幣就已經崩潰了。




而實際上,早在1982年的爆發於阿根廷的「馬島海戰」就是一次赤裸裸的「金融戰爭」,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過程:




從1973之後美元指數就一直在走低,也就是說美聯儲在走量化寬鬆路線,美元印的很多,共持續接近10年時間。這使美元的供應量增大,這些美元去了哪裡呢?拉丁美洲!美元給拉丁美洲帶動了投資,從而早就可70年代拉美的經濟繁榮。




直到1979年,美元指數開始走強,這說明美聯儲決定關掉泄「美元」的洪閘。於是正在欣欣向榮的拉丁美洲,突然間資金鏈條斷裂了,美元大量迴流到了美國。這使1981年阿根廷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到11.4%,製造業產量下降為22.9%,薪資成長只達到19.2%;國內得到越來越多支持者的工聯決定發動長期性大罷工,軍政府受到人民的唾棄與憎惡。




預算阿根廷政府試圖通過對馬島採取軍事行動,來緩解國內危機。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人登陸南喬治亞島並升起國旗。4月2日,加爾鐵里總統下令出兵佔領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







這時的美國當然希望戰爭開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阿根廷製造更加混亂才場景,才能讓全球的投資人判斷拉美地區投資環境要惡化,讓他們從拉美撤資,所以美國立刻宣布支持英國!




此時的美聯儲看到時機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後的美元加快了資本撤出拉美的步伐。從拉美撤出的資本幾乎全到了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債市、期市、股市),給美國帶來了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的第一個大牛市,當時美元指數從弱勢時的60多點一口氣躥升到120多點,上升了100%。美國資本家又趁機重新回到拉美去購買那些此時價格已跌成地板價的優質資產,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經濟的羊毛!




美聯儲宣布加息,致使美元迴流。然後一直到了1986年,美元指數第二次又開始走弱之後,長達10年的時間內,美元又像洪水一樣向世界傾泄。也就是說美國又準備去剪世界的羊毛了,那麼這次是哪裡呢?是亞洲!




2、東南亞金融危




先來回顧一下「亞洲四小龍」的概念,它是指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和中國台灣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請注意,這些地區採用的是「出口導向型戰略」。而出口導向型的本質其實就是可以輕鬆通過產品來獲得充足的美元。這些外向型經濟的國家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




而究其本質,其實是美國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這是東南亞地區和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




當亞洲經濟一片繁華、欣欣向榮的時候。1997年也就是美元被打開閘門流行亞洲10年之後,美國人開減少對亞洲的貨幣供應,於是這些亞洲國家的企業和行業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乾脆資金鏈條斷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徵兆。




這時一個叫索羅斯的金融投機家,帶著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對沖基金,開始群狼般攻擊亞洲經濟最弱的國家——泰國,攻擊泰國的貨幣——泰銖。




對於一個「金融家」來說,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裡,因為它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水木然認為,所謂的「金融危機」根源在於其制度,資本天生就具有增值性和擴張性,資本對於金錢的追逐是一種天性的行為,其實著就是資本主義永遠都擺脫不了的危機。




由於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泰國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泰銖危機爆發。並且立刻產生傳導效應,一路向南,傳導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然後北上傳導台灣、香港,日本,韓國,一直傳導到俄羅斯,東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此時全球投資人判斷亞洲的投資環境惡化,便紛紛從亞洲撤出自己的資本。而美聯儲則又一次不失時機地吹響了加息的號角。從亞洲撤出的資本又一次到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給美國帶來了第二個大牛市。




當美國人掙夠了錢以後,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樣,拿著他們從亞洲金融危機賺到的大把的錢又回到了亞洲,去購買亞洲跌到地板價上的優質資產。此時亞洲經濟已經被這次金融危機沖得稀里嘩啦,毫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




為什麼人民幣不貶值就不會衝擊到中國呢?相信大家經常看到人民幣貶值和升值的新聞,人民幣一旦貶值就會變的不值錢,很多人就會兌換成美元。人民幣不貶值的本質其實就是讓大家手裡的人民幣不要用過各種方式變成美元的資產,這樣就可以防止人民幣變成美元外流!這是對美聯儲加息的一種抵禦。




當美國的資本家掙夠了錢以後,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樣,拿著他們從亞洲金融危機賺到的大把的錢又回到了亞洲,去購買亞洲跌到地板價上的優質資產。


角逐還在繼續……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歐盟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24萬億美元—25萬億美元規模)。這麼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從此不再用美元結算,這對於美元霸權兩講毫無疑問是一個打擊,是一個挑戰。所以說美國人即使不是意欲除之而後快,也一定要打擊。三個月之後科索沃戰爭爆發了!




3、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爆發之前,大約有7千多億熱錢在歐洲流動,在7千多億熱錢在歐洲晃來晃去,找不到落地的地方,不敢落地。




為什麼不敢落地呢?因為不敢投資,如果你投資,一旦戰爭打響,投資環境惡化,你的投資可能就收不回來,追逐利潤、追求利潤最大化是所有投資者的信仰,但是既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同時還要追求安全的獲利,如果不能是安全的獲利寧可不投資,這也是投資者的信仰。




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對一個主權國家肆無忌憚地進行了長達70多天的狂轟濫炸,而目喪心病狂地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使館。




既然歐洲有戰爭了,那麼這7千多億有4千多億立刻從歐洲抽走,其中2千多億到了美國。更為關鍵問題是:打仗之前歐元和美元的匯率是1:1.08,3月5號這場戰爭打響,戰爭還沒有打完歐元的發行價爆破,歐元跌幅達到30%。




4、轟炸南中國南聯盟大使館




2千多億資金到了美國,支持了美國的經濟繁榮。但是還有2千多億到了到了香港。




香港怎麼能消化這麼多錢呢?顯然是想進入中國大陸。那不就支持中國經濟發展了嗎?於是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1999年5月美國「誤炸」中國南聯盟的使館。




這下又把中國推向了風口浪尖上,似乎又處於戰爭的邊緣,讓投資者認為中國將不夠穩定。然後出現了什麼情況呢?僅僅一個星期之後2千多億熱錢從香港抽走,最後又去了美國,4千多億熱錢全部流到了美國。




然而僅僅兩年之後的一天,2001年」911「事件就發生了: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兩座建築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世界貿易中心其餘5座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然後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局部結構損壞並坍塌。




「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聯合國發表報告稱此次恐怖襲擊對美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生產總值的2%。美國的投資環境又惡化了!




5、阿富汗戰爭




9.11發生之後兩個月不到,阿富汗戰爭就打響了,這其實是不符合美國的戰爭規律的。這就不得不提到金融了。因為911發生之後不久,大量的資金撤離美國,因為全球的投資人突然對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資環境產生了疑問,美國是全球金融的中心,紐約是美國金融的中心,而華爾街是紐約的中心,世貿大廈是中心的中心,它居然讓恐怖分子給炸掉了,誰還敢對你的投資環境保持信心呢?




這個時候大量的資金撤離美國,據說有三四千億美元撤離了美國,沒有錢怎麼行,所以美國迫切需要一場戰爭,需要用這場戰爭打回全世界投資人對美國的信心。果然如此,當阿富汗戰爭打響之後,當巡航導彈落在阿富汗的時候,道瓊斯指數立刻回升,大量撤離的資金立刻回到美國,華爾街一片叫好,這場戰爭重新打回了全球對美國的信心。




你不是認為我的投資環境不安全嗎?但是我打一場戰爭給你看,美國仍然是最強大的,美國人想打誰就打誰,你要覺得不安全,還有別的地方的投資環境比我還不安全,它那個地方還在發生戰爭,所以這就是美國的軍事手段如何為它的經濟服務。







6、美國次貸

危機




然後又到了2002年,美國又開始故伎重演了,此時美元指數再一次開始走弱,然後時刻為美元指數轉強做準備……




但很不巧的是,美國自己在2008年玩火玩大了,遭遇了次貸危機。




首先,什麼是次貸危機呢?




水木然可以給大家做一個科普:次貸危機的本質就是各種金融機構都開始授信人們去花錢:銀行向收入不高的借款人以房屋為抵押提供貸款;銀行為了降低風險於是將貸款合約打包成金融產品質押在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再將其打包出售給風險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又將其打包成金融衍生品出售給中產階級。在房市高漲時,即使貸款人還不起貸款,銀行只需將房屋拍賣,還可大賺一筆,但房市一旦下跌,那麼貸款將受損失,最終將使銀行、保險、風險投資公司及中產階級遭受重大損失,這種毫無節操、無法無天的的印錢手段早晚會有崩盤的一天,於是危機爆發,並於2008年進一步深化為金融危機。




而且這場危機也意味著資本主義的壽終正寢,因此自此之後西方社會就一蹶不振!




既然玩金融輕鬆那麼賺錢,誰還願意辛苦的去干附加值低的製造業?所以美國人早就放棄了實體經濟而轉向虛擬經濟,已經變成一個空心化的國家。這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


 


7、2010年歐債危機




為了轉嫁危機,美國先瞄準了歐洲。因為美國依然對排名第二位的歐元懷恨在心,所以就準備先去洗劫歐洲。




當年其利用希臘急於加入歐盟的心理,讓高盛公司為希臘掩蓋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得以加入歐盟。2009年12月,希臘的主權債務問題凸顯,2010年3月進一步發酵,開始向「歐洲四國」(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西班牙)蔓延,至此歐債危機全面爆發。




這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當金融出現危機,各國政府就會紛紛推出刺激經濟增長的寬鬆政策,而高福利、低盈餘的希臘無法通過公共財政盈餘來支撐過度的舉債消費。此時資本家為了降低風險,需要去槓桿化、而政府卻需要增加槓桿。希臘政府的財政原本處於一種弱平衡的境地,由於金融危機的衝擊,惡化了其國家集群產業的盈利能力,公共財政現金流呈現出趨於枯竭的惡性循環,債務負擔成為不能承受之重。




歐債危機的本質其實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和深化,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範圍,引起的違約風險,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則落井下石,連連下調希臘等債務國的信用評級。




2011年7 月末,標普已經將希臘主權評級09 年底的A-下調到了CC級(垃圾級),義大利的評級展望也在11年5月底被調整為負面,繼而在9月份和10 月初標普和穆迪又一次下調了義大利的主權債務評級。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遭遇了主權評級被頻繁下調的風險。主權評級被下調使上述四國借入資金的利息變得相當高,金融危機的本質也可以理解為整個社會信用的崩潰!




於是,此時在歐洲的歐元資本被拋棄換成了美元。但是由於因為美國也處於危機中,出於各種擔心這些資本沒有回到美國,而是在中途換成人民幣進入全球實體經濟唯一沒有出現動蕩的經濟大國——中國。







8、中國GDP飆升至全球第二




此時的中國,已經成了從全球吸引和獲得投資最多的國家,當時一個中國的經濟規模比整個拉美還要大,相當於整個東亞。而過去的10年里,大量國際資本由於看好中國經濟進入中國,這使中國的經濟總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長。




這些錢都印成相應的人民幣發行到國內,也就是說,有多少美元進來,就印多少人民幣。此時我們又推行了4萬億刺激計劃,中國地方政府正在和銀行一起投資拉動GDP增長,這些資金最終進入到了以房地產行業為主,及鐵路、公路、機場等政府項目上,因此2008年中國樓市剛出現短暫下調,資金一進來立刻有開始了新一輪的推高,直到2013年為止。而同時中國也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房價也高不可攀。




先通脹再收縮。美國此時雖然自身不保,但是依然需要故伎重演,2014年9月底,美聯儲宣布美國退出QE,美元指數開始掉頭走強,而10月初香港「佔中」就爆發。美國又製造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的現象。




於是中國的美元便開始減少,導致人民幣也逐步縮減,國內流動性資金進一步縮緊,這導致企業貸款困難,無力再發展,尤其是中小房地產公司和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企業從信託公司借的巨額債務無力償還,開始連續出現了信託違約。




而房地產仍然需要巨量的資金來維持,於是只能靠高利息借貸來維持。而銀行為了弄到錢,也開始互相借錢,銀行間隔夜利率飆升,借錢利率超高,並且埋頭經營理財產品,結果最後這些債務都轉嫁給了購買理財產品的老百姓。於是爆發了後來的「錢荒事件」,存款無法取出,此時是2014年。




這種情況一旦嚴重,就會發生恐慌擠兌,後果不堪設想。但是中國部分銀行破產是必然的事,因此國家出一個策略:銀行保險制度。這個制度不再為破產的銀行兜底。萬一銀行破產,可以有借口讓保險公司賠付,並且50萬金額以上的儲戶只賠付一小部分金額,那麼過往的巨額債務就能讓這些儲戶承擔,而低於50萬以下的大部分小儲戶是全額賠償,所以不受影響,這就保證了社會上普通百姓的財產安全。




這時互聯網金融的春天到來了,餘額寶、理財通等新興理財產品如雨後春筍,收益率曾一度達到7%。但是因為傷害了傳統銀行的利益,被聯合起來封殺,後來又降到了4%……




美國此時開始抄底收購中國資產了!







包括鋼鐵國企,中石化,國家電網等國有企業,以及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在借入美債,僅某著名互聯網企業一家就借入了80億美元,也就是說一部分美元在外逃,而一部分美元作為債務進入,這與股市裡莊家的拉高出貨何其相似。可曾知道,這些借入的美債將來還不起是要靠變賣你的股權來還的。一場較量下來,我們有多少互聯網企業都被外國人控股了。




所幸的是中國有了一個強權有力,並且真心為國的新政府。央行開始定向降准,中央也開始嚴控三公消費,查處腐敗來維持財政平衡,地方政府通過加緊收稅來維持開支。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美國又開始瞄準中國的股市。




9、中國A股暴跌




時間定格在2015年6月26日,這是終將載入A股歷史的一天,是最慘痛的一天,逾兩千隻股票瘋狂跌停!滬指暴跌7.4%!深成指暴跌8.24%!創業板指暴跌8.91%!本次股災以來,兩市流通市值減少了22萬億元,每位投資個體平均損失近24萬元。而2015年10月份以來的10個交易日,凈賣出65億元以上。




更曲折的情節是,眼看這一輪美國剪羊毛又要成功了,但是大量的資金好像並沒有進入美國推動美國的繁榮,而美國一再推遲宣布升息。事實上,美國的量化寬鬆,是一把雙刃劍,假如美國是實體經濟為主,量化寬容的大量資金能進入實體行業,支持國內消費,提高出口,那麼流動性過剩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利好。但是,就像我們前面所言,美國造就拋棄了製造業,只經營金融和信息產業。




儘管這幾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呼籲製造業回歸,但是美國一直但是一個靠金融賺快錢的國家回歸製造業就像讓妓女回工廠當女工一樣痛苦。於是大量的錢進入還是美國的股市,道指5年從6000點飆升到了18000點。相當於5年70萬億美元資金進入了美國股市。




美國量化寬鬆只有不到10萬億美元,很多還是貸款貸國外,到中國的都有1.6-1.8萬億。為什麼能有70萬億資金入美國股市?這裡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依然和次貸危機一樣,美國股市是金融資本家用20-30倍槓桿構成的一個大型賭博場。




除此之外,由於美元過度發行,作為美元體系信用基礎的美國國債受到了質疑,故美元體系已無法支持美國長期以來的過度透支,這也是美元地位衰落的重要原因!




10、美股暴跌




美聯儲每次加息和降息,對新興國家來說,其實就是一次長羊毛和剪羊毛的輪迴。




但是,接下來還是會按照之前的劇情發展嗎?




80年代末美國加息,則讓西歐失去了5年,日本失去了15年。




90年代末美國加息,則讓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白乾了。




但是,如果我沒有記錯,美聯儲在2015年12月16日宣布將利率上調25個基點,加息之後,除了向阿根廷這樣的國家開始被剪羊毛之外。美國也開始暴跌了!




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跌2.1%,大跌367點,納斯達克大跌1.59%,標普大跌1.78%,這叫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也就是說:美國如果想維持傳統的「金融戰爭」的話,已經需要傷及自身了,水木然認為這就好比武林絕學葵花寶典: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應當說美國股市是當前全球的一個大泡沫,這次大泡沫隨著美國加息到來逐漸會破滅,下跌30%很正常。美國股市實際上已經不是地上懸河,而是珠穆朗瑪峰上的懸河!




百萬億美元市值的美國股市,與之聯繫二級市場不低於60萬億。美國整個金融市場不低於200萬億美元的市值,超過美國GDP十幾倍。如此恐怖的泡沫正是美國頭頂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個巨大的旁氏騙局泡沫已經形成。一旦刺破這個泡沫,對美國的後果,可能比上世紀20年代的經濟危機還恐怖。




也就是說通過這種一張一縮的手段,去變相掠奪其他國家財富的「金融戰爭」手段,開始越來越失效了,這就像偉哥,藥效是一次比一次差的,而且早晚有精盡人亡的那一天。




但是美國是不可能停止他的伎倆的,不要忘記,捍衛「美元」的最強悍武器是「美軍」!所以接下來只能更加頻繁的在世界各個區域製造衝突,來彌補美聯儲加息效應的不足。







11、薩德系統和南海危機




南海危機和薩德危機,表面是雙方軍事上的耀武揚威,其實只不過是美國導演的一場貨幣戰爭而已。




這背後的緣由是什麼呢?2016年的7月8號中國外匯管理局發布的一個數據,上月中國外匯儲備意外上漲130億美元達到3.21萬億美元,創逾一年來最大漲幅。其實美國的心思都在這上面呢.




美國很快在韓國部署了薩德系統,並在7月12日公布南海仲裁結果,其實就是想逼迫中國境內資本出逃。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並沒有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在股市方面,當天上證指數3000點失而復得,兩市大幅放量,上漲幅度達到1.82%。更重要的是,國際關係緊張情緒下的資本市場,原本在早盤進入了避險模式,卻在午盤離奇爆拉,走出了A股存量博弈市場久違的大V。




但是美國要徹底維護美元地位,就要牢牢控制石油,中東必須在自己爪牙之下,拿下中東就必須先排除掉俄羅斯的阻撓。所以美國需要對俄羅斯下手,於是敘利亞被引爆了。




12、敘利亞戰爭




為了徹底鞏固美元地位,必須加強對中東的控制權。伊朗必須及早的被消滅分化掉,而伊朗前面還有一個弱小的敘利亞,這時忽然蹦出來一個奇怪的組織ISIS出現,把中東攪的天翻地覆。




4月14日凌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傳來巨大爆炸聲,美英法三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忽然對敘利亞「發動了侵略」!




再來梳理一下最近的事件:




前幾天,港幣對美元的不斷貶值,香港金管局已經介入,最新出手動作是以32億港幣托市,穩定港元。




然後,中方宣布了金融開放時間表,以及海南自貿區新政,包括旅遊/金融和博採產業的開放等,用以吸引國際資金。




是不是感覺:一場新的資金爭奪戰正在來襲?




13:金融戰爭邏輯失效!




美國這種傳統的「金融戰爭」已經成為過去,沒有任何一種慣用伎倆可以屢試不爽,尤其是面對世界變革的浪潮!世界上的事物總有客觀規律,一座座看似牢固的城牆,總會被一個接一個被「攻陷」,慌亂和不知所措油然而生。




美國用升息和在世界熱點地區製造動蕩,讓全世界的資金回歸美國。接美國股市、債券市場的最後一棒,完成剪羊毛。但是世界經濟不可能任由美國擺弄,一條蛇想吃下一隻刺蝟,哪有沒那麼容易?




尤其是中國。有中國這個10萬億美元經濟體存在的時候,美元必然遇到挑戰。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中國GDP只有3萬億美元,機會只能錯過。而今天到中國超過10萬億美元,這一次機會中國沒有放過。




目前,歐盟孱弱,新興國家乏力,圍繞美元加息的這場全球多空大戰,誰勝誰負,最終將取決於中國。美元資本操縱全球資產價格的成敗,取決於能否攻破中國這道巨大的籌碼關口。




然而,當美聯儲還在加息妄圖剪全世界羊毛的時候,中國卻在高科技等方面悄悄布了一個大局。







這幾乎是一個新世紀的隱喻:美國越來越空心化,越來越依靠戰爭機器和貨幣霸權來掠奪其他國家財富,逐漸走向全世界人民的對立面。而中國則積極投身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方面,而且樂意與世界各國共享經驗和繁榮。




14:貿易戰和制裁




美國眼看這這種傳統的「金融掠奪」的邏輯要失效,他們只有開始直接威逼我們的實體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於是開始在貿易和科技產業對中國進行圍堵,所以貿易戰就是這樣打響的。




因為中國通過努力最終成了發達國家的粉碎機,不斷創新的技術碾碎了西方國家的壁壘,中國通過學習和創新不斷的創造出可以替代那些高科技的產品,讓全世界人們一起享受科技成果,這就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大貢獻,這也恰恰是美國最恨中國的根本原因。




既然中國的產品又好又便宜,那麼全世界都來買中國的東西,當然也包括美國人,那這時美國只有給中國的產品加稅,才能保護本國產品,所有美國要發動貿易戰。




貿易戰眼看著不行,又開始直接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制裁,制裁對象當然是中國掌握了最核心技術的企業,比如中興/華為/阿里。




所以,就在昨天(4月16號)美國商務部宣布,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根據美國近期對中國出口進行制裁的10大行業,其羅列的1300項繁多的名目主要針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牢牢掌握各行業的源頭技術,並緊緊地把持住最核心的技術環節,然後企圖使中國永遠受制於人,讓全世界淪為他們的工廠,他們從中賺取巨額利潤。




據稱,美國官員直言不諱的指出,美國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國製造業升級,拖慢《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




然而如今,中國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發步伐加快,人工智慧迅猛發展,軍用無人機等領域已經成功超越世界。航空航天、量子通信、超算、核能、高鐵、港口龍門吊,中國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彎道超車的神奇故事。




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高鐵、共享單車、網購。對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網購,改變了傳統商業的秩序;高鐵,重塑了距離和空間的格局;移動支付,摧毀了傳統金融秩序;共享經濟,消滅了人類的私有制,帶來人類進入「共產」時代。




15:人類命運共同體




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為什麼中國人發明了麻將,而西方人發明了撲克?




因為中麻將和撲克分別代表了中國西方兩種不同的思維。




打撲克時我們說:贏了。這就是西方思維。




打麻將時我們說:和了。這就是東方智慧。




「贏」體現的就是你死我活,而「和」意思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麻將追求圓滿,誰獲得了圓滿,誰就是成功者,撲克講究撲殺,誰能幹掉對方,誰就勝利者。




如果世界一直都是「贏」的思維主導,天下永遠不可能太平,因為今天你打了我,我早晚會來報仇。我報不了仇,我的子孫後代也會來保持,恩恩怨怨何時了?




這個世界需要一種「和」的思維來維持!那就是:

人類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的完整定義是:指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二戰後44年的冷戰已經實際證明,想要依靠經濟綁架一個國家的政治是行不通的,想要通過軍事打擊讓一個國家屈服也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經濟大國、軍事強國,必然會開拓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比如一帶一路,我們正在帶動新一輪全球化,在這輪全球化里,我們組建了全新的產業循環,採用的是平等互助和大協作的思維,共同開發和發展。




現在全球經濟處於很微妙的階段,只要中國經濟經過調整後上揚,就可以吸引國際遊資,美國總有在最高點破位的時候,到時全世界只有中國經濟能容納那麼大的遊資,中國經濟下一個發力的過程,就是美國經濟衰落的過程,此起彼伏,世界東升西落,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是多元化和協作化,而不再是霸權主義。中國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才是這個世界最好未來規劃,比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和而不同」思想的最好說明。




中國和美國,一個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一個是已近黃昏的夕陽!時間和命運,一定會站在中國這一邊!




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也必將迎來中國最光輝的時代!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商務合作:lting2015(微信)


投遞BP:bp@wefinances.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金融核彈,危險時刻,末日大戰差點引發
你的身材,出賣了你的生活層次

TAG:正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