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看養老護理人員培養都有哪幾種模式

看看養老護理人員培養都有哪幾種模式

在養老產業市場一片繁華景象的同時,「人才」問題卻一直困擾著產業從業者,隊伍搭建、招聘錄用、教育培養、職業保障、福利待遇、社會地位等,均成為影響我國養老服務質量的最終及致命環節,養老從業企業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在戰略版圖、業務版圖、組織版圖確定後,到最後都會在人才版圖上「束手無策」。我們分析現有的7種養老人才培養模式,為從業者提供對於產業未來人才培養建設方向的判斷與建議。

1

政府主辦

目前,以民政部門、人社部門及中國社會福利協會等部門主持開辦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班,成為我國目前養老護理員的主要培訓渠道,政府主抓資格認證與培訓教育,逐步建立起「四級國家職業標準-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站」鏈條式養老人才培養與職業認證體系。

2

政府+院校

通過試點學校與示範專業設置逐步完善養老人才學歷教育,2016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示範專業點名單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6]31號)頒布,共公示了首批全國65所職業院校9大養老服務類示範專業點。從職業院校數量分布來看,廣東最多,江蘇、遼寧次之,北京、黑龍江、浙江、河南、貴州與雲南為第三梯隊;從專業方向設計來看,護理類專業數量最多,其次為老年服務與管理類,康復治療技術(老年康復)為第三梯隊。

3

政校聯辦

開辦各類型養老人才職業競賽以及國際培訓班項目一方面,全國及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代表性城市,均將開展各類型養老人才職業競賽作為構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重要舉措,通過競賽評選,對接資質認證、政府獎勵補貼以及社會名譽評級等,提升養老從業人員社會地位與認同感。另一方面,相關政府機構與院校合作開設國際培訓班,組織相關海外留學等,如江蘇省民政廳會同聯合國老齡研究所和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合辦的養老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國際培訓班,逐步豐富人才培訓資源背景的同時,提升我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國際競爭實力與能力。

4

院校+企業

院校對接企業構建實訓基地,企業對接院校訂單式培育人才從上海的養老服務人才相關政策內容上來看,各試點院校及專業,均與我方企業或機構聯合,開設養老人才實訓點或實訓基地。

5

社會組織+企業

充分調動政府協會、社會組織、慈善團體、志願者團體力量企業與社會組織聯合開展人才共享與培養,一方面可以通過動員組織有愛心、願為老年人服務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為老服務,逐步建立起義工和專職人員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完善現有人才結構;另一方面,企業合作的志願者活動能有效引導行業外的社會力量關注養老,這有助於全社會敬老文化的培養。同時,高素質志願者的參與,可以彌補養老人才的不足。養老相關志願者的來源,主要包括如中華敬老助殘志願者協會等官方組織、由中老年群體組成的街道社區志願者團體、學校相關志願者團體及企業活動類志願者等,針對設計「時間銀行」和「互助養老」等創新養老方式,鼓勵利用社會閑置人力資源用於養老服務。

6

政府+企業+學校

三級聯動,各自分工,校-企-政-研結合。實現職業院校、養老企業在養老人才、智力、技術、設備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其中,政府部門負責養老人才培養標準和相關政策制定的主導方,為養老服務業產教對接提供政策保障和智力支持;學校負責養老服務業產教對接的實踐方,為養老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提供現實基礎;企業負責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的供給方,為養老服務業的深化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

7

社會組織企業

基於核心業務能力,進行養老從業人員的能力輸出式培訓服務針對基層護理團隊,多為政府對接專門院校(開辦,或鏈接機構實訓基地,對養老護理人員進行上崗培訓,也是我國目前最為主要的人才培訓和輸出對象。針對院長、護理長等機構中高層管理人員,甚至是養老從業企業的最高層企業家管理者設置的側重機構運營管理的培訓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有種婚姻戰,叫還沒開始就被爆頭出局……
田黃石長什麼樣?是否有收藏價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