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小平外交最獨特方式:擺下一物做一事,撒切爾都受不了,基辛格面色發黑

鄧小平外交最獨特方式:擺下一物做一事,撒切爾都受不了,基辛格面色發黑

本文系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鄧小平——中外都認可的一位優秀外交家,在新中國的外交舞台上光芒四射,然各國領導人對他卻是既敬佩又遠而避之的。說敬佩自然因為是他外交場上的睿智與堅定的信念,這已經有很多朋友都討論過了,無需贅述。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能讓外國領導人黑了臉究竟是什麼?

鄧小平

你肯定想不到,造成這一影響的竟是一個小小的痰盂。

中美會談中會議記錄顯示在中美建交前,從一九七四到一九七五年鄧小平出席的五次會議中,他總共朝著痰盂吐痰十六次。1975年12月,鄧小平會見福特總統和基辛格,這是他吐的最多的一次,據記載總共6次。每次他吐痰的時候,基辛格都黑了臉,難以接受。後來在回憶錄中痛批鄧小平粗魯,遠不如周恩來優雅。其實按照西方的傳統與生活方式來看,這一行為確實不合適。更何況,還是在與他國會談的重要場合上,就顯得尤為突兀。美國政府的一位助手曾表示鄧小平這一行為,絕對是有深意的。那麼,究竟是真粗魯還是另有深意?

回到1982年,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進行談判。會議期間,撒切爾夫人談到主權問題,只見鄧小平不說話,啪!一口黏痰進了痰盂。繼而堅定地說到「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然後撒切爾夫人在鄧小平毫不退讓的氣場和痰盂的雙重打擊下,下樓不慎跌倒,這也是鐵娘子少有的幾次失敗。這失敗與痰盂以及吐痰的行為有沒有直接聯繫,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讓對手,感到厭惡,坐立難安,情緒憤怒。

鄧小平與撒切爾

組織行為學家哈羅德-沃爾茨有個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這一行為,粗魯些的領導,以肢體語言主動施壓,一方面是為了在社交場合逼迫對方潛移默化地讓步。其二,篩選出不那麼重視禮儀的手下,反過來崇奉其鐵腕強力。這樣看來,鄧小平在外交場合的這一行為多多少少帶著點有意為之的味道。

鄧小平與李光耀

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新加坡領導李光耀接見了他。李光耀曾經看到過人民大會堂里擺放著痰盂,所以也特地安排把一個藍白色的瓷痰盂擺在鄧小平的座位旁。李光耀也了解到鄧小平有抽煙的習慣,雖然新加坡總統府里有規定,冷氣房裡不準抽煙,但還是為鄧小平擺了個煙灰缸。晚餐時,李光耀讓鄧小平儘管抽煙,鄧小平笑著拒絕了,說是醫生讓他戒煙。整個晚上鄧小平沒有抽煙,因為鄧小平也看過報道,知道李光耀對香煙敏感。而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會談中,他也沒用痰盂。

真正聰明的人,那份粗魯,都是選擇性使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前總理李鵬母親去世:高層領導無一人前來送葬,生前資產盡捐國家
此人打了個勝仗,鄧小平卻因此開了個「不握手會議」,寥寥幾語讓他無言以對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