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馬遜的另一場驚天豪賭:秘密研發家用機器人

亞馬遜的另一場驚天豪賭:秘密研發家用機器人

機器人市場在淘汰完一波後,這是要起死回生的節奏嗎?

編譯 | 王宇欣

來源 | 彭博社

十年前,亞馬遜首次推出 Kindle 並引發了新一輪電子設備上的閱讀風潮。四年前,Jeff Bezos 帶領下的亞馬遜又推出了 Echo,推動數百萬人開始與計算機進行交流。

如今,亞馬遜又在進行另一場驚天豪賭:這一次他把寶壓在了家用機器人上面。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零售和雲計算巨頭已經開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絕密計劃——建立家用機器人。

這個代號為「Vesta(灶神,羅馬眾神中掌控壁爐和家庭的神)」的項目由 Gregg Zehr 負責監管,之前 Gregg Zehr 負責運營亞馬遜位於加州桑尼維爾的 Lab126 硬體研發部門。

而大名鼎鼎的 Lab126,就是諸如 Echo 音箱、Fire TV 機頂盒、Fire 平板電腦以及命途多舛的 Fire Phone 等智能設備的誕生地。

實際上,亞馬遜早在幾年前就開啟了 Vesta 項目,但今年它突然開始積極招募相關職位並增加了很多崗位。譬如在 Lab126 職位頁面中,有許多如「軟體工程師,機器人方向」和「原理感測器工程師」等職位的招聘信息。

僅被簡略告知該計劃的僱員們表示,公司希望在今年開始在員工家中部署這種家用機器人,並且儘可能在 2019 年之前與消費者見面。

不過時間表可能會改變,畢竟亞馬遜的硬體項目有時候會被直接扼殺在搖籃中。

針對這一消息,亞馬遜發言人只是表示公司不會對任何「謠言和猜測」予以評論。

目前還尚不清楚亞馬遜的這款家用機器人能夠執行哪些任務。但據內部人士推測,Vesta 機器人可能類似於移動版的 Alexa,在一些沒有使用 Echo 的用戶家中起到陪伴作用。

此外,有消息稱這個原型機器人配備了先進的攝像頭與計算機視覺軟體,並可以像自動駕駛汽車一樣在屋內自主導航。除了蘋果前工程副總裁 Max Paley 正在領導 Vesta 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工作外,亞馬遜也聘請了一部分機器人行業內專業機械工程師。

知情人士表示,這個項目與亞馬遜物流機器人(Amazon Robotics)公司設計的機器人有所不同。

作為亞馬遜的子公司,Amazon Robotics 由亞馬遜公司收購的 Kiva Systems 公司(2012 年亞馬遜以 7.75 億美元收購了 Kiva Systems)組建而成,在馬塞諸塞州和德國均設有分部。這家公司專門在亞馬遜倉庫中部署用於轉移貨物的機器人。

幾十年來,陪伴機器人與家務機器人給出的承諾一直讓科技行業趨之如騖。

譬如 Atari 的創始人 Nolan Bushnell 早在 1983 年推出了身高三英尺的雪人形 Topo 機器人。雖然這款機器人可以通過 Apple II 計算機編程實現四處走得動,但是它幾乎沒有其他功能,銷量也很差。

接下來在美國、日本以及中國進行多年研發嘗試生產的機器人也只是比 Topo 好一點點。

iRobot 公司推出的 Roomba 僅能做一件事——吸塵。但 Roomba 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自 2002 年以來銷售量超過 2000 萬台。不過周一,該公司的股價下跌 8.6%,這是自 2 月初以來遭遇的最大跌幅。

最近,索尼公司與 LG 電子公司均表達了對這一領域的興趣。

今年 1 月份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LG 展示出了名為 Cloi 的機器人,然而這款機器人多次演示失敗。

而索尼公司則展示了一款名為 Aibo 的機器狗,這是自 1999 年索尼發售世界首台家用機器人「AIBO」之後推出的最新機型。但除了能叫之外,Aibo 實際上幹不了什麼(儘管現在 Aibo 已經被編程實現了踢足球)。這款機器狗售價為 1800 美元,其實和直接養一隻汪差不了多少。

當下,計算機視覺技術、攝像機、人工智慧以及語言激活技術的進步,均有助於亞馬遜將機器人推向市場。

這家零售巨頭曾表明願意對購買更多亞馬遜產品並訂閱更多服務的 Prime 用戶,補貼部分費用。這也使得未來的主流消費者們能更多地負擔得起這樣的產品。

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的估計,到 2023 年,消費類機器人市場價值將達到每年 150 億美元左右,而今年這一數字則為 54 億美元。

機器之能開年對話

8位AI行業局內人講述對過去、對未來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能 的精彩文章:

雷軍至今發布的最重磅AI產品,不是手機和音箱,而是小米AI研發團隊與技術夥伴們
井賢棟:螞蟻金服研究區塊鏈,是為了解決有社會價值的實際問題

TAG:機器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