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真的是「中人之姿」嗎?

曾國藩真的是「中人之姿」嗎?

這幾年,國人對曾國藩的學習和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熱度,其中就不乏「成功學」方面的鞭策性研究,我已不止一次地聽到某些研究曾國藩的文章中非常雞湯的一句:「曾國藩中年立志成為聖賢,最後以中人之姿成為一代名臣,為我們普通人的建功立業找到了方法和道路」,是「庸人的楷模,中年人的撫慰」。

曾國藩畫像(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謂「中人之姿」,就是說他天賦並不高,普通人而已,或者偏笨,有的書居然說他「比賊還笨」;雞湯書里更說正因為他以「中人之姿」成功才更值得我們普通人效仿。那麼,曾國藩真的是「中人之姿」嗎?

一個流傳很廣的扯淡故事,居然還被用作少兒讀物(圖片來源於網路)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曾國藩「中人之姿」這句評語的出處

其實說他「中人之姿」的出處主要在以下幾類:一是他自己說自己:「余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余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二是與他「相愛相殺」多年的同鄉左宗棠和他的「頂級學生」李鴻章對他的評價,據說左宗棠第一次見曾國藩後,給朋友寫信說:「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開展。與仆甚相得,惜其來之遲也。」李鴻章則當面指出他「病在儒緩」;三是身邊同僚對他的第一印象,如桐城派學者方宗誠就覺得他一眼看上去不像總督,而像一個土裡土氣的鄉村老教師,說他「寬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師耳」,英國人戈登見到曾國藩時,大感失望:「臉上皺紋密布,臉色陰沉,目光遲鈍,舉止行動表現出優柔寡斷的樣子——這與他過去的歷史是不相符合的。」

總結起來,說曾國藩「中人之姿」的是這些人:一是他自己自謙,由於曾國藩立志做「聖賢」,他對自己的要求必然高,說自己「魯鈍」是源於他沒跟普通人比,而是在跟孔孟這些聖人天才比,而且他這麼說還有一定自嘲、低調的成分,這種「魯鈍」豈能當真?二是當時或歷史上最頂級人才對他的理解,但他們也只是說曾國藩決策慢,有點優柔寡斷。今人把做事謹慎、三思而行理解成「笨」那就是斷章取義了。三是一些歷史上本來就不咋地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且不說評價他的人有沒有資格對他進行評說,僅憑第一印象評判一個人本來就是不科學的。而且,根據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表明,不在一個見識視野和思維層次的人對同一事物的判斷通常會出現錯位,而低層次的人往往會認為自己更高明。(比方說最近中美貿易戰,國家頂層還在循序漸進、通盤考慮如何應對,但民間各位狗頭軍師們就已經開始夸夸其談、高談闊論了)

那麼,曾國藩的資質到底如何呢?

先說智商

眾所周知,古代對智商的一個最重要評價指標就是「科舉排名」,科舉有多難?看看《范進中舉》中范進中舉的表現就知道了,他還只是中舉!就是說有參加會試(全國統考)的資格,他已經興奮得瘋了。對比現在大學本科動輒百分之四五十的錄取率(據說浙江2017年的本科錄取率已經超過90%了),當年的科舉是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根據學者何炳棣的研究,明代進士(國家最終錄取者)共276科,統共才錄取24,480人,平均每科89人;清代進士共267科,取26,747人,平均每科100人。根據文獻記載,明代人口最低是6,500萬,清代人口則從1742年的1.6億到1850年左右的4.4億。人口總數雖然顯著擴大,但進士的錄取數卻基本沒有變化,這就導致了科舉錄取率的極端低下。在傳統時代,98%的讀書人都沒能邁過「秀才」那個門檻。「在200萬名參加院試(初級科考)的讀書人中,只有大約3萬名成為生員(即秀才)」,秀才的錄取率也僅為1.5%左右!如果把基數繼續擴大,測算當科進士之於全國總人口的比例,那這個比值就基本屬於我們數學概念中的「可以忽略不計」類型了——以明代1393年為例,「進士只佔總人口的0.000055%(億分之55,就是平均1億人中,只有55名進士),而在清代1844年,則佔0.000048%」(億分之44)。

來來來,下面我們來看看曾國藩的科舉成績單:曾國藩15歲(虛歲,以下歲數均為虛歲)應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7名;22歲,考上秀才;24歲,中舉,湖南省第36名;28歲,通過會試並參加殿試,位列三甲第42名,賜同進士出身。最牛逼的是下面這一項:【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從當朝進士選拔庶吉士的考試中,本來曾國藩考了第三,但是道光帝覺得名次低了,把他提到第二名,可見當時皇帝對他印象極佳。這裡,就很有必要對「庶吉士」進行下理解,其實庶吉士就是我們俗稱的「點了翰林」,由於古代也是個很看重文憑的年代,且自明英宗以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所以,明代的各位首輔大人,不管忠的奸的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像嚴嵩、徐階、張居正、申時行、周延儒、溫體仁等;清代的主要漢臣,如陳廷敬、張廷玉、劉墉、紀昀、李鴻章、張之洞等也都是庶吉士出身;故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也就是說曾國藩在28歲時就已經成為「儲相」,按我們現代話來說,是「邁上人生巔峰」。這個時候我們要發揮「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人的殘忍功能,來比比看那些說他「才緩」的人的成績單:

左宗棠:自詡為諸葛亮,常以「今亮」、「小亮」、「老亮」等自稱,20歲中舉,然後屢試不第。最終依靠軍功陞官:成立楚軍、鎮壓太平天國、平定捻回、收復新疆、總督兩江時也主要是處理兵務,加強海防,可以說他的升遷路徑類似曾國荃。所以他在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時,就與同僚處不來。正如我上面所說,一般能進入清政府中央核心機構的都是庶吉士,典型的「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之知」的過獨木橋倖存者。這些靠成績上來的「科班出身」,自然就看不起靠軍功上來的「野路子」,打心底覺得左宗棠是一大老粗;左宗棠也沒法跟這些人聊天,聊不到一塊去。

左宗棠頭像(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鴻章:成績總的來說也不錯,但基本是和曾打成平手:18歲,中秀才;22歲,中舉,順天府第84名;23歲,初次會試落榜的李鴻章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當時已經是侍讀的曾國藩門下學習;26歲,中進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後改翰林院庶吉士

太平天國時期的李鴻章(圖片來源於網路)

至於那個方宗誠,真是不提也罷:出身儒學世家,始受學許玉峰,繼師族兄方東樹(姚鼐的門生,「姚門四傑」之一),可以說起點相當之高。但方宗誠也沒取得什麼科考功名,最後還是在曾國藩當直隸總督時,推薦為棗強縣令,當了十年縣令後退休。

經過這番對比,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對曾國藩的智商有個更客觀的認識。如果實在理解不了,我再跟大家講個《李逵日記》段子吧:

話說樑上好漢有一天晚上喝多了,大家一起吹牛逼。道號「加亮先生」的「智多星」吳用,搖著那把雞毛扇即興賦詩一首,語畢,在場好漢無不叫好。大家紛紛借著酒勁吹捧梁山「三把手」——吳用軍師。由於梁山好漢大多來自市井,肚子里文采有限,只能越說越肉麻:有說吳用詩仙轉世的,有說吳用文曲星下凡的,最肉麻的還說「天下才學共一石,軍師獨佔九斗半」,把吳用吹捧得飄飄然。正當整個場子一團融洽,晚會的熱度要推向沸點的時候,說話從不過腦子的魯智深來了一句:「軍師文采這麼高,怎麼連個舉人都考不上?」,瞬間把場溫降到冰點,吳用的酒馬上醒透了,凝結的空氣中聽到了雞毛扇子掉到地上的聲音。

《李逵日記》節選(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可能會說,「科舉制度是一種非常單一的選拔制度,他的選拔方式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用科舉來評價一個人的智商是很武斷的」。但我要說,評價一個人是否真有才華,不在於看他在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施展平台上的表現,而要看他能不能戴著鐐銬跳舞,在已有的規則下將自己的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點,科舉給了我們最好的對比維度,許多人在各種限制下仍然寫出了燦爛生輝的錦繡文章,那些我們現在仍叫得出名字的優秀人物如徐階、于謙、張居正、陳廷敬等都是通過科舉選拔產生。科舉本身對於人才的篩選淘汰能力極強,正如我們現在誇獎一個人是「萬里挑一」一樣,科舉的篩人能力,尤其是「庶吉士」的選拔,用「萬萬里挑一」來形容都不過分,從這個角度來說,曾國藩的智商已經是當時「萬萬里挑一」的拔尖型了。

各位爸媽,以後這種沒來由的故事書別買了,誤人子弟(圖片來源於網路)

下面談談情商

我們先看看曾國藩在選為庶吉士後的十年里發生了什麼:28歲,參加散館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正七品);32歲,欽命為四川鄉試正考官。後補授翰林院侍講(從五品),當年年底充文淵閣校理。33歲,轉侍讀,同年收李鴻章為學生。34歲,任會試同考官,同年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後轉左庶子,不久升侍講學士(從四品),年底充日講起居注官。35歲,充文淵閣直閣事。36歲,大考二等,升任內閣學士(從二品)加禮部侍郎銜(就是禮部副部長,從二品);37歲,稽察中書科事務(中書科是內閣主要秘書部門)

也就是說曾國藩37歲時,就已經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湘鄉荷葉塘農民轉型成了當時GDP最高國家的一名副部級幹部,他的工作內容包括我們現代的教育部、外交部,還要管理國家大型慶典工作(禮部),並負責部分國務院辦公廳工作(中書科),實現了當時廣大讀書青年「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作為一個主要成分是地主或者富農,沒有任何祖上或親屬官僚背景的漢人,他這種人生上升速度用迷信點的話說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曾國藩自己都在家書中說「常恐祖宗之福,自我一人享盡」,在另一封家書中,他也很為自己的的發展速度自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三朝尚無一人」。隨後兩年,曾國藩的發展更讓人驚掉了下巴——38歲~39歲,曾國藩啟動了「祖墳噴火模式」:依次擔任禮部右侍郎(禮部副部長)、兵部左侍郎(國防部副部長)和工部左侍郎(主管各類工程建設的副部長)十年七遷,連躍十級

要知道,中國的官場一直就是精英的舞台,尤其是處於權力核心的「京官」,基本個個都精明強幹,論屬相都是屬狐狸的,做人長袖善舞,辦事左右逢源。在與同時代精英的競爭中,曾國藩毫無背景優勢,但他中進士後,能在10年內就從正七品升至從二品,40歲前就已在中央六部中的三部擔任過副部長,可見他本人已具備了超高的政治思維能力,超強的複雜問題處理能力,和能處理好盤根錯節「官系網」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果看到這裡,你還說曾國藩的情商屬於「中人之姿」,那我覺得你的年都要過錯了

曾國藩的漫畫(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後說說他的逆商

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曾國藩的逆商之高基本是公認的,他打定主意做的事情,無論外界環境多麼惡劣,他都要頂住壓力達成目標:創辦湘軍時他既無錢又無實權,還處處受湖南官場人排擠,他索性把自己的辦事處改到衡陽;剛成立湘軍時,他一個柔弱文官從沒有打仗經驗,人人等著看他笑話,他偏用岳州大捷證明了自己,順便給那些綠營兵(政府正規軍)一記響亮的耳光;攻伐南京時,胞弟曾國荃輕敵冒進,差點命喪城下,六弟曾國華和幼弟曾國葆先後死在前線,對於重視家族親情的曾國藩基本是毀滅性打擊,他都能剋制悲痛,平復情緒,在瞬息萬變的軍事活動中保持鎮定,調度得當,最後才能剿滅太平天國,這對於清王朝真的是「挽狂瀾於不倒,扶大廈之將傾」。

軍隊生活給人的精神壓力之大,超過常人想像。能理解並看透「勝敗乃兵家常事」,追求最終的勝利才是真正的豪傑(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很多人說曾國藩「笨」,是因為他打仗很少「奇謀制勝」,而更多採用「扎硬寨,打呆仗」的方略。曾國藩的戰略在講究「兵貴神速」的年代裡,是顯得有點「鈍拙」,「行十六刻而三十里,其十六刻以築營壘」,就是說每天花4小時行軍,走了差不多30里了,就再花4小時結寨築營,搞得整個軍隊像個工程隊。湘軍後期普遍採用這種穩紮穩打的戰術搞得用兵如神的陳玉成也很頭痛,因為基本很難找到「速決」的破綻,只能死磕打消耗戰,而太平天國最怕的就是消耗戰。

其實曾國藩不是沒有研讀過兵書,正是因為他熟讀兵書才確定了與太平天國打「持久戰」的方略,因為這是必勝的戰略——作為「造反者」,太平軍的後勤軍需補給力註定不如有著國家稅務機器的清政府來的充裕和高效。曾國藩的戰略智慧其實可以從他寫給曾國荃的一封信中看出:「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息,既要精到,又要簡捷」,這既是一種作戰智慧,也是一種做人智慧。經歷了多年的宦海沉浮和行軍作戰,曾國藩已經極具洞察力,他看事情透徹深遠,往往一看到開始,就猜到結局。但由於他信奉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大智慧,所以他雖然能看到一些事物的「機巧」之處,卻不願意走捷徑,不喜歡聰明外露,這一是跟他立志做聖賢,要「慎獨修身」有關;二是他知道投機取巧必然存在風險,而他最不願意做的就是承擔風險;三是他始終認為「天道」一定會偏向更樸素厚道的一方,「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所以他為官和行軍,從不輕敵冒進,不急於求成,捨得付出,肯比別人多付出數倍的努力,只求最後多一道成功的保險。這不是「中人之姿」,相反,這是一種極具智慧的的遠見卓識。

傳說中的曾國藩手跡: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圖片來源於網路)

明明比你聰明,卻還比你勤奮

說到這,我們也該明白了,曾國藩其實就是一個「明明比你聰明,卻還比你勤奮」的典型。曾國藩的天賦其實很好,智商情商逆商均佳,但他不自滿,甚至非常自謙,至始至終保持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並將這種修鍊堅持了一生,他無論身居多高位都說做事情要「貴勤貴恆」,要求自己和人性中的懶惰、鬆散、自滿等弱點做鬥爭,即使已經功成名就,他仍不斷勉勵自己:「千古之聖賢豪傑,既奸雄欲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勤字」,「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傳說中的曾國藩手跡:天道酬勤(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後,我突然想到網上一直很流行的一個段子,叫做「平平無奇古天樂」;從這個角度來說,到能說一句「中人之姿」曾國藩。

平平無奇古天樂(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這是一篇六級考500分以上的武林秘籍
羊水是否渾濁超聲波結果並不準確 需多重觀察決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