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獨家首發實車細節:特斯拉 Model 3 進入中國!

獨家首發實車細節:特斯拉 Model 3 進入中國!

它是全體電動車的敵人,它是全體電動車用戶的情人。

它讓曾經「未來」的一切成為過去,它讓曾經「過去」的一切進入未來。

它從未來過亞洲,它終於來到亞洲。

特斯拉 Model 3,剛剛正式亮相 2018 北京車展,君臨天下完成亞洲首秀!


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

很多人說,好的設計有「韻律」,Model 3 的設計讓我突然想起來鄧麗君的歌,最初的時候人們覺得新鮮得令人入迷,而時間久了,更經久不息。

對了,這或許是一款能讓父母那個年紀的人,也能像喜愛鄧麗君的歌一樣熱愛的設計。

特斯拉的幾年科普,讓世人終於接受了電動車無需進氣格柵製造空氣阻力的優勢,與現款 Model S/X 還保留了一絲小小獠牙不同,Model 3 的前部平滑而圓潤,T 型商標精緻地點綴其上,簡約簡單。

全新的矩陣式 LED 大燈形成了新的前臉特徵,很可能成為之後特斯拉新款車型的設計參考。

特斯拉有前備箱早已不是秘密,車身更小巧的 Model 3 卻讓前備箱變成如後備箱一樣實用的布局,大小上可以放入一個標準的 20 寸登機箱,估計從車頭取出行李瀟洒地進入機場會成為未來幾年時尚科技人士的耍帥標準。

不過你要是像我這樣一個單純熱愛生活的極客也無所謂,前備箱完全防水,還準備了用來固定外賣塑料袋的掛鉤,防止湯湯水水撒你一車。

車企已經習慣了用車輛尺寸來標榜車輛檔次,但購買親民產品的用戶也沒理由享受不到足夠寬敞的空間。Model 3 相比 Model S 雖然車身短了 30 厘米,但軸距只短了 8 厘米,也就是說車輛在狹窄處開起來更得心應手了,車裡的空間卻不差什麼。

電動車請不要用奇怪的設計來標榜自己不同,電動車請用優雅的設計來證明科技的力量。Model 3 在安全和自動駕駛硬體支持方面全系都提供了極高的標準。

全車配備了 8 個攝像頭,前置雷達和 12 個超聲波感測器,共同提供了碰撞預警和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而這套硬體也可以在支付費用後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共同努力的結果是 Model 3 在各項測試中均達到了美國的最高安全評級。

而蹺蹺板式的手柄讓在場的 Model S、X、3 三位兄弟擁有了不同的 Say Hi 方式,你需要先按壓手柄的一端,再拉開門,初次使用需要先學習一下,由於售價的原因,Model 3 也不具備在 Model X 上提供的靠近車輛開門和踩剎車關門的功能。

在場高配展車的 19 寸輪轂讓車輛顯得躍躍欲試,輪轂樣式也與之前 S/X 的渦輪式輪轂較為近似,很多人見過 Model 3 加上低風阻輪套的樣子,那個輪轂蓋會隨著買車免費贈送,優點則是可以增加 5% 的行駛里程。

Model 3 的尾部相比兩位前輩變化不大,尾燈也是標準的家族式設計,相對緊湊的尾部讓車輛顯得相對高聳,雖然溜背式的設計讓車尾顯得很短小,但是內部儲物空間的縱深卻很大,對了,掀開尾門地板你能看到有一個額外的儲物空間,不過電動尾門就不要奢求了。

相比前作,Model 3 的設計整體感更強,也更加體現出電動車動力形式對於車輛空間增加的便利性,出類拔萃,卻又不標新立異。

「在夢裡見過你」。


在你身邊路雖遠未疲倦

從去年 7 月交付現場,到 1 月份的 CES,3 月份的日內瓦車展,這已經是我第 4 次坐進一輛 Model 3 裡面了。

我第一次發現一輛車居然可以成長。

從這台車的識別碼中可以看出來,這台車已經是特斯拉生產的第 4600 多台 Model 3 了,內襯飾板門把手等處的材質和做工相比我去年試駕的前 30 台 Model 3 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至少在靜態的體驗中,Model 3 的內飾手感已經完全可以媲美我自己的 BMW 3 系。

無論說是性冷淡還是說超極簡,Model 3 的正面內飾都與我印象中的絕大多數汽車迥然不同,如果說 Model S 祭出的超大屏幕已經讓同行學到現在的話,這個僅有一層木質飾板,甚至空調出風口都是隱藏成一條線的內飾絕對讓人過目不忘,而乾淨之中展現出的前方更寬廣的空間。

而我想應該沒人會想不到該去哪裡調整空調,畢竟眼前的這個大屏幕過於耀眼,15 寸的觸摸屏雖然小於 S/X 的尺寸,但由於橫向布置又離人更近的緣故,反倒顯得更為直接。

此次見到的 Model 3 系統還是美版系統,但是已經能夠很好地識別中國的地理位置和語言設置,系統的 UI 元素相對 S/X 彷彿有了當年 iOS 7 般的扁平化設計進化,元素的標準和布局更接近當下智能設備的處理習慣。

摩爾定律的驅動下,即便是汽車也在享受硬體性能一路狂飆的快感,屏幕的觸感和反應速度讓我想起 iPad 的行雲流水,估計很多老款 S/X 的用戶體驗過之後會有拿起電話找伊隆·馬斯克購買升級主板的慾望。

但,我還是保留我希望 Model 3 有 HUD 的權利,在我端坐向前的情況下,即便去看屏幕的左上角,也得做出微微轉頭的動作。

不過特斯拉的邏輯已經放在了排擋桿上,AutoPilot 和 R、N、D 一樣,成為了一個檔位,或許特斯拉認為車輛會越來越多的進入自動狀態,那時糾結儀錶已經意義不大。

智能未必是科學幻想,或許方向盤上的兩個小滾輪也是智能交互的一種進步,有時會讓我想起 Apple Watch 的錶冠,在任何場景下旋轉都會讓你快速調整當下狀態中最為關鍵的設置。

不過簡約也有一定的後遺症,類似全玻璃車頂目前不能打開,以及中控台儲物空間依舊粗暴劃分等。

「毋庸計較,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忘不了,忘不了

特斯拉開始因人而變。

雖然傳統車企中因批次產生做工差異和質量升級的款型很多,但像 Model 3 這樣硬體有可見迭代的很少。

去年試駕 Model 3 的時候,車輛中控只有兩個簡單的 USB 口,而如今已經準備好了 iPhone 和 Type-C 各一的充電介面。

而往大里說,之前 Model S 被用戶頗具微詞的沒有車門儲物空間,甚至化妝鏡沒有燈光的毛病,這次也被化解。

與硬體迭代相配的,則是軟體方面不斷通過 OTA 空中升級來變革用戶體驗。

之前與特斯拉工作人員的聊天中,我曾經記住過兩個有趣的例子。

一是特斯拉曾發現中國車主很多喜歡在紅綠燈等臨時停車時習慣去按一下 P 檔,而這是美國車主只有在到家停車時才會使用的一個功能,而 Model S 默認會解鎖並彈出門把手,這是相當大的安全風險,再了解到這個隱患後,特斯拉通過 OTA 改變了設計,按一次 P 檔停車,按兩次才會解鎖。

而這不代表完全沒有原則,在中國有很多車主會使用安全帶展位器來插到安全帶鎖孔中,而特斯拉一旦檢查到安全帶被插入就默認還有人坐在座位上,並不會鎖車。

科技和人文未必是十字路口,因為兩個方向都不容錯過。

Model 3 的解鎖方式或許是科技人文的又一結合,Model 3 的主鑰匙就是你的智能手機,靠近車輛自動解鎖,離開車齡自動上鎖,加上特斯拉一貫的無點火開關設計,只需拉門掛擋就能上路了。

這無疑才是讓人省心省事的處理辦法。

而傳統和機械乃至人工,則是這套方案後默默保駕護航的集成團隊,你可以通過一張銀行卡大小的卡片貼近兩個車門之間來解鎖上鎖車輛,甚至手機完全沒電也可以通過 400 電話呼叫遠程對車輛進行干涉。

而特斯拉有底氣講智能的原因,是在於當別的廠商還在為「智能電動車」當中的「電動」費心的時候,特斯拉早已證明了自己在這個領域的造詣,無論是 0-100 公里加速 5.6 秒的數據,還是這台長續航版本 490 公里實測的續航里程,都不會讓人勞神費心。

「忘不了你的錯,忘不了你的好」。


何日君再來

這可能是一個彩蛋。

北京時間昨天晚上,特斯拉在中國官網上不小心放出了 Model 3 後續在國內的巡遊計劃,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擁有特斯拉的直營店,您有很大的可能在車展後的幾個月里像我們一樣體驗到特斯拉 Model 3 的真實觀感。

這或許會繼續讓已經下訂單的人望眼欲穿,讓還沒下訂單的人翹首以盼吧。

「人生能得幾回醉,不歡更何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App Store 的應用變少了,這大概與蘋果加大了清理力度有關
我在帝都吸沙霾,網紅在北海道直播賞花海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