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愛問這句話,家長回答不正確後果會很嚴重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他的探索求知慾望越發強烈,問題會越來越多,整天纏著家長問個沒完沒了,比如「為什麼樓房為什麼不會倒?」「為什麼小鳥會飛」「魚在水裡為什麼不會淹死」「為什麼兔子不吃肉」 等。其實孩子的這種情況是在正常不過的表現,因為隨著認知的增加和大腦的開發成長,他們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但是他們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又無法解答這一切,所以就喜歡向家長問。孩子喜歡問「為什麼」,這是件好事,但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問題很刁鑽,角度很傾斜,有些問題父母也沒辦法回答,這時候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一、當孩子問為什麼時,父母要表揚孩子肯動腦筋。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有的父母嫌孩子提問麻煩,對孩子說:「不要問這問那的,不要在提問了。」家長這樣會阻殺孩子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探索慾望和認知慾望,孩子會因為害怕家長的拒絕和嚴重的語氣不再提問題,長此以往,孩子就會不再對未知事物有興趣,可能發展到對學習也沒有興趣。所以孩子提問時,千萬不能感覺麻煩就拒絕和孩子有效互動,要讚揚肯定孩子肯動腦筋,還要認真地和孩子認真的尋找答案。
二、回答孩子問題時,要多採用啟發式。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時,如果問題很難,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那就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如果問題不太難,孩子自己思考後能回答,那就不要將答案直接告訴孩子,要對孩子進行啟發,鼓勵孩子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去提煉、去找尋問題的答案。例如孩子提出「球是從高處向低處滾動還是從低處向高處滾動?」,這個問題通過做一個小實驗可以推出答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做實驗,帶著孩子拿一個球,來到有地勢落差的地方,讓孩子親自試驗,看看球的滾動方式是什麼樣的。
三、當無法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或確實不知道答案時,千萬不能不懂裝懂,更不能胡說八道,告訴孩子錯誤答案,對孩子說「這個問題我現在確實也不知道答案,等我去看書或去網上查一下馬上就告訴你」,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看書或上網尋找答案。這樣做,還可以激勵孩子愛上學習,科學上網的好習慣,激起探索未知的領域的熱情。
做個好父母,關鍵是看你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