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外國記者問了中國娃娃兵一個問題,回答卻讓人心碎!
抗日戰爭中,為了爭取民族勝利,無數中國人前仆後繼,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關於這一場戰爭的殘酷性,在抗日神劇上,根本難以體會。
在這一過程中,有一句話很經典,即:「地域無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需要注意的是,這不僅僅是「責任」,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義務!
正因為「國家興亡,人人有責」,所以在抗戰戰場上,才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娃娃兵。關於抗戰中的娃娃兵,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最小的還不到10歲,卻已經踏上為國廝殺的戰場,想起這一幕,就讓人莫名的難受。
為何會有娃娃兵上戰場?原因很簡單,士兵不足,所以只能用娃娃兵來補充。這是何等殘酷的一幕。按正常社會來說,這些娃娃兵本來或在用心讀書,或在快樂玩耍,但國家的危難,卻將他們推向了血腥的戰場!
你知道,日本俘虜的最小中國士兵多大嗎?戰後不完全統計,是一個10歲的二等兵(如上圖)。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後國家,為了爭取自由、獨立,不僅拼掉了一代人,而且還透支了下一代,看完之後不禁心酸落淚。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娃娃兵起源於「童子軍戰地服務團」,成立於1937年,在淞滬會戰首日就投入使用!按照規定,童子軍必須年滿16歲,但當時學生們為了抗日報國,紛紛謊報年齡,最小的不到10歲!
在抗戰中前期,很多學生請命抗戰,但一概都被拒絕,因為他們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但到了戰爭後期,士兵傷亡實在慘重,於是娃娃兵就正式登上了血腥戰場,對兇狠的日寇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決死衝鋒。
雖然,很多娃娃兵還沒有手裡的槍高,但他們的膽量和勇氣,卻讓無數漢奸臉紅。看到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江陰八十一日中的明朝女子,她留下了半句詩:「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更讓人心碎的是,有一個叫邁克美國戰地記者,問了中國娃娃兵三個問題,但第三個問題的答案卻讓無數中國人心碎!需要說明的是,這是邁克在回憶錄中記載的,至於回答問題的中國娃娃兵,後來下落不明,估計殉國了!
(1)邁克:「你多大了」?中國娃娃兵:「16」!
(2)邁克:「你覺得這場戰爭能勝利嗎?」中國娃娃兵斬釘截鐵的回答,「我們一定會勝利」!
(3)邁克:「那麼戰爭勝利了,你想幹什麼呢?」娃娃兵回答的聲音卻很微弱:「那個時候我已經死了!」
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但自己卻沒有未來!因為,雖然他只有16歲,卻見慣了生死,甚至知道自己活不過下一場戰爭。儘管如此,但他卻不怕為國死去!需要注意的是,在抗日戰場上,這一類英雄烈士何其多也!這些人才是中國民族的脊樑,才是中國的硬骨頭,雖然他們地位低下,雖然他們可能大字不識一個!


※吳三桂起義失敗的二大原因:多了一些忠心,少了一些野心!
※李世民一生中有兩大遺憾,尤其第二個,死不瞑目!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