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專利流氓的 「血盆大口」

專利流氓的 「血盆大口」

美國自古以來就是「發明大國」,也是世界上專利大戰上演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專利制度一直是美國發明政策的核心內容,更是美國憲法中的重要條款。而恰恰有些人,把人們對專利的重視當成可以利用的商機,蠢蠢欲動。

專利

與專利流氓

專利是指某項發明的發明者享有的受保護的權益,發明者同時擁有專利權。在美國,專利戰已成為家常便飯,許多大公司都是身經百戰。這其中不乏有些專利流氓蓄意生事。這些「流氓」公司或個體專門通過專利侵權訴訟獲取巨額利潤。本身不生產任何專利產品或者提供專利服務,都是明碼標價,從其他發明者手中購買的。

訴訟都必然是持久戰,而且會耗費公司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公司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專利戰前夕,專利流氓會利用這些潛在的負面影響對被告公司「好言相勸」,要求賠償,進行和解。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詐錢」。

蟄伏

的「流氓」

1983年,美國必能寶集團獲得了一項專利,保護一種生成圖像的裝置和方法。1995年,該集團以惠普公司侵犯該項專利,對其提出控訴,雙方對峙長達7年之久。最終,惠普公司迫於外界輿論、即將面臨的高額訴訟費和敗訴的可能,在2001年6月4日法院開庭當天,與必能寶集團達成和解。是否侵權無從定論,但惠普公司支付給美國必能寶集團4億美元。這一結果彷彿點燃了必能寶集團內心的貪婪之火,他繼續以此項專利控告蘋果、松下電子、三星等八大電子廠,企圖獲取更多不義之財。

美國必能寶集團像一個蟄伏的「流氓」,靜候一個合適的時機,再餓狼撲食。

消耗

戰略

2000年初,正值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此時,美國加州專利公司NTP曾致信多家公司,說他們侵犯自己的專利,需經NTP公司許可後才能繼續使用。其中,黑莓的製造商RIM公司不做回應,認為自己沒有侵權。如此冷漠的態度刺激NTP公司將RIM告上法庭,堅稱黑莓侵犯了自己「無線電子郵件」的專利,雙方長達五年的對弈由此展開。

多年來,RIM公司用盡所有法律手段維護自己,也曾成功促使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對該項專利進行二次核實。遺憾的是,NTP公司都一一進行了反擊。這場持久戰對RIM公司損耗極大,最終無計可施面臨敗訴,只得答應和解,付出了6.125億美元。

NTP公司購買了「無線電子郵件」專利後,便在互聯網發展盛期對多家公司提出控訴,由此獲得高額賠償金,這是典型的專利流氓手段。

空手

套白狼

電子業界的龍頭老大蘋果公司更是對專利流氓避無可避,畢竟名氣越大,越容易被盯上。2012年9月,美國數據引擎科技公司曾控訴蘋果公司侵犯其電子製表技術的專利,要求賠償。據悉,這家公司並非該項專利的最初主人,而是在1995年從別的公司手裡購買的。從數據引擎科技公司的行為可以看出,或許購買專利的最初目的就是想「空手套白狼」。它控訴的目的也是想得到蘋果公司的賠償,並非是出於對自己商品的保護。

美國數據引擎科技公司可以說是很典型的專利流氓,讓人唯恐避之不及。這一訴訟對蘋果公司來說是一次不小的衝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料事如神你也行?
貓頭鷹變形記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