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便」識健康!從寶寶的便便中了解健康狀況!

「便」識健康!從寶寶的便便中了解健康狀況!

親親我的寶貝|為寶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做了父母后,寶寶的吃喝拉撒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寶寶的便便問題,也成為了很多父母的困擾。

寶寶今天拉沒拉、拉幾次、便便軟不軟、什麼顏色……這些一直都是困擾爸媽們的問題。

不拉,擔心是便秘;

拉多了,又怕是腹瀉;

如果寶寶拉的好,家長一天都很開心;

要是寶寶拉得不好,家長一天都憂鬱擔心;

寶寶的大便,成了家長們的晴雨表:

好便便就是晴天,

壞便便就是陰天、雨天、霧霾天……

想要分清楚好便便和壞便便,需要從便便的顏色和形狀入手,當一個合格的「便便觀測員」可沒有那麼簡單。

好便便的顏色

對於寶寶來說,棕黃色、黃綠色、綠色、金黃色的便便,基本都是好便便。

綠便便也是好的嗎?」一定有不少家長會對這點持有懷疑的態度。

一般來說,排綠色便便和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過度餵養

寶寶一哭鬧,寶媽們不加分辨,盲目用餵奶的方式安撫,這時就會出現營養物質的供給量,超過寶寶正常的需求量,多出來的營養物質難以被寶寶消化吸收,就可能會導致寶寶拉綠色的便便。

【建議】我們要學會判斷寶寶哭鬧的原因,分辨寶寶哭鬧是因為飢餓、熱了或者是腸絞痛等。

腹瀉

寶寶腸道蠕動過快,會使營養物質沒來及被完全消化,就已經被代謝掉了,也可能會造成寶寶的便便發綠。

攝入過多的鐵元素

寶寶在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期間,如果額外補充鐵劑,而這些鐵元素又沒有被完全吸收,那樣寶寶排出的便便也會發綠。

添加輔食期間

添加了輔食的寶寶拉綠色的便便,家長們就需要看看寶寶是不是吃了深色的綠葉菜,這也可能導致便便的顏色偏綠。

所以, 多數情況的綠色便便並不代表寶寶出現了健康問題。只要寶寶進食正常、睡眠質量好、精神狀態不錯,不用太在意大便是黃還是綠。

【注意】如果寶寶綠色的便便中有黏液,可能是病毒感染,這時需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壞便便的顏色

如果寶寶的便便出現黑色、灰/白色、紅色,三種顏色中的任意一種,家長就要關注了。

黑色便便

如果寶寶(非新生兒)大便是黑色的,近期也沒有進食過血豆腐、鐵劑等富含鐵的食物和藥物,那麼需要考慮,是否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狀況。

因為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經過消化道後,裡面的鐵元素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會與腸內產生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鐵,呈現黑色。

灰/白色便便

灰/白色便便,也叫做白陶土樣大便,多見於膽管梗阻。

因為進入腸內的膽汁減少或缺失,無糞便色素生成,就會使寶寶的便便呈白色、灰白色。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就要儘快去就診諮詢醫生。

紅色便便

大便表面上沾有鮮血或血絲,很有可能是寶寶有肛裂的情況;大便中混有血液,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不過,當寶寶過多食用西瓜、蕃茄、胡蘿蔔、紅彩椒、紅心火龍果等深色食品,便便也可能呈出紅色。

總之,發現寶寶便便呈現異常顏色時,家長應儘快根據飲食等情況進行初步判斷,如果懷疑與健康狀況有關,一定要帶寶寶就醫檢查。

對於便便的描述,有一個著名的「布里斯托分類法」(如下圖)。它形象地將不同形狀的便便做了分類:

好便便的形狀

? 比較理想的便便是小香腸形的便便(上圖中4)

? 光滑、柔軟、濕潤便便也是比較正常的(上圖5)

? 便便不成形,呈比較粘稠的糊狀(上圖6),多見於添加輔食之前後、消化功能不好的寶寶。

壞便便的性狀

便秘:像堅果狀、干硬狀、乾裂有裂痕狀的便便,寶寶很有可能是便秘了。

便秘的特點

1.排便間隔時間延長

2.大便的粗大和發硬

腹瀉:水狀的便便(上圖中7),基本無固體成分或含有整塊的未消化食物、奶瓣,還伴有粘液,這多見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腹瀉。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便秘了?

便秘並不是以排便間隔時間為標準,只有大便乾結、排便費勁才是便秘。每個孩子的排便習慣不同,有的寶寶甚至 3-4 天才排便一次,還有的每天排便 3-4 次。

只要寶寶可以自行排便、排出的大便不幹硬,排便沒有特別的痛苦,期間寶寶的飲食正常,生長曲線正常,精神狀態良好,家長就不用太過擔心。

便便中有奶瓣怎麼辦?

大部分寶寶便便里有奶瓣屬於正常現象,這和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有關,只要生長發育正常,就無需擔心。

也有的寶寶是因為攝入過多營養而造成的。本來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再攝入過多食物,消化不了的奶液就會隨大便排出形成奶瓣。

但是如果寶寶便便中有奶瓣,且體重增長緩慢或者伴隨其它不適癥狀,就需要引起注意,儘快去醫院檢查寶寶的消化功能是否有損傷,或對配方粉有不耐受。

便便中有粘液是怎麼回事?

寶寶偶爾排黏液便,進食和精神狀態都正常,可能是寶寶腸道受到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我們不用太擔心。

但如果寶寶有腹瀉、乳糖不耐受等腸道損傷,便便中的粘液會相對多一些且較為頻繁,這就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對症治療。

(1)健康的餵養方式:提倡母乳餵養。

(2)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要多樣化,鼓勵寶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五穀雜糧製成的食品。

(3)良好的排便習慣:引導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讓寶寶知道正常排便有益健康的道理。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想讓寶寶更聰明早點開口說話,在寶寶一歲前應該多做這樣的交流
心情愉快可以促進新媽媽的泌乳?是的,所以媽媽們帶著寶寶一起睡覺吧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