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詩的人都在想些什麼

寫詩的人都在想些什麼

いつも何度でも

 Prime Selection

宗次郎 

00:00/03:18

今天寫不出故事,此次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幾首顧城的詩吧。

顧城

顧城,1956年9月24日出生於北京詩人之家,朦朧詩代表人物,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1988年赴紐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著有詩集《白晝的月亮》《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北方的孤獨者之歌》《鐵鈴》《黑眼睛》等,其作品被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種文字。

這是百度對顧城的介紹。

而我喜歡,只源於他的這一句: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的詩》文集

顧城詩作(早期):

星月的來由?煙囪

星月的來由

樹枝想去撕裂天空/

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們把他叫做月亮和星星/

煙囪

煙囪猶如平地聳立起來的巨人/

望著布滿燈火的大地/

不斷地吸著煙捲/

思索著一件誰也不知道的事情/

1968年9月,十二歲,北京西直門

無名的小花

野花/

星星點點/

像遺失的紐扣/

撒在路邊/

它沒有秋菊/

拳曲的金髮/

也沒有牡丹/

嬌艷的容顏/

它只有微小的花/

和瘦弱的葉片/

把淡淡的芬芳/

融進美好的春天/

我的詩/

像無名的小花/

隨著季節的風雨/

悄悄地開放在/

寂寞的人間....../

1971年6月,14 歲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1979年4月

遠和近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1980年6月

田埂

路是這樣窄么/

只是一脈田埂/

擁攘而沉默的苜蓿/

禁止並肩而行/

如果你跟我走/

就會數我的腳印/

如果我跟你走/

就會看你的背影/

1980年6月

弧線

鳥兒在疾風中/

迅速轉向/

少年去撿拾/

一枚分幣/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觸絲/

海浪因退縮/

而聳起的背脊/

1980年8月

嘰嘰喳喳的寂靜

雪,用純潔/

拒絕人們的到來/

遠處,小灌木叢里/

一小群鳥雀嘰嘰喳喳/

她們在講自己的事/

講貯存穀粒的方法/

講媽媽/

講月芽怎麼變成了/

金黃的氣球/

我走向許多地方/

都不能離開/

那片嘰嘰喳喳的寂靜/

也許在我心裡/

也有一個冬天/

一片絕無人跡的雪地/

在那裡/

許多小灌木縮成一團/

圍護著喜歡發言的鳥雀/

1981年5月

白夜

在愛斯基摩人的雪屋裡/

燃燒著一盞/

鯨魚燈/

它濃濃地燃燒著/

晃動著濃濃的影子/

晃動著睏倦的漿和自製的神/

愛斯基摩人/

他很年輕,太陽從沒有/

越過他的頭頂/

為他祝福,為他棕色的鬍鬚/

他只能嚴肅地躺在/

白熊皮上,聽著冰/

怎樣在遠處爆裂/

晶亮的碎塊,在風暴中滑行/

他在想人生/

他的妻子/

佩戴著心愛的玻璃珠串/

從高處,把一垛垛/

剛交換來的衣服/

拋到他身上/

埋住了他強大而遲緩的疑問/

他只有她/

自己,和微微晃動的北冰洋/

一盞鯨魚燈/

1981年7月

小販

在街角/

鋪一張油布/

四邊是路/

他們很靈敏/

是網上蜘蛛/

他們很茫然/

是網中獵物/

1981年11月

在白天熟睡

人們在黑夜裡驚醒/

又在白天熟睡/

他們半閉著眼睛微笑/

慢慢轉過臉去/

陽傘也會轉動/

花朵會放好裙子/

鬆懈的戀人/

會躺在綠長椅上發獃/

石塊上睡著胖娃娃和母親/

稀髒的男孩會把腿弄彎/

哼哼著要去看狗熊/

老人會通煙斗/

會把嘴難受地張大/

太陽也在熟睡/

在淡藍的火焰中呼吸/

瞬間沒有動/

雲和石棉是雪白的/

鉛是嶄新的/

銀閃閃變形的疼痛/

正在一粒粒閃耀/

夜晚也沒有移動/

在照相館/

風涼涼地吹著/

在各種尺寸的微笑後面/

風涼涼地吹著/

那個空暗盒是空的/

灰塵在發困/

1982年8月

傾聽時間

鍾滴滴答答地響著/

扶著眼鏡/

讓我去感謝不幸的日子/

感謝那個早晨的審判/

我有紅房子了/

我有黑油氈的板棚/

我有圓咚咚的罐子/

有慵懶的花朵/

有詩,有潮得發紅的火焰/

我感謝著、聽著/

一直想去摸摸/

木桶的底板/

我知道它是空的、新的/

箍得很緊/

可是還想/

我想它如果注滿海水/

純藍純藍的汁液/

會不會微微搖蕩/

海水是自由的/

它走過許多神廟/

才獲得了天的顏色/

我聽見過/

它們在遠處唱歌/

在黃昏、為流浪者歌唱/

小木槳漂著,它想家了/

想在晚上/

捲起松疏的草毯/

好像又過了許多時候/

鍾還在響/

還沒說完/

我喜歡靠著樹靜聽/

聽時間在木紋中行走/

聽水紋漸漸地擴展/

鐵皮絕望地扭著/

銹一層層迸落/

世界在海上飄散/

我看不見/

那布滿泡沫的水了/

甚至看不見明天/

我被雨水塗在樹上/

聽著時間,這些時間/

像吐出的樹膠/

充滿了晶瑩的痛苦/

時間,那枝會噓氣的槍/

就在身後/

聽著時間,用羽毛聽著/

一點一點/

心被碾壓得很薄/

我還是忽略了那個聲響/

只看見煙,白的/

只看見鳥群升起,白的/

獵狗丟開木板/

死貼住風/

越跑越遠/

1983年3月

內畫

我們居住的生命/

有一個小小的瓶口/

可以看看世界/

鳥垂直地落進海里/

可以看看蒲草的籽和玫瑰/

一個世界的鏡片/

我們從沒有到達玫瑰/

或者摸摸大地綠色的髮絲/

1984年5月

這是顧城早期的幾首詩

言語間如同獨自置身於一片茫茫草原

一個人悄悄的看著這個世界

而在他後期的詩中 卻大多數是烏雲 狂風 和黑暗

其實我並看不懂顧城的詩

但我依然喜歡

因為他那句「黑色眼睛」

也因為顧城說:

「我相信在我的詩中,

城市將消失,

最後出現的是一片牧場。」

那 你呢?

恰逢昨天是世界讀書日

此時的你有沒有也特別喜歡的一首小詩

或者一本書

又或者一句話

再一次試著憑記憶寫出來並私信發給後台

下一期我們會把它貼出來

讓我們再一次

重溫細微間的 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牙疼遇上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TAG:牙疼遇上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