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薛亮:丹青·生活

薛亮:丹青·生活

龍虎網訊(記者 杭程)2017年,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聯發起主辦,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協辦,鳳凰網江蘇承辦的系列文藝普及講座——鐘山文藝大講壇在南京精彩開講,不僅吸引了大批觀眾到場觀看,也在線上的傳播過程中收穫了許多粉絲。

鐘山文藝大講壇的開設,旨在加強市民的藝術教育,提高大眾的文化藝術素養。「講壇」的每一場講座都是與名家面對面,進行現場視頻錄製,錄製好的視頻經過後期精剪之後,再通過互聯網進行全域傳播。2018年,肩負諸多寄託與期望,鐘山文藝大講壇更名為「鐘山文藝講壇」再次起航。

薛亮的作品在中國畫壇上獨樹一幟、風格鮮明、想像力充沛。每一個看過他作品的人都會在讚歎的同時,忍不住想要去了解作品背後的人,想要對創造出如此奇譎瑰麗作品的您一探究竟。

4月20日,「鐘山文藝講壇」的首場講座邀請到當代著名畫家薛亮,以「丹青·生活」為主題開設專題講座,為觀眾們詳細講述了其個人的藝術歷程、藝術觀、藝術與生活、傳統與創新等問題的理解。

打碎映照自然的鏡子,重新拼貼

「我把映照自然的鏡子打碎,然後重新拼貼,把適合畫面的景色組合成內心的影像,建造一面新的鏡子。」——薛亮

以「山水」獨步天下,畫家薛亮兼長花鳥、書法。他功力深湛,學識廣博,對歷代先賢都有深入鑽研,並從東瀛、歐美藝術中汲取養分,畫學、文學修養均極深厚。

奇譎瑰麗的色彩,純澈、深邃、變幻莫測的圖式,構成了薛亮的意象山水。在他的畫面中,靜穆的張力形成了強大的磁場,觀者跨入薛亮悉心過濾的藝術凈土中,便會邂逅一場難以想像的靈魂共鳴。任你是誰都難以忽略。

畫家薛亮早年遍游祖國名山大川,少年時代遍臨歷代名作經典,具有異於常人的採風閱歷和深厚的傳統功力,同時對西方的色彩語言有獨特的理解和表達方式。所以他的畫富有幻想性,畫出了人間所沒有的夢幻境界,把難以言傳的隱幽、清凈曲盡其妙地傳達出來,讓人神往心迷、靜氣凝神。

通過對自然物象與傳統語言的整合重構,結合其獨特的審美觀和思維方式,創造出當代心象山水的一種新的審美圖式。他的構思並不著眼於表現一時一地的造化風物,而是任思緒自由馳騁,把映照自然的鏡子打碎,然後按情境把它們重新拼成心靈的影像,並以多變的筆墨技巧,嚴密的章法結構借景抒情,創造出似真似幻、理想化、情感化的心象山水。

這種心象山水來自於整合與重構,這當中既包含對自然物象的整合重構,也包含對傳統語言的整合重構,而貫穿其始終的則是藝術觀念的變革。

薛亮把傳統山水的勾、皴、染、點基本技巧從舊有的形式格局中剝離出來,以現代人的自然觀和新山水的審美觀強化和規範它們的個體特徵,賦山川草木以性靈。所以,他所創造的畫面恰與現代人回歸自然、遠離喧囂的心態相契合,與現代審美視覺求新求異的需要相適應,因此不期而然地具備了時代性和現代感。

可以說,薛亮以其前無古人的鮮明畫風深深地打動並影響了一大批青年山水畫家,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拓展了視野,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情」是成就一幅畫好壞的根基

薛亮的創作往往以情為先導,以情與物交,以情致深,以情致神,以情命法,以情化景。他善於通過線條、色彩組織畫面結構,以情作為他藝術傳達的橋樑,以情建造他的藝術宮殿,以情鋪設他的理想綠洲。

「一幅好的山水應該有它自身的磁場。李可染批評學生時經常說,這張畫我要幫你招魂。沒有靈魂的作品,充其量算手藝人的創作,是無法打動人的。」薛亮說,創作上,他只想以作品代言,鍛造寫情畫意間最初的感動。

在繪畫中「情」是成就一幅畫好壞的根基,理法只是一個手段,是形而下的東西。薛亮認為,「我作品的創作過程可以這樣簡單化地表述,憑藉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觀照,首先有非具象的感覺,形成創造作品的原始衝動。如何將這種非形象化的情緒轉化為可視的景物?」

這裡面就有一個繪畫語言:筆墨,形式符號,造型元素,景物的鋪陳,主觀創造的理性加工過程,是一個從造型上的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讓意象的繪畫符號承載了主體的精神,承載了當時的創作情緒,構成一種和諧協調的畫面,傳達出一種意境,一種趣味,一種我對人生,對藝術,對社會的解讀方式。「我努力使我的畫有魂,有神,有磁場,是紙上的生命體。這個生命體可以向讀者傾訴我的所思所感。」

「我努力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這是我追求的藝術上既自我,審美上又大同的理想境界。」薛亮說,用這種創作理念創作方式創作出來的作品是有點內涵的,有點深度的,是能夠打動人的,是能夠與觀賞者的人性中的真善美的東西啟發出來產生共鳴的。

薛亮覺得自己的作品的圖式變化是比較多的。「我們通常往往把一種固定的繪畫方法誤以為是風格,其實風格即人,風格即作者的自然觀,人生觀,理解社會的獨特的角度,獨特的審美的總和。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繪畫套路,用筆用墨,造型章法上的慣性惰性,還是一句老話,風格即人。」

薛亮藝術簡介:

1956年出生於江蘇靖江。

1982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

畢業後至1997年任新華日報美術編輯,1997年至今工作於江蘇省國畫院。

現為江蘇省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水畫藝委會主任。江蘇省文聯委員,第九屆江蘇省政協委員,第十屆江蘇省政協常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江蘇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少兒基金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專業評審委員會學科組長。原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2013年,獲得由江蘇省委省政府頒發的首屆「紫金文化獎章」;2014年,獲「江蘇省藝術成就獎」。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曾獲國家級金獎一次,國家級銀獎三次,省級銀獎三次,省級銅獎一次,省級學術成就獎四次。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出版個人畫集六部,近十件巨幅作品被國內各大美術館、博物院、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等政府機構張掛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網 的精彩文章:

小野豬湖邊散步「受驚嚇」落入湖中 民警隔離人群將其抓住
男子褲管里藏起子砸車窗盜竊 民警守候七小時將其抓獲

TAG:龍虎網 |